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篾匠(王愛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篾匠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篾匠》 二叔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篾匠,經他製作的篾製品,如簸箕,裝斗,籮筐,扁擔,提籃等,紮實牢靠,經久耐用,他的竹篾作坊也因此總是生意興隆。

我曾用心觀看二叔在竹篾坊中的「神操作」——製做籮筐。

一根碗口粗細的竹子,削掉頂稍,用篾刀將竹口對半劈開,然後兩手各抓握住一邊,使力往外掰拉,隨着「嘶嘶嘶」的聲響,竹子立馬就被分成兩半;接下來續劈竹,把竹條弄成各種各樣的篾,二叔身旁的木凳上套着一個像鐵環一樣的東西,只要把竹條套進去,拽住往外拉扯,那竹條,便旋即變身為厚薄均勻的篾。

在扁竹條(略偏厚)上做好標記,用篾刀將標記處剜薄後,把它對上火烘烤,慢慢折彎,最終成「Ц」形狀,一隻籮筐要製做多根「Ц」形狀的槓條。槓條呈十字交叉型樣式固定,上下開口為圓形,這就是籮筐的「骨架子」。

扁薄的竹篾在二叔手中穿梭,筐底穿繞好後,再順着骨架子繞結筐身,依從自下而上的順序一綹綹穿繞,取用較厚實的篾把筐口繞結成圓拱形狀,圓內切四邊形的四個頂角處空出一個小眼,將麻繩穿繞其中,這樣,一隻籮筐就製做好了。

眼花繚亂的觀看中,我直感到,二叔掙的是辛苦的手藝錢。

「這是一門細緻活,」二叔告訴我,「平日裡要多磨練,就像女人打毛線一樣,反反覆覆地練,也就通了。」

我即刻想到了我的妹妹,在打毛線時,挑針在指縫間躍動,她的兩隻眼睛卻常常看到別處。二叔在穿繞竹篾時總是亮着嗓門和別人閒聊,竹篾也從未產生過錯向。看來,「熟能生巧」四個大字,在他們的行為中得到了真實的應念。

家中的那個竹籃,是二叔送給我們的,不管是到菜園子摘菜還是上街買東西,母親總要拎着它。雖然已經過去四、五年,那竹籃依舊維持着原樣。

塑料製品風靡起來後,人們上街買菜不需要再拎着竹籃,賣家把東西裝進薄膜袋,一樣裝一個袋子;用來裝農作物的籮筐也被「冷落」,因為,蛇皮袋很快受到多數人的「青睞」。

二叔的竹篾作坊慢慢變得冷清,做好的器物賣不出去,不說工錢,就連材料錢也回不來。二叔不想荒廢自己這門手藝,思慮再三,他打算製做竹工藝品,那種用來觀賞的竹製工藝品。

到底是地道和資深的篾匠,二叔在一番思考後,製做出了各式各樣的竹質工藝品,如竹簡、竹匾、竹掛畫、竹簡字畫、竹雕竹刻筆筒、竹雕留青臂擱、竹根雕等,一併擺在作坊的櫥櫃內。人們有意無意地走過來圍觀,還指指點點地談論不休,但就是沒人願意掏出錢購買。

縣文化館的人聞訊而來,把二叔製作的部分工藝品收購過去,他們告知說二叔製作的這些小物件,可以定義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聘請二叔擔任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發和傳承人。

至此,二叔這個「土包子」篾匠,不僅有了一個嶄新的身份,還獲得了較穩定收入,雖然收入不是很高,但維持基本的生計卻不成問題。

現如今,隨着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拎着竹籃到集市或超市買菜的人又變得越來越多,除去對工藝品的定量製作,二叔又開始把主要精力放在對竹質用器的製作上,破竹成篾的「嘶嘶」聲不斷在作坊里傳響。

該如何來定義二叔這個終身篾匠的階段輪轉呢?是轉產遷移?是「返璞歸真」?還是……

2024.10.26 [1]

作者簡介

王愛能,男,籍貫江西省高安市獨城鎮,1988年畢業於江西省宜春師專中文系,現在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工作,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嘉興市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