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位於海南島西南部的樂東縣和東方市交界處的尖峰嶺林區,地理位置為北緯18o44′18″,東經108o52′02″;研究區域範圍為北緯18o36′~18o52′,東經108o48′ ~109o05′;區域總面積約600 km2。
機構簡介
尖峰嶺是我國熱帶森林的典型代表,也是熱帶亞洲雨林區的北緣類型,具有複雜而特殊的雨林結構,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點地區之一。尖峰嶺站1986年建站,1999年獲科技部批准成為國家級野外台站。作為我國最南端、最為典型的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生態監測和研究平台,生態站採用一站多點布局,主要開展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變化的數據採集和監測研究工作,探索並揭示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組成、結構、功能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與適應機理。尖峰嶺站始終堅持以服務於國家、行業、地方各級政府與相關主管部門、林業基層單位等決策需求為宗旨,實事求是,紮實積累熱帶森林研究與監測數據,不懈追求和探索熱帶森林生態學變化規律,緊跟熱帶森林生態學研究國際前沿熱點,做好熱帶森林生態數據的收集保存以及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監測研究工作,為我國熱帶森林生態學研究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同時結合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開展熱帶天然林生態效益監測,為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和環境問題治理提供基礎數據和決策依據。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生態理念。生態站主要開展熱帶森林生物多樣性變化動態及其維持機制研究、熱帶森林碳匯動態與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熱帶森林水文生態功能和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等四個主要方面的監測研究。探索並揭示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與適應機理,並利用科學監測數據和研究結果支撐和服務地方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1]。
生態站配有多通道土壤通量監測系統(LI-8150)1套、OPEC通量監測系統1套、林內氣候梯度觀測系統3套、地面氣象觀測系統5套,另有野外監測實施森林集水區測流堰4處、植被固定樣地監測系統約80 hm2。配有儀器設備200台/套,價值800萬元。生態站依託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共計43餘項,項目經費約1530.0萬元。近5年發表論文約80多篇,其中SCI約 30餘篇,出版2專着,獲梁希二等獎2項。
科研人員
生態站目前共有研究和管理人員30多人,其中科研與技術人員18人、行政管理人員8人、合作單位技術人員4人,高級職稱[2]人員12人,博士學歷8人。另外客座科研人員36人、長期聘任人員6人、在站研究生8人。現有研究人員專業涵蓋森林生態學、植物學、土壤及微生物、森林氣象等。依託生態站的研究成果,生態站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國家林業局2012年度「全國林業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1人次獲「全國林業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1人次獲「中國林科院傑出青年」稱號、1人次獲「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個人」稱號。近年來,生態站共組織「CTFS國際大樣地數據分析培訓」研討會、「森林植被恢復過程中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學過程變化」國際學術會議、「生態站野外監測技術培訓」、「尖峰生態講壇」等全國性學術會議12次。組織重要出訪20團次,派出專家出國10人次,接待來訪1000人次,促進了與國內外知名科研教學單位熱帶森林生態學研究領域相關的合作交流。
尖峰嶺站是集區域生態系統定位觀測、森林生態系統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研究、森林生態學人才培養等功能為一體的野外開放研究站。
參考文獻
- ↑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你不可不知的知識點 ,搜狐,2019-04-09
- ↑ 高級職稱是指哪些職稱?與其他職稱相比,高級職稱有什麼特點和要求?,搜狐,20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