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溪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澡溪鄉是江西省奉新縣下轄的一個鄉。位於奉新縣西北部,地處靖安、奉新、修水三縣交界處,距奉新縣城53公里,距江西省城南昌118公里,江西省道寺棠公路穿境而過。澡溪鄉總面積73.14平方公里,下轄9個行政村,常住人口8685人(2017年),耕地551.9公頃,山林4997公頃。澡溪蘊含着豐富的竹木資源、礦產資源和水資源,是一座天然寶庫。澡溪鄉東鄰仰山鄉,南接上富鎮,西連石溪鄉。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屬江西省城南昌至湖北的古驛道,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鄉轄區內有澡溪河,因聞名遐邇的九仙溫泉含有硫磺等天然礦物質,對治療各種皮膚病頗有療效,不少人慕名而來洗澡,澡溪因此而得名。澡溪鄉糧食作物主要以一季水稻為主,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於林產品。先後修通了黃石、下保、東南、官坳、澡面、楊坪、株梓、坑頭、九仙村級水泥公路,90%的組通上了水泥路,過境公路裝上了路燈,花圃內栽好了花、草、樹木;新建了文化中心綜合樓、澡溪學校學生公寓、衛生院門診和住院部;以[[土紙]和黃連粑子製作法為主的客家文化健康發展;有線電視村村通,有線電視用戶占總戶數60%;村村通程控電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均在澡溪建有中繼站,實現了通訊信號全覆蓋,大多數人用上了手機。[1]
中文名稱: 澡溪鄉
外文名稱: Zaoxi Town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中國江西省九江市
電話區號: 0795
郵政區碼: 330709
地理位置: 奉新縣西北部
面 積: 73.14平方公里
人 口: 8685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贛C
歷史沿革
澡溪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境內九仙陰陽溫泉聞名遐邇,流傳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等名人的題詠和古老的傳說。澡溪蘊含着豐富的竹木資源、礦產資源和水資源,是一座天然寶庫。新中國成立前夕屬第四區,新中國成立初期為第五區,1958年成立澡溪鄉人民公社,1968年澡溪和石溪合併,稱澡溪公社,1972年調整規模時又分開,1984年撤社為鄉,仍稱澡溪鄉。
行政區劃
全鄉現轄澡面、九仙、坑頭、株梓、楊坪、下坳、東南、黃石、石溪、桃源、桐木、中洞、曾家坪、茶坪等14個村委會。鄉政府駐澡面街。原澡溪鄉全鄉總面積74.4平方千米,下轄9個行政村,人口8444人。2003年9月28日,撤銷石溪鄉,成建制劃歸澡溪鄉管轄(贛民字256號批覆)。黃石村位於澡溪集鎮南部,寺棠線公路,距集鎮3公里。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人口629人,耕地面積551畝,農民經濟收入以出售林產品、種植水稻為主,部分農民從事種、養、加工行業和進城務工。下保村位於澡溪集鎮南部,寺棠線公路,距集鎮2公里,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人口535人,耕地面積351畝,農民經濟收入以出售林產品、種植水稻為主,部分農民進城務工。東南村位於澡溪集鎮南部,寺棠線公路,距集鎮1公里,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人口380人,耕地面積306畝,農民以種植水稻為主,部分農民進城務工。官坳村位於澡溪集鎮東南部,距集鎮2.5公里,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人口691人,耕地面積564畝,農民以種植水稻為主,部分農民進城務工。