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溫暖的情懷 馬明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頁面
前往: 導覽搜尋
溫暖的情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溫暖的情懷》中國當代作家馬明高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溫暖的情懷

1

見到楊郁興老師,好親切,好高興

楊先生是我高中時的語文老師。往事永遠歷歷在目,儘管已經過去30多年了。1980年後半年,我們兌鎮中學39班升入高中二年級後改為文科班,就由楊老師給我們帶語文課兼班主任了。那時的楊老師正是風華正茂、英俊瀟灑的時候,講課字正腔圓,嚴謹縝密,舉止優雅,至今仍是我們景仰的偶像。高中教育正是人生最重要的受教育時期,那時先生指導養成的學習方法及習慣,對我們的一生影響很深,甚至可以受用終生,真的可以說是「一日之師,終生是父」啊!

1981年6月,馬明高和同學楊泉生,與自己的高中語文老師楊五雲(前排左一)、楊郁興(前排右一),在兌鎮中學合影。

捧讀先生的書稿,仿佛又回到了那時讀書的歲月,往日的師生情、同學情等等,不由油然而生,猶在眼前了。 越讀越親切,越讀心情愈興奮不已。無論是先生寫故鄉老院的生活及童年情趣,還是對先輩的追憶思念,以及夫妻情緣和奮鬥情操,都可以感受到先生那一顆熱愛生活、熱愛工作、敬重長輩、關心後代的火熱而滾燙的心。無論是先生對子女培養教育的生活追憶,還是對孫輩成長的日常生活記錄,都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豐饒美麗和成長的快樂幸福。每一段人生的經歷,每一位自己生命中的親人和後代,在先生的筆下都是那樣的自然而親切,那樣的樸素卻又充滿情深厚意。從每篇文章的字裡行間,我們感受到的都是先生那溫暖而柔軟的情懷。

2

我最喜歡先生書稿中的「故鄉情結」、「先輩情意」和「童年情趣」這三輯的內容和文字。

「童年情趣」中的《玩耍花樣百出》所列的先生小時候所玩耍的40多種花樣,騎「馬」、打「棗核」、打瓦、劈高粱杆、跳界界、拍花蛋、捉迷藏、丟手絹、瞎子捉拐子、抬轎子、頂羊角、打蛋蛋、滾鐵環、轉陀螺、老虎吃綿羊、掂銅錢、刻皮影、扎木偶等等,好多已經失傳了,成了需要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了。現在的孩子們已經沒有這種福分了,見都沒有見過,或者聞所未聞。

《企盼過年過節》中先生小時候如何過大年,供神靈、點火樓、如何走親戚拜年,二月二如何祭山神,清明節如何上墳祭祖,端午節如何插艾條、喝雄黃酒,冬至如何點燈獻羊,過三歲生日時供三隻面羊,祭祀隆重,還要吃麵羊頭,都寫得親切自然。對於現在的孩子們來說,也大都是聞所未聞和見所未見了。

「故鄉情結」一輯中圪垯上的三座廟雕樑畫棟氣勢宏偉,老宅院裡的那些石雕、磚雕和木雕,都是令人神往而難忘的。還有信佛的奶奶,「對神靈非常的虔誠,經常燒香祈禱,平時和過節她本人都堅持吃素食。大年初一,全家都不讓吃葷。從小我就跟她學燒香、敬表、叩頭、供奉神靈。我也相信行善積德,期間有『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教誨。」以至在「晚輩情愫」那一輯的文章中,也有很多充滿民間文化氣息的文字:「孫子生下來就是白天不怎麼哭,晚上愛哭。剛生下,拉的稀而略帶綠色,我們猜是因為肚子不舒服而哭,後來又猜是白天睡得多,晚上不瞌睡,或者有什麼地方疼痛?凡此種種,結果還是弄不明白。無奈,按當地民間傳說寫『告示』,用黃紙,上書『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個夜哭郎,過往行人念一念,一覺睡到大天亮』,貼到街頭,床頭也貼一塊,好像有點作用。後來按老年人的囑咐,把一小塊黃紙點燃,從孩子頭上到腳上繞,或者用黃紙折幾個『小馬駒』在門口燒,為此還求過巫婆,一周歲左右,晚上才不怎麼哭了,究竟是什麼原因,搞不清。」

