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廷贊(清朝官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廷贊(清朝官吏) 王廷贊,字翼公,號用賓,遼寧葫蘆島人。曾任甘肅布政使。王廷贊的父親王永祿是讀書人,曾任蓋平縣知縣。 王廷贊出身吏員,由於他勤謹有才幹,受到上司器重,才被引薦為官。在甘肅任職三十多年間,他由微末之員,遞升為縣、州、道的行政長官,最後終於做到甘肅布政使這樣的封疆大吏。

簡介

由於他出身低微,比較了解下情,所以大部分時間為官謹慎,能循理守法,盡職盡責。在甘肅為官三十多年,在平反冤獄、振興文教、興修水制、剿匪安民、集軍餉等方面,都留下了政績,但最後因貪污犯罪而被處死。

生平

乾隆十二年(1747年),王廷贊被引薦為蘭州府經歷,這是他官吏生涯的開始。經歷是一個職掌出納、文書的小吏,有時也協助上司審理案件。他奉命處理案件,由於秉公執法,許多冤案都得以平反,當時蘭州有"打官司,找王經歷決斷"的說法。

從乾隆十九年(1754年)開始,王廷贊先後代理張掖、武威、鎮原等縣知縣。他在代理張掖知縣任上,突出的政績是振興教育。張掖原來沒有貢院,讀書人赴試多有不便,他在張掖建立貢院。為了給讀書人提供學習場所,他又在廢棄書院基礎上,重新修建了甘泉書院,後來又逐漸增建三台閣、爽心亭及玩書樓、鋤經堂等建築,使書院規模更加宏偉。同時又多方豐富藏書,聘請名師講學,一時文教蔚然興起。 [1] 陝甘總督黃廷桂,非常賞識王廷贊的才幹,王廷贊於是被提升為張掖知縣。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平定準噶爾之役起,黃廷桂令王廷贊隨軍協理軍需,使他的才幹得以進一步施展。這期間,王廷贊母親病逝的消息傳來,他以軍國大事為重,沒有向上司提出奔喪的請求,忍着哀痛,正常處理公務,直到戰事結束,賬目清算完畢,才回中後所祭母。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王廷贊代理平涼府鹽茶廳同知,執掌地方治安。據其墓表載,這期間,他曾率人馬,趁夜出擊,將百餘名為害鄉里的盜匪一網打盡。

乾隆四十年(1775年)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王廷贊先後任寧夏知府、甘涼道及寧夏道道台。黃河沖積成寧夏平原,地形平坦,是主要的農業區,舊有惠農等灌渠,對發展農業生產曾起過很大作用,但由於年久失修,渠道嚴重淤塞。王廷贊下車伊始,即以發展生產為首務,奏請朝廷,行宮疏浚河渠。他的建議得到採納,朝廷批准撥發庫銀,並授命他負責整個工程。王廷贊從授命之日起,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不辭辛勞,事必躬親。從水文地質勘測,到排水、清沙、挑淤及運石,處處親自指點。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河渠工程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4月告竣。竣工之日,他的同僚賦詩表示祝賀,一詩中有"三年治水鬢成絲"的句子,可算是他這一時期宦績的寫照。寧夏平原的瘠土鹼地,盡變成肥田沃野,這裡自有王廷贊傾灑的許多心血。這年的5月,王廷贊因政績卓著而被提升為甘肅布政使司布政使。到了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年初,鑑於王廷贊在甘肅效力多年,應予褒獎,於是乾隆皇帝誥封其曾祖父、祖父及父為通奉大夫,曾祖母、祖母及母為夫人,此時王廷贊已是66歲高齡的老人。由於看到吏治積弊甚重,又苦於在明爭暗鬥的官場繼續奔命,他萌生了功成身退的想法,他奏請辭官回鄉,由於皇上"優旨慰留",他未能如願。

撒拉族世居甘肅、青海,信奉伊斯蘭教。甘肅循化廳伊斯蘭教徒馬明新,創伊斯蘭教新教派,與舊教派相仇殺,死百餘人。陝甘總督勒爾謹支持舊教派,鎮壓新教派,將新教派領袖馬明新逮捕,關入省城監獄。於是激起新教派強烈不滿,爆發了以蘇四十三為首的撒拉族伊斯蘭教新教派起義。起義震動了清王朝,乾隆帝下令調集大軍追剿。自3月中旬至7月上旬,歷時3個多月,新教派終於失敗。王廷贊由於守蘭州城五晝夜有功,受到乾隆皇帝嘉獎,賜一品頂戴,賞戴花翎,例晉其曾祖父、祖父、父為榮祿大夫,曾祖母、祖母、母為一品夫人,真是光宗耀祖,使王氏滿門生輝。

就在乾隆皇帝派兵鎮壓蘇四十三起義的過程中,一樁震動全國,牽涉甘肅全省二百多名官員的冒賑浮銷貪污大案被揭發了,王廷贊成了這一大案的主犯。

甘肅一向有捐監舊例。所謂"捐監",就是商人、平民捐出一定數量的糧食給官府,取得監生的身份,取得應試入官的資格。由於甘肅自然條件較差,常有災害發生,若捐監者每人上交糧食幾十石,全省籌集幾百萬石糧食,就可在災年用來救濟災民,省去由中央調撥救濟糧的麻煩,於國於民,俱為有利。

由於容易出現弊病,此項措施曾一度取消。到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陝甘總督勒爾謹請求在甘肅重開捐監,得到皇上的批准。乾隆帝在這道諭旨中指出,鑑於"甘肅通省倉儲,一時未能足額",所以規定一律以糧豆收捐,不得折收銀兩。同時派"能幹"的官員王亶望作甘肅布政使,經理此事。嚴格要求勒爾謹"實心查辦,剔除諸弊"。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5月,王亶望擢任浙江巡撫,由年已63歲的寧夏道台王廷贊任甘肅布政使。王亶望在任不到三年,就收到監糧600多萬石,約有15萬商民納糧而成為監生。在糧食短缺的甘肅,三年內就有如此多監糧入庫,該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大事?但乾隆帝萬萬沒想到,王亶望這位"能事之藩司"所收監糧竟全是寫在紙上的數字,他稟中顆粒皆無。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