澡面村位於澡溪集鎮,寺棠線公路,鄉政府所在地,全村有17個村民小組,人口1760人,耕地面積1247畝,農民以種植水稻為主,部分農民進城務工。楊坪村位於澡溪集鎮東北部,距集鎮4公里,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人口942人,耕地面積1140畝,農民以種植水稻為主,部分農民進城務工。株梓村位於澡溪集鎮北部,寺棠線公路,距集鎮5公里,全村有9個村民小組,人口1533人,耕地面積1700畝,農民以種植水稻為主,部分農民進城務工。坑頭村位於澡溪集鎮西北部,距集鎮6公里,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人口730人,耕地面積1040畝,農民以種植水稻為主,部分農民進城務工。九仙村位於澡溪集鎮北部,寺棠線公路,距集鎮6公里,全村有13個村民小組,人口1862人,耕地面積1942畝,農民以種植水稻為主,部分農民進城務工。
地理氣候
澡溪鄉總面積為7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25公頃,山林4997公頃,下轄9個村委會,75個村民小組,131個自然村,2533戶,8894人,均系漢族。地勢縱長橫窄,東西兩面高山聳立,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十餘座,形成一條長形狹谷。最高點九雲嶺,海拔1493、4米,最低點黃石村楊樹壟海拔200米,均屬山區,境內山高水冷,歷年平均氣溫為15.1℃,全年無霜期為242天,年平均降雨量為1931毫。
文化
澡溪鄉傳統文化底蘊豐厚,歷史文物留存豐富,有建於清乾隆年間的全縣規模最大、唯一保存完好的株梓萬壽宮,有遺存的贛鄂驛道,有保存較為完整的九仙湯老街、文昌閣等建築及眾多古橋,有被專家列入知名地方名窯遺址的九仙宋窯遺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有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奉新土紙製造技藝、奉新黃年麻糍製作技藝和已列入宜春市保護項目的奉新山歌。在傳統文化上,有把中國傳統耕讀傳家的農耕思想和儒家文化及客家習俗融為一體的歸德文化,還有保存完好、具有特色的揚坪等客家老屋、村落等。博物館選址在澡溪鄉株梓村橋頭組蘭家老屋。澡溪鄉博物館以綜合展示傳統文化文物遺存為主題,由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及傳統習俗所、九仙宋瓷窯陳列室、歸德文化館三個專題館組成。澡溪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境內九仙陰陽溫泉聞名遐邇。北宋詩人黃庭堅、王安石、蘇東坡、名僧可遷禪師都曾歷游九仙。其中黃庭堅曾題詩曰:「九仙漚和湯,浴此二水牯。主人無施心,冷暖各得所。道途闕十方,飄杓汲萬古。欲問源從來,大雄山有虎。」生動的描述了九仙溫泉沐浴盛況。「后羿射日生九峰」、「和尚盜寶出溫泉」、「九仙女下凡送仙水」、「張天師與九仙女鬥法產陰陽」等美麗傳說更令人浮想翩翩。土紙、黃連粑子製作法等再現了濃郁而純樸的客家文化。
經濟發展
2002年,澡溪鄉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72萬元,財政收入23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91元,實際引進區外資金3200萬元。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千畝苗木基地,千畝有機茶葉基地,千畝有機獼猴桃基地逐步形成,萬羽獅頭鵝、三千頭肉用牛、一千頭麻羊等多種養殖項目有很大成效。澡溪鄉以加工毛竹木材生產竹地板的康達集團已成為由三個成品廠、十二個半成品分廠組成的奉新最大的一家個體私營企業,中國近20個省市自治區有它的銷售網點,產品遠銷荷蘭、日本、韓國、美國市場,投資200多萬元的碧雲純淨水廠產品供不應求。澡溪工業硅廠和冶煉廠紅紅火火,開發興建的水力發電站已達9個,總裝機容量為3600千瓦。引進區外資金3000萬元的浦新有色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於2003年7月竣工投產。
