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樹中 | |
---|---|
出生 | 1868年 |
國籍 | 清末民初 |
別名 | 字建候,號百川 |
知名作品 |
《夢梅軒詩草》 |
王樹中 (Wang Shu Zhong )(1868-1916),字建候,號百川,又號夢梅生,甘肅省皋蘭縣水阜鄉長川村人。曾祖父維傑,父親茂楊,清廷皆予"誥封"。其三歲喪母,後由繼母魏氏撫養。及長,續繼母勝親母。其先祖世系山東新城,即今桓台縣人。宋末,其遠祖先升,宦遊來甘,始居甘肅皋蘭縣水阜鄉長川村。
目錄
生平簡介
世人尊稱之為「王青天」
他從小勤奮好學,19歲考中秀才,22歲中舉人,1894年考中進士,年僅27歲,後到安徽任職。"代理潁上,攝阜陽,授太和兩權亳州,一署潁州府。在近二十年的為官生涯裡,他清正廉潔,憂國憂民,政績卓著,被世人尊敬地稱之為「王青天」。
相互忍讓,和睦相處
1894年,王樹中出任安徽太和縣縣令。太和民風善於爭訟,不論鄰里長幼,常以細小之事見官說理,爭辯曲直。王樹中到任後,坐堂審理案件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訴訴狀人爭訴的害處,教導他們彼此之間應相互忍讓,和睦相處。臨訟者聞之常自慚泣下而歸。一年後,太和縣每月的訴訟驟然下降。
「蒼生皆赤子,相視意如何」
在太和縣任職的八年時間裡,王樹中與當地民眾宛然有家人父子之情。每次下鄉視察,他總是自己購買書籍,分送給鄉下私塾無錢買書的學生。每到一個地方,都要躬身詢問百姓疾苦,與鄉親們共進豆粥,「娓娓談道義,如父兄師長之教子弟」。因此在「鄉村籬落間」,只要聽到他來,群眾都紛紛奔走相告,以見到他為榮,聽到他的言語為喜,這也正是對王樹中「蒼生皆赤子,相視意如何」的生動闡釋。
廢寢忘食,晝夜劬勞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治亳州,因鄰縣渦陽之變,倉無餘糧,歲又大饑。為官者談亳州而色變,概不願往。王樹中受命後立即前往。到任後,他立即籌劃賑濟事宜,到位首先籌劃賑濟,不幸癘又盛流行,死屍枕藉,哭聲四野,他廢寢忘食,晝夜劬勞,設施善所三處,善病所一處,日受粥、受藥者萬人之多。 同年初夏,天氣乾旱少雨,莊稼奄奄一息,王樹中又同鄉民一道抗旱,晝夜奮戰,勞累成疾,幾至殞命。大病初癒,他又強打著精神,籌設社倉,建立書院,率人疏浚清油湖,排除水患。不到一年,亳州面貌大為改觀,境內一片讀書、弦歌之聲,與他治理亳州之前判若兩樣。
解決百姓燃眉之急
十年之後,正是宣統二年(1910年),亳州又遭大水,其它官員仍畏不敢前,樹中二次受命急切前往,正是他的知交舊友驚詫的"拭目以觀巧婦之為無米炊也。"但他一到任,下令停徵一切稅款,並積極募捐,還充分利用西方人的「慈善會」一起賑濟,解決百姓燃眉之急。 此時,他的精力正是所謂"只問蒼生,略無瞻顧"。賑災完畢,虧空"逾萬金",他又多方奔走,彌補了虧空。同時為防患於未然,又籌建糧倉以備不時之需。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皋蘭發生飢荒,適逢他歸里家居,即助官府賑災,目睹饑民慘狀,目睹父老鄉親生活的慘狀後,他忍不住垂淚三叩,並不遺餘力地幫助官府賑災。看到款項不足,他拿出了家中所有的積蓄,又不惜舉債來救助家鄉塗炭的生靈。
兩大政績:一是治理水患;二是為官清廉
王樹中治政另兩大政績。一是治理水患;太和地形低窪,經常鬧水荒,水流以溝洫為脈絡,以河為尾閭。溝洫、尾閭年久失修,河流堵塞,水流不通,一遇大雨,彼止以鄰為壑,高者宜於決口放水,低者宣於疏淤流通。"決口"、"疏淤"之時,恆互相爭鬥,甚至相爭鬥釀成大案、官府爭訟、相互之間視若寇讎。樹中任泰和時,親自察看地形,全面規劃,動工疏導。凡縣境內的洛河、宋唐河、八丈河、蘆草溝、長福溝、三義溝、萬福溝、獨龍溝、爛柴溝以及南北皂溝等河、溝,均先後疏通。其詩"早潦常為患,年來溝洫通"正是他興修水利的正實寫照。二是為官清廉,信守法規、睿智斷冤獄。每遇重要之事,聰明睿智,當即立斷。太和縣民沈貫群納妾谷氏,其妻李氏嫉妒谷氏,仇恨丈夫。李氏承谷氏外出之機,與族人沈鴻亮、沈聚才共同謀殺沈貫群,將其身首斷瘞其頭,拋屍於荒野。他前往驗屍,李氏伺旁認屍,痛苦訴冤苦。他發現李氏哭泣非出於至誠,很可懷疑,於是反復以理,使其發怵。李氏忽變色。他厲聲斥曰:"汝夫之死,汝實知情,不實言,將械汝",李氏竟吐實。他明判冤案,太快人心。同時,他坐堂判案"尤能執法,不稍以勢利。"
作品
王樹中政事之餘,尚潛心學術研究,與鄉賢、翰林劉爾炘相友善,為"道義交"。學術問題上,獨有見解,從不苟合。劉爾炘稱言:"思與君以學術相增益、遇事輒規君,君或怒而去,怒已而喜、喜復來,來或複怒。二十餘年中,相見輒相諍,相違輒相念。"
他留有《夢梅軒詩草》、《細陽小草》等詩作,其內容除一些酬唱應和之作外,多屬生活紀實,樸素自然,不事雕琢,具有較好的思想性與藝術性,詩中所反映的情懷與他為官清廉,親民愛民的品行如出一轍。
溘然離世,時年49歲
辛亥革命後,王樹中回到故鄉皋蘭賦閒。l915年,他奉命視察甘肅各縣,不到一年時間,走遍了全省76個縣中的大多數。所到之處從不避繁難,而是迎難而上,竭盡全力一一處理妥當。由於操勞過度,加之罹患失眠症,他的身體日漸虛弱,於1916年9月溘然離世,時年49歲。[1]
王樹中用畢生精力實踐了他「只問蒼生,略無瞻顧」的信念,是蘭州人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為官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