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漸入佳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漸入佳境【iàn rù jiā jìng】比喻境況逐漸進展至美好的境界。#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後亦用「漸入佳境」比喻興味漸濃。

  • 【近義詞】:佳境漸入、漸至佳境
  •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狀語;表示向好的方面發展
  • 【謁後語】:謎語-逐步走向美好的前程

解釋

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從上到下,越吃越甜。後比喻境況逐漸好轉或興趣逐漸濃厚。

出處

《晉書·文苑傳·顧愷之》:「愷之每食甘蔗,恆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漸入佳境。』」

例子

行過了許多亭閣,真是個~。(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八十二回)

成語故事

東晉晉陵無錫人顧愷之(約346-407年),字長康,小字虎頭。顧愷之學問淵博,很有才氣,曾經給桓溫、殷仲堪等人做過參軍之類的官。他尤其擅長繪畫,當時的名家如謝安等人都非常器重他。顧愷之性格怪異,與常人不同,人們都稱他有三絕,即才絕、畫絕、痴絕,表現了浪漫才子的豪放不羈。

傳說他喜歡吃甘蔗,但是與常人不一樣,嚼食甘蔗時,與一般人先吃主幹後吃末稍不一樣,總是自末稍吃到主幹再往下直至根部。有人對他的這種吃甘蔗法感到很好奇,他則回答說:「漸入佳境。」。[1]

造句

公司的營運漸入佳境,老闆打算擴大投資。

典源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顧長康1>噉2>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

(1) 顧長康:顧愷之(公元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2) 噉:音ㄉㄢˋ,同「啖」,吃。〔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

典故說明

「漸入佳境」原作「漸至佳境」。因為甘蔗愈接近根部吃起來愈甜,所以顧愷之每次吃甘蔗時,都從甘蔗梢部開始吃起。別人問他是什麼緣故,他回答說:「由味道淡的部位往味道甜的部位吃,感覺像是逐漸進至美好的境界。」後來「漸入佳境」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境況逐漸進展至美好的境界。亦用來比喻興味漸濃。[2]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