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公謀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祭公謀父,姬姓,祭氏,字謀父,周公旦的後裔,西周時期的卿士。[1]周穆王要征伐犬戎,他諫阻。周穆王不聽勸告,還是去征討犬戎,結果只得到了犬戎進貢的四隻白狼、四隻白鹿回來,從此之後荒服地區的諸侯再也不來朝見了。[2]
人物簡介
出生於西周時期,為祭公(即祭伯)之子,承父業,居於祭伯城。
周穆王初期,祭公謀父為朝中重臣,陪伴周穆王西征和巡遊。他向周穆王獻治國之道:治國靠的是德政,而不是暴政。不能輕易使用暴力,不能見利忘義,不能寵愛親戚疏遠賢臣,要用中庸的方法治理國家。此為歷史上首次提出「以德治國」的政治主張。
有一年,周穆王要攻打一個叫犬戎的民族,祭公謀父進一步勸說周穆王:聖明的君王向來是光大自己的德政,而不炫耀自己的武力,用武力征服別人,早晚會帶來嚴重後果的。周穆王不聽勸告,率兵攻打犬戎,儘管戰爭最後取勝,但周邊的少數民族再也不稱臣納貢,使周王朝國力一年不如一年。周幽王的時候,周王朝竟然被犬戎反過來打敗,後不得不遷都洛陽。
後世評價
祭公謀父勸阻周穆王征犬戎,彰顯大智慧
因為周文王「明德慎罰」,得以天下安撫,民心穩固,四海團結,一旦有戰事開端就同仇敵愾,凝聚力超強。因此,滅紂之後的周王朝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再加上地處中原,馬肥草旺糧食足,政治經濟繁榮景象一直持續到成、康(成王、康王)之治。到了昭王、穆王時期,社會局勢發生了變化。周邊一些少數民族部落由于山高皇帝遠,變得不太聽話了。
周穆王準備要征伐犬戎,祭公謀父出來勸阻:「不行啊。按照我們周朝的傳統,先王顯示德行不炫耀武力。武力需要積蓄到必要的時候用,隨意炫耀濫用武力,反而沒有人畏懼。所以周文公的《頌》說:『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於時夏。允王保之。』」
祭公說到周朝祖先后稷、不窋都是以德服人,從不用兵。即使武王時代,也只有紂王無道,人民不能容忍紂王統治,愛戴武王,武王才戰於牧野。武王也是仁慈愛民,並不是熱衷武力,只是為民除害。
祭公謀父提出「耀德不觀兵」,「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意思就是說要仁至義盡—以觀後效—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一擊斃命。但是這種思想很快就被周穆王否決了,他一點也不遷就。
和祭公謀父料想的一樣,穆王伐戎只得到四匹白狼和四匹白鹿無功而返。然而,此役之後,五環的那些小國家就不再臣服於周王室了,特別是犬戎一族變得瘋狂起來。這次征討帶來的更為嚴重的後果是:從此以後,戎、狄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的所有部族,全都就此脫離了周朝的約束,再也不來朝拜周朝的君主了。
史評家認為,穆王伐戎是周失德的開始,他的思想已經與周王朝的奠基人古公亶父為了「使民不爭」而舉家退讓躲避戎狄的「德政」分道揚鑣,而祭公謀父的諫德之舉更是在先祖「明德慎罰」基礎上的一種升華和提升,超越了原本單純的原始道德,開始思考道德與軍事的關係問題,以至於孔子的有關著作中與祭公某些論調明顯一脈相承,只在文體上與傳本《逸周書》小有出入,這大凡也與孔子敬重周公、而祭公脈承周公有關吧。[3]
參考文獻
- ↑ 韋昭《國語注》:祭,畿內之國,周公之後也,為王卿士。謀父,字也。傳曰:「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矣。」
- ↑ 《國語·周語上》:穆王將征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不震。是故周文公之頌曰:『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求我懿德,肆於時夏,允王保之。』先王之於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財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鄉,以文修之,使務利而避害,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狄之間,不敢怠業,時序其德,纂修其緒,修其訓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篤,奉以忠信,奕世載德,不忝前人。至於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商王帝辛,大惡於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於商牧。是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 「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有不貢則修名,有不王則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則修刑。於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讓不貢,告不王。於是乎有刑罰之皵,有攻伐之兵,有征討之備,有威讓之令,有文告之辭。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增修於德而無勤民於遠,是以近無不聽,遠無不服。
- 「今自大畢、伯士之終也,犬戎氏以其職來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觀之兵。』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吾聞夫犬戎樹惇,帥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聽,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自是荒服者不至。
- ↑ 祭公謀父勸阻周穆王征犬戎,彰顯大智慧, 百科故事網, 201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