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腦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重新導向自 甲型脑炎)
流行性腦炎(英文:Encephalitis lethargica),又稱甲型腦炎或嗜睡症(Sleeping/sleepy sickness),是一種非典型性的腦炎[1]。此病最先由奧地利神經學家康斯坦丁·馮·艾克諾默於1917年報告。 此疾病不是由采采蠅(Tsetse fly)傳播的非洲昏睡症,也不是流行性腦膜炎(簡稱「流腦」)。
此病影響大腦,令一些病人不能說話,甚至不能移動。 在1915年到1926年間,該疾病曾經發生全球性的大流行,據估計有超過100萬人感染、50萬人死亡,而之後只有零星個案而沒有再大規模爆發。
症狀
流行性腦炎的症狀為發高燒、喉嚨痛、頭痛、重影(Double vision)、動作及思想遲緩、日夜巔倒(sleep inversion), 緊張症(catatonia)和疲勞。一些急症病人可能進入類似昏迷的狀態。病人的眼也可能出現不正常的運動、巴金森症候群(parkinsonism)、上半身無力、肌肉痛、手震、頸部僵硬和行動變異(如思覺失調)。
患者可能會在短至一年後患上腦炎後型巴金森症。
病因
流行性腦炎的病因未明[2]。
2004年的一個研究認為是由於免疫反應。
流行性腦炎大流行
1915-1926年間,流行性腦炎曾出現全球大流行,據估計有超100萬人受感染(具體感染人數不明),部分地方疫情持續至1930年代。 有研究估計全球約有50萬人因此死亡,而部分倖存者有殘留後遺症。
1916年底,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的醫生康斯坦丁·馮·艾克諾默發現有相關病例,並於1917年將其命名為「流行性腦炎(Encephalitis lethargica)」。 與此同時,法國醫生讓-勒內·克魯切特也發現並報告了相關病例。此後,歐洲、世界各地開始陸續有疫情的報告。
1927年,流腦疫情基本消失。
視頻
流行性腦炎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歷史上曾有的八種奇怪流行病 ,搜狐,2019-10-02
- ↑ 流行病學的幾種常見類型,你了解多少?,醫學教育網 ,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