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米莖腐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玉米莖腐病

玉米莖腐病
原圖鏈接

在玉米生產上,引起莖腐病的原因有多種, 最重要的一類是真菌型莖腐病。 真菌莖基腐病是由多種病原菌單獨或複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莖基腐爛的一類病害,主要由腐黴菌, 炭疽菌,鐮刀菌侵染引起,在玉米植株上表現的症狀就有所不同。其中腐黴菌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3~25℃,鐮刀菌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26℃,在土壤中腐黴菌生長要求濕度條件較鐮刀菌高。

基本信息

中文名:玉米莖腐病

對 象:玉米

玉米莖腐病
原圖鏈接

發病最適溫度:23~25℃

特 點:皮層呈淡褐色或黑褐色

分布為害

近幾年,由於玉米自交系、雜交系品種在各地區之間引種頻繁,使本來抗病性較差的自交系和部分雜交系的原種在各地區廣為種植,從而導致該病在各玉米產區之間相互傳播,造成植株早枯,子粒癟瘦不飽滿,嚴重影響玉米的原種產量,給農民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一般套種玉米和夏播玉米的發病率達10%-25%,嚴重者達50%左右,造成減產約25%。[1]

症狀表現

莖基腐病一般從玉米灌漿期開始發生,乳熟至蠟熟期為顯症盛期。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體內蔓延擴展。莖稈腐爛自莖基節開始向上擴展,可達第二、三節,甚至第四節,縱向擴展成褐色不規則病斑,莖基部三、四節間,明顯失水,變軟變空,乃至干縮,後期植株易倒伏。根部空心變軟,呈褐色或紫色,鬚根減少,易拔起。果穗下垂,穗柄柔韌,不易掰離,穗心干縮,脫粒困難,千粒重顯著下降。條件適宜時,病情發展迅速,地上部得不到水分,導致整株突然乾死,葉片呈灰綠色,特別是雨後猛晴時,萎蔫和青枯更為明顯。因此,該病也被稱為青枯病。[2]

發病條件

1、氣象因素:夏季降雨多,土壤濕度大,適宜玉米莖基腐病病茵繁殖蔓延。

2、環境因素: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以及工業廢氣、廢水,對大氣、水源、土壤造成了嚴重的污染,為病原菌的生殖創造了條件。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土質黏重、土壤偏酸、蟲害嚴重的田塊也有利於病害的發生。

3、耕作因素:玉米重茬、迎茬地塊多病菌殘留量大,加之近年來秋翻地面積少,病菌殘留再生能力強,加重了感染。

4、種子因素:玉米種子更新換代頻繁,繁育渠道混亂,不少種子帶病菌量較大,加重了病害的發生。

5、栽培因素:種植密度過大、氮肥使用過多,耕作層淺缺少有機肥,磷鉀肥施用不足,株行間通風透光差為病害的發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病原形態

稱菊歐文氏菌玉米致病變種,屬細菌。菌體杆狀,兩端鈍圓,單生,偶成雙鏈,革蘭氏染色陰性,周生鞭毛6—8根,無芽孢,無英膜,大小0.85×1.6(um)。菌落圓形,低度突起,乳白色,稍透明。此外,有報道稱玉蜀黍假單胞菌,也是該病病原。

發病規律

該病是一種以侵染主根部為主的系統性侵染病,為土傳性病害。病原菌在土壤中的植株病殘體上越冬,翌年從植株氣孔或傷口侵入。玉米苗期發病的主要原因有:鐵茬播種導致土壤板結,肥力不足,遇旱或遇澇,土壤中除草劑殘留過多等。

在玉米生長中期,由於植株生長迅速、組織柔嫩,因而也易感病。玉米在近成熟期發生青枯病,除與品種自身抗病性有關外,還與當時的天氣條件密切相關。若在玉米灌漿中期到蠟熟期,遇連續陰雨、光照不足、重陰驟晴等天氣,易引發青枯病大流行;莖基部葉鞘間雨後積水,田間濕度大,也易引發該病;施氮肥過多、過度密植、對植株造成各種損傷等,都會加重病情;玉米連作地土壤中病原菌積累數量大,往往發病較重;低洼積水的玉米田也易發生此病。

