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日念母(曹評獻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日念母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生日念母》中國當代作家曹評獻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生日念母

今晨剛起床,一同事來電話說,今天是我的生日,祝我生日快樂!我當時一愣:「不是今天啊」。「生日」這樣的日子從小就刻在我心裡,永遠不能忘記。再說,我也從不過生日啊。因為在我們老家有一個習俗:當母親健在的時候,兒女們都不能過生日,因為這一天是「兒奔生、娘奔死」的大苦大難之日。生日當天,應閉門思過,回憶過往的日子裡,有沒有不聽從父母的話行事,有沒有不順從父母的心愿而為之,以期改正。當母親已經不在人世的時候,兒女們要過好生日,慶祝母親成功生育了你,以此來紀念母親的生育之恩。

農曆3月21日是我生日,也是母親生我的大苦大難之日。年已古稀的母親回憶說,四十多年前的那天早上起床後,生產隊又招集各家婦女出工打末葉(用來積肥的野菜)。母親已經感到肚子在作疼了,但是在那個「工分為王」的年代,母親一點兒也不敢耽擱,硬撐着大肚子去打了一上午末葉,掙了三分工。回到家裡,母親預感今天一定要生了,中午飯有意識地多喝了一碗湯,給自己多增加一點力量,她說:「以備一氣過去了,耽誤了自己不說,更怕是耽誤了孩子。」

在那個缺醫少藥的年月,生孩子的事情從不上醫院,全憑自己打理。母親提前準備了紗布,準備了開水消毒後的剪刀和接生用的長布衫改用的大塊布頭。農曆三月間,正是農忙時節,父親說,下午還有一畝田犁完了就回來,如果要生了,就喊一聲。母親講,未時已過,羊水還未破,臉上、身上的汗水如豆大般往外冒,疼痛一陣陣地加劇,難以忍受。申時時分,母親疼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躺也不是,蹲也不是,來回屋裡走動……叫了隔壁二嬸兒給父親傳了信,可是母親長等長不回來、短等短不回來。等父親接到要生的信號後,馬上就從田裡上岸,洗好腿上的泥和用後的犁,牽着累了一天的牛到草堆吃草後,三步並着二步地往家趕,父親始終差那么半步沒有趕到。

就在太陽剛剛落下山頭的時候,天地間傳來了嬰兒啼哭的聲音,等父親趕到家的時候,母親已經一個人順利地將嬰兒接住,包紮好,捆好,安放好……她用一個母親的力量,完成了接生醫生護士的全部工作,給我了第一個實實在在的見面禮。

隨後,在父親的配合下,又為我完成了三項工作。一是用熱水從下往上擦了三把臉。母親說,將來孩子長大了不害羞,出得眾。是的,母親說的有道理,後來我真的膽子大,出得眾,不怕見生人。二是用紗布醮了淡鹽水對口腔進行了消毒清理。說是這樣做,將來孩子口粗,不擇食,什麼東西都能吃下去。這個我也信,後來我的身體棒,跟母親的做法有很大關係。三是捏了我的鼻子耳朵,擦了眉毛、扶了臉。母親說,這都是老人傳授的方法,將來孩子才能五官端正,大大方方,這個我半信。但不管怎麼說,母親憑着自己的毅力,完成了「從生到死、從死到生」的生育全過程……

你走,我無法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雨,我去接你。是的,母親接我來到了這個世上,卻讓她飽嘗了太多的苦難艱辛。在生我的第二年,正是全國大天旱的年份,白米成了育兒的最好食糧,母親就集中了家裡僅有的一點大米,每頓一小把米不夠,再混搭一小把雜糧,放在罐子里煮。

母親說,奶水跟不上的時候,就頓頓煮罐子飯,罐子飯是最營養的。做罐子飯也是很講究的,把放好水和米的罐子蓋好,放在灶堂里燒開,然後將罐子再埋在灶堂的火堆里煮,等到下頓飯的時候才能從灶堂里刨出來。這個經過煨了三、四個小時的罐子飯,準確的說是米湯糊,喝這樣的米湯糊就是當年的「二奶」了,一頓頓養我長大。

[1]

作者簡介

曹評獻民,固原市第二中學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