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石家灣鎮位於綏德縣城西15公里處,外接子洲縣地界,內接本縣四十里舖鎮,趙家砭鄉和張家砭鄉,為純山區鄉鎮。全鎮總面積89平方千米,轄29個行政村,15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788人(2017);全鎮總耕地41048畝,其中川地5354畝;307國道和GZ35公路橫穿過境,公路沿線有15個行政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石家灣鎮現任黨委書記為馮克南同志。[1]
概況
石家灣鎮位於綏德縣西部。轄石家灣、胡家墕、李家溝、賈張家溝、小坬則、白家園則、李家崖、范石畔、趙家屯、徐家坪、葉家溝、葉家坪、芝方溝、汝天山、周家溝、後灣、中灣、前灣、梁家河、史家灣、金家溝、撈柴溝、塔上、沙灘坪、霍家溝、任家溝、董家莊、劉家溝、南張溝2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石家灣村,距縣城12千米。G20吳定高速公路、307國道過境。
沿革
1958年建石家灣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建鎮。1997年,面積88.6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轄胡家墕、李家溝、賈張家溝、小窪則、白家園則、范石畔、李家能、趙家屯、徐家坪、葉家溝、紙房溝、葉家坪、汝天山、周家溝、石家灣、後灣、中灣、前灣、梁家河、史家灣、景家溝、撈柴溝、塔上、沙灘坪、霍家溝、任家溝、董家莊、劉家溝、南張家溝29個行政村。
農業發展
石家灣屬於農業鄉鎮,農業產業以糧為主,以經為輔。近年來,石家灣鎮在"川區瓜果大棚菜,東溝南溝果油薯"的發展思路指導下,結合正在穩定推行的退耕還林政策,大力發展經濟作物、林果、舍飼養羊等經濟效益較高的非糧農業,糧經比重為5:1,退耕還林還草54OO多畝,引進紅棗新品種200畝,發展小尾寒羊1830隻,全面實行了封山禁牧,生態環境逐漸好轉。
勞務輸出
勞務輸出是石家灣鎮經濟收入又一重要來源。
石家灣鎮專業技術人才多,外出務工間距廣,每年全鎮近有5000人外出務工。
縣第二建築工程公司的管理層和所有工隊全部為石家灣人員,年輸出勞力2600多人。僅勞務輸出一項年平均可增加農民收入1200元。[2]
教育文化
通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活動的開展,幹部和群眾的思想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表現突出是群眾熱心關切重視教育事業的程度大大提高。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教育優勢和良好的生活環境,培育了眾多的優秀學者和各行各業的人才,僅在周家溝村1998年就考取大學本科兩名,專科三名。
全國著名胚胎克隆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山羊克隆研究小組劉林博士即出生於這一塊熱土,他在全國乃至世界克隆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基礎設施
石家灣鎮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發展步伐較快。全鎮通電率100%,通電話村25個,移動通訊網覆蓋全鎮,移動電話達3000多部;實現村村通公路;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鎮衛生院基本達到標準化醫療標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狀況良好。
全鎮全面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正在為建設山川秀美的石家灣新面貌而不斷努力。
未來發展
2005年全鎮經濟總收入為3932萬元,農業總產值187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86元,有8個行政村跨入小康村行列。
邁入新世紀,鎮黨委、鎮政府將緊抓西部大開發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歷史機遇,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把石家灣全面建設為小康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