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靈祐觀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靈祐觀

來自 國學網 的圖片

靈祐觀是宋朝詩人陳舜俞的作品之一。

信息

作品名稱:靈祐觀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陳舜俞

正文

緬彼幽虛天,曾是眾仙囿。 宮祠宅來儀,紺瓦覆蒼甃。 窗扉秘環佩,幾席被文繡。 傳聞祀禱神,祠宮燦如晝。 樵蘇避山村,草木長疏秀。 祥符聖天子,慕道比軒後。 縣官典修完,錫名揭靈祐。 星璫捧金龍,沉以玉簡副。 邇來三十年,寂寞事非舊。 黃冠守蕭堂,香火雜薪槱。 神州祠太乙,司農治華構。 休祥祚邦國,岩穴甘僻陋。 遊人獨何求,豐碑讀古籀。[1]

簡介

陳舜俞(公元1026—1076年),字令舉,因曾居秀州白牛村,號白牛居士,秀州(浙江嘉興)人。北宋慶曆六年(1046)登乙科進士,嘉佑四年(1059年)獲制科第一,北宋著名詩人,與歐陽修、蘇東坡、司馬光等交往甚密。在山陰縣任知縣時反對王安石青苗法遭貶,隱居白牛村著書立說,病逝於白牛村家中。著有《都官集》《應制策論》《廬山紀略》,參與《資治通鑑》編纂。[2]

仁宗慶曆六年(一○四六)進士,授簽書壽州判官公事(《都官集》附陳杞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嘉祐四年(一○五九),由明州觀察推官舉材識兼茂明於體用科,授着作佐郎、簽書忠正軍節度判官公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九○)。神宗熙寧三年(一○七○)於知山陰縣任上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監南康軍酒稅(同上書卷二一二)。熙寧八年,卒。有《都官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及他書輯為十四卷(其中詩三卷),近人李之鼎刻入《宋人集》甲編。《宋史》卷三三一有傳。 陳舜俞詩,據李刻《宋人集·都官集》為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並酌校他書。另從《會稽掇英總集》、《輿地紀勝》、《永樂大典》等輯得集外詩若干,編為第四卷。[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