這些文字樸素而自然,細膩而充滿生活氣息,令我激動而陷入沉思。這些文字很形象地告訴我們:我們所面對的中華文化從古至今始終是由三大板塊構成的,這就是上層文化、精英文化和下層文化。

上層文化是大一統國家的命脈所在,是絕對意義上的統治文化,天生一副社論的樣子,偉大、正確、善解人意卻又缺乏世間溫情和生命的溫度。 精英文化是那些飽讀了書的上等人走進仕途或退出仕途的輝煌產品,或策論或箴言,或史傳或書畫,在教導上層人和下層人的同時,既安慰着自己也慰藉着古往今來所有的失意之人。和高尚、一統、專制的上層文化相比,精英文化活潑清雅,關心着人的情感、成長和命運,是中華文化所有組成部分中最偉大的瑰寶,最值得我們珍視和驕傲。

下層文化存在於鄉村田野,寄居於城市閭巷,是底層民眾創造的。它不高雅不玄妙,而且粗俗活潑,都是荷鋤耕田、引車賣漿者自己創造的民風民俗和崇奉鬼神,但它們吸納了上層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精華,卻又無視上等人和下等人的差異,舒展着鄉野之人和市井之人的精神,表述着它們的信仰和渴求,雖壓抑、靜穆,卻充滿着持久的活力。但是很久以來,我們對下層文化視而不見,熟視無睹,我們對生於鄉村死於鄉村的祖輩們的精神文化與信仰世界一點也不了解,而且也從來不想去了解。不但不去了解,而且在受教育的整個過程中,一直是按照書本上的說教去批判它們。我們跟那些偉大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們站在一起,鄙視着生我們、養我們、供我們上學讀書的父親母親們的文化,並且一直把他們的文化看做迷信,罵他們愚昧無知,罵他們封建迷信。但這些卻是他們祖祖輩輩為人處世久久相傳的精神支柱和堅韌信仰。我們為什麼瞧不起他們的信仰和文化呢?我們為什麼在骨子裡有時也信仰他們的文化,卻在表面上鄙視他們的文化呢?讀着先生這些真誠樸實卻又充滿人間溫情的文字,讀着先生對這些鄉野閭巷童年往事的精細梳理,我越發陷入久久而且深深的思考之中……

從古至今,上層文化一直誕生於宮廷和官衙,是絕對意義上的統治文化,只希望廣大民眾耳朵和手足親切配合,卻不大願意接受廣大民眾的自主創治。一直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加之,自鴉片戰爭以來,不斷地有中國文化的精英們對於中國本土文化的有效性和正當性提出質疑。到了民國時期,這種質疑愈演愈烈,不斷地被打倒和拋棄。精英們義無反顧地要用西方的「科學」和「民主」來統治民眾的精神世界。這一切思想的慣性由來已久,導致我們對祖先父輩們的下層文化不屑一顧,熟視無睹。但它們卻深深地紮根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繼續着它的精神力量和信仰支撐,讓我們沐浴着它的溫情陽光,享用着它久遠的文化智慧。而我們還自命清高,甚至嘲笑諷刺。這一切,難道不值得我們深刻反省嗎?

