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陂記(管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游西陂記》是中國當代作家管同的散文。
作品欣賞
游西陂記
嘉慶十二年四月三日,商邱陳燕仲謀、陳焯度光招予游宋氏西陂。陂自牧仲尚書之沒,至於今逾百年矣,又嘗值黃河之患,所謂芰梁、松庵諸名勝,無一存者。獨近陂巨木數百株,蓊然青蔥,望之若雲煙帷幕然,路人指言曰:「此宋尚書手植樹也。」
既入陂,至賜書堂,晤其主人,出王翬石谷所為六境圖,尤展成,朱錫鬯諸公題詠在焉。折而西,有小屋一區,供尚書遺像。其外則巨石布地如散棋,主人曰:「此艮岳石也,先尚書求以重價,而使王翬用畫法疊為假山,其後為河水所沖敗,乃至此雲。」聞其言,感嘆者久之。
抵暮,皆歸,飲於陳氏仲謀,度光舉酒屬予曰:「子曷為記?」嗟夫!當牧仲尚書以詩文風雅傾動海內,一時文士景從響應,賓客園林之勝,可謂壯哉!今始百年,乃令來游者徒慨嘆於荒煙蔓草之外,蓋富貴固無常矣,而文辭亦何裨於是也?士亦舍是而圖其大且遠者,其可已。是為記。
西陂是商丘市西南的風景勝地,有溪流竹樹之美。因吏部尚書宋犖(字牧仲)曾在此建過一所別墅,作為晚年安居之所,故本文稱之為「宋氏西陂」。他的這座別墅,建成於康熙四十五年(1706),初名賜果園,後名樂春園,是西陂的主要景點。管同應商丘友人之約,同去遊覽,寫下了這篇遊記。
本文共分三段,第一段主要交代游西陂的時間和緣由,介紹西陂的景觀概貌和興廢過程。作者是在嘉慶十二年(1807)四月三日,應商丘友人陳燕、陳焯之邀去游西陂的。當時,宋犖早已故去,西陂又遭黃河決口的災害,宋犖《西陂雜詠》所描寫的芰梁、松庵等勝景都已蕩然無存,只有那蓊然青蔥的數百株巨樹還留在這荒蕪了的風景區,傳說這是宋犖當年親手栽植的,作者不免觸景感懷,但他沒有說出來,而是默默地向前遊覽。
文章的第二段,寫游西陂的見聞和感受。在進入西陂賜書堂,觀賞宋犖友人、清初畫家王翬所畫的《六境圖》和尤侗、朱彝尊的題詠之後,又在主人的引導下觀賞了北宋為建造艮岳所搜集的太湖石。當時,宋犖以重金購來之後,請王翬按照繪畫技法將這些奇石堆成假山,造型很美。可是,黃河水害之後,它已經殘破不堪了。這歷史的變化,使作者深為嘆惋,一種滄桑之感油然而生。
第三段,寫游罷歸來和作記的原由、感慨。作者在友人陳焯的提請下,為此次西陂之游寫了這篇遊記。最後所寫的文字是生髮議論,抒發感嘆。以為當年的宋犖「以詩文風雅傾動海內」,一時賓客如雲,景從響應,賓客與園林之勝,堪稱盛美。可是,百年之後,這一切都煙消雲散了,來游者在嘆惋荒煙蔓草之外,更深感富貴無常。這發自內心的喟嘆,深刻地揭示了歷史的無情,暗示人生的意義不應過於看重利祿富貴,而應「舍是而圖其大且遠者」,也就是說要致力於立德、立功、立言,以成不朽之業。這樣的結尾,鏗鏘有力,表現出作者遠大的抱負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也表現出不慕富貴的高尚品格。
這篇遊記可以說很能反映作者「勁氣峻骨」的文風,語言樸實簡練,體現了桐城派重在立意、不尚堆砌,崇尚簡潔平淡的文學主張。
作者簡介
管同,品詩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