特色產業
澡溪紅米:澡溪紅米,又名柳條紅,是澡溪境內農家世代相傳的珍稀優質米品種,已有上千年的栽培歷史。據《奉新縣誌》記載:明朝就以珍品之名進貢皇室,故又有「貢米」之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曾直供國賓館使用,以宴請各國佳賓。澡溪紅米品質獨特,色澤紅艷,食味可口。由於其栽培在氣候、水質等自然條件獨特的山區、丘陵,且以施用農家肥料為主,又無工業污染,故稻米營養積累多,據測定,直鏈澱粉含量為19%,蛋白質含量達8、48%,含有多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整個米形為長條形,米粒整齊,無心腹白,蒸煮時飯香濃郁,食味柔軟可口,冷時軟而不粘,可製成年糕、米果等多種食品。而且食用紅米對防治腳氣病等有顯著作用,長期食用能增進身體健康,益壽延年。在民間,食用紅米,象徵紅紅火火,吉祥如意,給人以喜悅的感覺,實為婚壽喜慶之宴席佳品。澡溪紅米由於單產較低,歷來種植面積很小。澡溪鄉僅在九仙、澡面等村有小面積栽植,年產2-3噸。澡溪毛竹:澡溪位於奉新西北部,境內多山地、丘陵,氣候濕潤,以花崗岩為主發育的黃紅壤山地,最適宜毛竹的生長,為奉新毛竹的主要鄉鎮之一,毛竹蓄積量居奉新縣各鄉鎮前列。其毛竹多為「墨殼早」毛竹品種,具有圍大、干直、節大、壁厚、韌性強等特點。深受江西省內外用戶的青睞。澡溪鄉各村均有毛竹,尤以楊坪、澡面、官坳、下保等村為多。隨着毛竹用途的擴大,毛竹加工向精、深方向發展,毛竹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毛竹產業已日益發展成澡溪地方經濟中的主要支柱產業。澡溪土紙:土紙又稱草紙或火紙,是澡溪的傳統土特產品,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境內大多數村均有生產。澡溪土紙以嫩竹漚製成的「竹麻」為原料,其主要生產工序可分為產麻、浸麻、舂麻、抄紙、起紙、曬紙等步驟,加之精細的手工操作生產而成。土紙色澤呈金黃色,品種有毛塊、千張、把紙等,具有吸濕性強,紙張完整、乾燥、質薄無碎片、色澤均勻,無異味等特點。產品暢銷江西省內外,供不應求,多用於清明節和中元節祭祀祖先和家用。澡溪鄉共有紙槽350個,年產土紙約700噸。澡溪獼猴桃:澡溪地處山區,由於地理、氣候等條件,擁有豐富的獼猴桃野生資源和再生資源,總面積達900多畝。其中人工栽培面積達360餘畝,主要分布在楊坪的勞武林場和澡面村,年總產量達10000公斤。澡溪晝夜溫差大,空氣清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所產獼猴桃品質極為優良,被中國農業部評為國優的「魁蜜品系」的獼猴桃(原代號27-:1r-79-1)第一株原種就是在這裡發現選育出來。澡溪獼猴桃不但具有果大,果肉色澤鮮艷,入口味爽、特甜、特香等特點,而且營養豐富,含有維生素B、維生素P、蛋白質、脂肪、鐵、鈣、磷等多種礦物質及17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可抗病防癌。澡溪鄉獼猴桃人工栽培面積逐年擴大,產量不斷增大,品種日益增多,除魁蜜、早鮮、金豐等軟毛品系外,還有金魁等硬毛良種,2000年澡溪軟毛獼猴桃被評為江西省軟毛品系第一。
基礎建設
澡溪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澡溪鄉政府所在地澡面集鎮街道進行了全面美化、亮化,集鎮功能趨於完善;澡溪鄉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程控電話,手機用戶占總戶數的65%以上,閉路電視覆蓋率達到60%。澡溪鄉是奉新縣第一所國立中學(奉新一中的前身)誕生地,2002年先後投入上百萬元對中學、中小校舍進行了改造,使澡溪鄉的9個教學網點基本實現樓房化、投資40萬元的澡溪衛生院住院部建成並投入使用,貫穿澡溪鄉境的省重點工程寺棠線公路拓寬改造工程,在2003年年底完成油路鋪設任務竣工通車。並投資60萬元,使九仙、澡面兩集鎮的群眾用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
