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知(拼音:zhī、zhì)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從「口」為形,「矢」為聲。「知」的本義指曉得、了解、識別。引申做使動用,表示使知道。又作名詞用,指知識、知覺。知引申指人的認識能力、智慧,此義後寫作「智」。「知」又由掌握知識引申為主管。 「知」字所從的「矢」字,應是根據讀音音化的聲符。而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認為「矢」另有作用:「識敏,故出於口者疾如矢也。」「矢」是箭。箭射出去是極快的。這段話的意思是,知道、認識的事物,就能像箭射出去一樣脫口而說出。 智慧之「智」與知識之「知」本無嚴格區分。「智」既用為智慧之「智」,也用為知識之「知」;「知」除了用為知識之「知」,也常常用為智慧之「智」。大約到漢代用法分工才逐漸確定,分化為兩字。 知(智)字在造字時,既可表示智慧,又可表示知道,二者有不可分割的聯繫。「知道」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己知道,二是讓別人知道。所以「知」又表示「使人知道」。如「通知」就是把某件事情讓別人知道。 知道、了解、理解人和事物,是通過眼看、耳聽、鼻嗅、口嘗、手摸和大腦思維而獲得的,因此引申為知覺、感覺。如《詩經·檜風·隰有萇楚》:「夭之沃沃,樂子之無知。」詩人羨慕羊桃樹青春茁壯,枝繁葉茂,沒有知覺,也就沒有痛苦。 有智慧有知識便會受到政府和社會的尊重、賞識、優待。《管子·四稱》:「昔者有道之臣,委質為臣,不賓事左右,君知則仕,不知則已。」大意是古代有原則的臣子,自從下拜為臣之後,不去巴結君主的近臣。君主賞識他就做官,不賞識就退隱。 有知識有智慧,適合於主持某一範圍內的重要事務,故引申為主持,即掌權。宋代以來的縣長叫「知縣」,本是「知某縣事」的簡稱,意思就是管理某縣的行政等事,又稱「縣知事」。其他如「知府」「知州」等,都是管理或主持一府、一州的長官。 因為彼此的交情,只有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才能更加深厚。所以「知」引申指「交好」。「知己」是最好的朋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其他如「知心」「知音」「知交」都指要好的朋友。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五】【矢部】陟離切(zhī) 詞也。從口從矢。 說文解字注 「詞也」註:白部曰:「𣉻,識詞也。從白,從虧,從知。」按此「詞也」之上,亦當有「識」字。知、𣉻義同,故𣉻作知。 「從口矢」註:識敏,故出於口者疾如矢也。陟離切,十六部。 廣韻 陟移切,平支端 ‖ 矢聲支部 知,覺也。欲也。陟離切。六。 康熙字典 【午集中】【矢部】 知;部外筆畫:3 (zhī)《唐韻》陟離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並智平聲。《說文》:詞也。從口從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喻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為故縱。 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於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 又《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又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又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又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癒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為知。 又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又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於且知。 (zhì)又《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並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又姓。《左傳》:晉有知季,即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為知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