3

先生的童年舊事活潑有趣。當然,他那時與自己的子女、孫輩們的成長環境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卻同樣是令我們深思的。「現代化」和「現代性」的同化力與改造力是強大無比的。它總是以速度、正規、科學的名義擠壓掉了生命的情感與生活的多樣性,把人鍛造成社會標準的器件。等你到了「不惑之年」了,「知天命」了,才明白這一切了。這大概就是現在我們的教育最大的致命點。教育沒有使我們的後代成為活生生的人,卻成為死板的器件和慵散而客氣的生命。這也是先生通過他的樸素文字來告訴我們,並且警誡我們的。

先生對自己那些先輩追憶的文字,都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情實感。先生敘寫與師母一起生活與奮鬥的文字,還有那些工作中活潑的教學經驗和培養子女的心得體會,都是至誠至真的,都是對我們有啟發意義的。儘管書稿中的每篇文章,無論敘事、描寫,還是形容概括,都很樸素簡易,有則話長,無則話短。有些篇章十分短小,不過幾百字,並且內容單一,或者散漫。然而,奇怪的是這些不甚完整的片片文字,讀起來卻是行雲流水,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可從容瀏覽,可駐足近觀,絕不缺少整體感。只有在這種時候,我才能體會出先生寫這些文章的用意。先生不是為了出書而寫書的。他只是想讓我們以及後代能從他這些有生命體溫和人生感悟的文字中得到溫暖,得到智慧,得到經驗和力量。他是用心在寫這些文字的。所以,先生的這些文章不是靠語言的優美和修辭的精緻去打動我們的,而是靠真情實感和對我們及後代的摯愛來打動我們的。

樸素的東西,往往有一種動人的力量。而且,樸素從古至今都是中國人最為推崇的文化價值之一。無論作為道德追求和精神境界,還是生活方式和寫作手法,樸素都是一種為人類所敬重的品質。尤其在現在的社會,更顯得稀缺而可貴。樸素作為文化品質正在絕跡,四處流淌無處不在的是時尚的包裝、華麗的倩影。消費主義的大洪水氣勢迅猛地淹沒了整個人類的一切,讓歷史上一切有過的價值,包括道德和人品,都只能化為在消費的污水中隨生隨滅的泡沫。而在這泡沫里上下沉浮的都只能是些外表看起來時尚華麗的平庸和低俗。先生正是用他的這些簡約樸素的文章,提醒我們曾經有過那麼樸素美好的人情和道德,有過那麼樸素美好生活和趣事。這也許才是先生寫這本書的最重要的意義

4

孔子當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英。但他老人家在四處流浪,奔波了大半輩子後,進入「五十知天命」之後,他那一以貫之的固執、事事以周禮為準繩的耿直性格,才漸漸變得柔軟了。到他老人家聽說「西狩獲麟」時,他的內心世界更為柔軟了。他老人家終於從精英文化中走出來,接受下層文化了。在他以後的晚年生涯里,寫作《春秋》、整理文獻,彈琴作樂,教誨弟子和偶爾遊山玩水之外,剩下不多的時間與精力,差不多都花在了感嘆與沉思之中了。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堯月》),孔子還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論語·季氏》)

天命不是迷信,天命是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在內的神秘存在。這些都是先我們而存在的,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不以我們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的東西。比如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生在中國,生而為人,這都是天命,比如我們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有這樣的父母親、兄弟姐妹,以致還有這樣的兒孫後代,這也都是天命。這一切都是我們必須無條件接受的,接受了之後,還必須進行窮通和奮鬥,擔當起這些命中註定的一切相應的磨難、挫折和責任。然後順應這些既定的條件、背景和憑藉,趁勢而為,百折不撓地向着命定的方向前行,義無反顧地去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這些都是那些我們以前不去理解、不屑一顧的下層文化告訴我們的。我們的祖輩先人、父母大人都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認知天命,是仁;敬畏天命,是禮;履行天命,是義;接過父母傳承下來的生命,積極努力去實現自己的歷史使命,這是真正的孝。所以,孟子才說:「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這一切,也都是我讀先生書稿得到的最重要的生命感悟。

感謝先生用溫暖的情懷,寫就了這部溫暖人心的《情懷》。[1]

作者簡介

馬明高,山西省孝義市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