旅遊資源
奉新縣澡溪鄉九仙溫泉地處奉新、靖安、修水三縣交界處,三面被白雲峰、九雲嶺、龍鬚岩等三座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圍繞,省道寺棠線瀝青路面貫穿全境,距江西省會南昌102公里,距湖南省會長沙160公里,距奉新縣城58公里新修建的昌銅高速將於2012年開通,屆時將大大縮短九仙溫泉走出世界的距離,昌銅高速連接南昌、長沙,在宜豐還與大廣高速互通。九仙溫泉日出水量達1180立方/日,屬於特大礦藏,水溫49—52°C,富含鈣、鈉、鉀、鐵、鎂、硫、氮、硅、氟、氡等30多種礦物質,水質為重碳酸鈉型,PH值8。2-8。4,溶解固形物159。52-183。56毫克/升,偏硅酸39毫克/升,氟6.01毫克/升,硫化氫0。16-0。25毫克/升。可舒筋活血、美容養膚,防衰老、軟化血管、促進骨骼生長、降低調節血壓等有明顯效果。因富含硫磺,其沐浴梳洗的潤滑感、舒適感更是無與倫比。是全國地熱資源普查229個藏量較大的溫泉中僅有的幾個未被開採的溫泉之一。該地年平均氣溫13.1度,盛夏酷暑時節平均氣溫為21度,是天然的「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休養勝地,是不可多得的一年四季可開發利用的高山溫泉。九仙溫泉有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北宋時期1200年前,北宋詩人黃庭堅、王安石、蘇東坡、名僧可遷禪師都曾歷游九仙。其中黃庭堅曾題詩曰:「九仙漚和湯,浴此二水牯。主人無施心,冷暖各得所。道途闕十方,飄杓汲萬古。欲問源從來,大雄山有虎。」生動的描述了九仙溫泉沐浴盛況。明代楊慎著《安寧溫泉詩序》、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都有對九仙溫泉的記載。現存九仙溫泉浴池為清代道光年間重建,至今重建時捐資碑文尚在。九仙溫泉真正吸引世人的古文化所賦予的美麗傳說更令人浮想翩翩。「后羿射日生九峰」、「和尚盜寶出溫泉」、「九仙女下凡送仙水」、「張天師與九仙女鬥法產陰陽」等流傳千年的民間傳說和家譜縣誌,更使九仙溫泉聞名天下。同時澡溪有株梓萬壽宮、奉新十八鋪(株梓鋪)至九仙老街古驛道、九仙龍頭坳宋代官窯遺址、黎家老院等文化文物遺產。每年有不少仁人志士慕名而來,吸引了不少黨政界要員和中外商賈遊客前來觀光沐浴考察。因奉新縣澡溪鄉九仙村而得名的「九仙湯」溫泉,在滋養鄉人千年之後,正吸引着不少異鄉人慕名而來旅遊。九仙村有故事。古時這裡是扼守贛中腹地通往湘、鄂的交通要道,古驛道穿村而過。北宋初年,「九仙湯」溫泉建成,後幾經戰火,於清代道光年間重建,已有1200年的歷史。在一幢古房的門樓上,「九仙湯」3個石刻大字見證了這段歷史。宜春有溫泉數處,獨澡溪九仙湯有其妙。九仙村的溫泉有兩股,一陰一陽,陰泉水溫保持在26℃,陽泉為57℃。北宋詩人黃庭堅曾題詩:「九仙漚和湯,浴此二水牯。主人無施心,冷暖各得所。」九仙溫泉日采水量可達1180噸,水質為含氟硅質弱礦化重碳酸鈉型硫化氫氡水,可治療多種皮膚頑疾,對調節身體機能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根據九仙溫泉的資源和條件,澡溪鄉將九仙溫泉建成集泡浴養生、療病健身、休閒娛樂、度假觀光、會議接待為一體的風景區。鄉里先後投入100多萬元鑽孔6個,其中3個鑽孔出地熱水,每日可采水1180噸。2006年,鄉政府再投入124萬元,安裝了日供冷水3000噸的自來水設施,並增設一座160噸的蓄水池,以供溫泉開發。九仙村屬三縣交界,距南昌不遠。九仙溫泉距「天下清規」百丈寺42公里,距蘿蔔潭景區26公里,距三爪侖、寶峰寺30公里,4處景點遙相呼應,又可連成一體。不僅如此,在澡溪鄉境內還有抗日戰場遺址、九雲峰秀麗風景、雪牙寨古練兵場、宋代陶瓷遺址和保存完好的紅軍標語等愛國主義基地以及龍鬚崖瀑布、仙鵝蛋、仙鵝石等人文景觀。
視頻
暴雨來襲,澡溪鄉積極應對,堅守一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