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天 他們在收穫(孫同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秋天 他們在收穫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秋天 他們在收穫》中國當代作家孫同林的散文。

作品欣賞

秋天 他們在收穫

秋天的紅星河,倒映着藍天白雲,穿過小橋,繞過村莊,酣暢地流着,一路歡騰地奔向大海。

紅星河雖然不大,卻是家鄉的母親河。紅星河源頭是長江,自南向北,南接如泰運河,北抵栟茶運河,最後將上游流來帶着本地土壤中含有咸分的水經栟茶運河送入大海。一河兩岸,阡陌縱橫,水網交織,一片片稻田在秋陽下泛着金色的光芒,空氣中瀰漫醉人的稻穀香。這裡就是我可愛的故鄉。

秋天的鄉村就像一幅色彩濃烈的油畫,少了一些青澀、嫵媚,多了幾分豐腴、柔美。如氈似的稻田裡閃着金波,已經有收割機開進了成熟了的稻田。

來到秋野上,熟悉的稻香和泥土的氣息包圍了我,我深深地吸一口氣,把秋天鄉村豐潤的味道吸入鼻孔、吸入心田,那一刻,我百般糾結的煩惱竟然輕了又輕。我彎下腰來,捧起一穗稻子,與辛苦一年換回的沉甸甸的成果進行近距離的對視,從稻穗上我看到了陽光的溫度,看到了水漿的滋潤,看到了付出的汗水,看見了曾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耕耘……原本純淨的眼眸,溢出苦澀的淚水。兒時讀過的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被此時的景色詮釋得明明白白。我如釋重負,長長的呼出心裡的困惑、鬱悶。覺得人生就是眼前的紅星河,儘管不是很長,儘管不總是平靜,卻將乳汁慷慨無私地滋潤了兩岸的生靈。

鄉親們的喜悅之情洋溢在一張張喜悅的臉上,他們說,現在種田,不僅不要交農業稅,而且還拿着國家的補貼,這是歷朝歷代從來不曾有過的,我們太有福氣了。近兩年,家鄉搞起了新農村建設,當年參差不齊、面貌不一的村居,建成了一排排整齊清新的兩層別墅,村裡的道路變寬了,村旁的河水變清了,只有村頭那株高大的銀杏樹依然孤傲地立在原地上,守望着這方熱土和紅星河清流……

今年的秋天,我多了一分感慨。九月,我的一篇散文《孫莊的葵花開了》在中國作家網發表,產生較大影響,文中主要寫了孫莊人在觀光農業上做文章,在流轉土地上種出近千畝的葵花地,種花招蝶,引來客商在孫莊村投資興業。媒體也將鏡頭聚焦在孫莊的千畝葵花園上,一時間,葵花風情被炒得沸沸揚揚,觀光的遊客紛至沓來。的確,連片流光溢彩的葵花地氣勢磅礴,風景迥異,對傳統農業村莊來說呈現的是另類景色,一時間,葵花風情的文章鋪天蓋地。但是,到了收穫的秋天,在種稻穀的流轉土地上,收割機們在上面來來往往,稻穀發出濃烈清香,稻場上發出陣陣笑聲,當我走進葵花地的時候,那片曾經令人們為之激動和興奮的葵花地,葵花盤已經被割去,剩下一根根枯萎了的葵花杆子,站立在秋風中瑟瑟作響。村支書小冒書記告訴我,千畝葵花地僅用於割葵花盤的人工就達近千個,算來工資當是個不小的數目,加上還要結付農戶的土地流轉費用,該又是一筆巨額開支,葵花籽的收入還不夠付人工費用,也就是說,葵花帶給人們幾天的風景,留給村裡的卻是一項沉重代價!

可想,在新農村建設中,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的打造,每向前邁出一步,都要花費人們許多的汗水和心血。

小冒書記在思考。

當我重新回到收割機作業的田頭,走近紅星河,我的心情又變得輕鬆起來。秋風中,我忽然想起那首關於河流和稻香的歌:「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收穫的秋天,如歌、如詩、如畫,當然,在詩和畫的背後有許多酸甜苦辣。 [1]

作者簡介

孫同林,男,江蘇省如東縣袁莊鎮人,1956年12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