種類

在玉米生產上,引起莖腐病的病原有多種, 最重要的一類是真菌型莖腐病。 特別是高產的玉米地。

真菌型莖腐病

真菌型莖基腐病是由多種病原菌單獨或複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莖基腐爛的一類病害,主要由以下幾種病原菌侵染引起,

腐黴菌 Pythium aphanidermatum

鐮刀菌 Fusarium moniliforme

炭疽菌 Colletotrichumgraminicola

炭腐菌Macrophomina phasecolina

因病原菌不同,在玉米植株上表現的症狀就有所不同。其中腐黴菌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3~25℃,鐮刀菌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26℃,在土壤中腐黴菌生長要求濕度條件較鐮刀菌高。炭腐菌在乾旱季節和地區發生嚴重。病害的發生與其他葉部病害的發生關係很大,如鏽病重,莖腐會嚴重。產量高,管理好的玉米地,鐮刀茵引起的莖腐在玉米生長後期會比較普遍。

青枯型莖腐病

症狀:在玉米灌漿期開始根系發病,乳熟後期至蠟熟期為發病高峰期。從始見青枯病葉到全株枯萎,一般5~7天。發病快的僅需1~3天,長的可持續15天以上。玉米莖腐病在乳熟後期,常突然成片萎蔫死亡,因枯死植株呈青綠色,故稱青枯病。先從根部受害,最初病菌在毛根上產生水漬狀淡褐色病變,逐漸擴大至次生根,直到整個根系呈褐色腐爛,最後粗細根變成空心。根的皮層易剝離,鬆脫,鬚根和根毛減少,整個根部易拔出。逐漸向莖基部擴展蔓延,莖基部1~2節處開始出現水漬狀梭形或長橢圓形病斑,隨後很快變軟下陷,內部空松,一掐即癟,手感明顯。節間變淡褐色,果穗苞葉青干,穗柄柔韌,果穗下垂,不易掰離,穗軸柔軟,子粒乾癟,脫粒困難。

細菌型莖腐病

症狀:主要危害中部葉莖和葉鞘,玉米10片葉時,葉梢上出現水漬狀腐爛,病組織開始軟化,散發出臭味。葉鞘上病斑呈不規則形,邊緣淺紅褐色,病健組織交界處水漬狀尤為明顯。濕度大時,病斑向上下迅速擴展,嚴重時植株常在發病後3-4天後病部以上倒折,溢出黃褐色腐臭菌液。病菌存於土壤中病殘體上,自植株的氣孔或傷口侵入。高溫高濕,害蟲為害造成傷口時發病嚴重。

以上兩種病常混合發生,區分關鍵是看病組織是否有腐臭的菌液,如有,則為細菌型莖腐病;否則,為青枯型莖腐病。

防治對策

1.種植抗耐病品種。種植抗耐病品種是防治該病為經濟有效的一種措施。

2.農業防治。合理輪作。實行輪作可防止土壤中病原菌大量積累,從而有效預防病害的發生。清潔田園。玉米收穫後要徹底田間病株殘體,並將其集中高溫漚肥,減少田間初侵染源。合理密植。注意合理密植,改善農田小氣候,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加強栽培管理。注意增施鉀肥,避免偏施氮肥。建議採用高畦栽培,嚴禁大水漫灌;雨後要及時排除積水,防止濕氣滯留;要及時中耕鬆土,並避免造成各種機械損傷。拔除病株。田間發現病株後,要及時拔除,並將其攜出田外漚肥或集中燒毀。

3.及時治蟲防病。注意防治玉米螟、棉鈴蟲等害蟲,以減少傷口,可有效降低發病率。

4.藥劑拌種。可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150克兌水適量,拌種50千克。

5.藥劑防治。在玉米性莖腐病發生初期,用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在玉米性莖腐病發生初期,可每667平方米用57.6%冠菌清15~20克,兌水30千克噴霧防治。[3]


相關視頻

玉米莖腐病防治方法

玉米莖腐病的發生與防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