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洱源縣是雲南省大理州下轄的縣之一,它位於大理市北,洱海之源。國土面積2875平方公里,是漢、白、彝、回、傣、傈僳等24個民族雜居、以白族為主的少數民族縣,1999年末總人口32.04萬人。洱源因自然資源豐富,被人們讚譽為「魚米之鄉」、「梅子之鄉」、「乳牛之鄉」、「溫泉之鄉」、「蘭花之鄉」「高原水鄉」「嗩吶之鄉」。 [1]
2018年9月29日,洱源縣經雲南省委、省政府研究,批准退出貧困縣。
2020中國夏季休閒百佳縣市。
中文名稱: 洱源縣
外文名稱: ErYuan County
行政區類別: 縣
所屬地區: 中國雲南省大理州
下轄地區: 6鎮鄧川、右所、茈碧湖、三營、喬後、鳳羽。3鄉煉鐵、西山、牛街
政府駐地: 茈碧湖鎮
電話區號: 0872
郵政區碼: 671200
地理位置: 大理北部
面 積: 2875平方公里
人 口: 275844人(2006年)
方 言: 白族話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類型
行政代碼: 532930
行政區劃
2010年,洱源縣設6鎮3鄉,下轄88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茈碧湖鎮13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鄧川鎮4個村委會,喬後鎮11個村委會,三營鎮10個村委會,右所鎮14個村委會,鳳羽鎮9個村委會;牛街鄉11個村委會,煉鐵鄉11個村委會,西山鄉5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
洱源,是高原明珠洱海的發源地,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東與鶴慶縣相連,南與大理市、漾濞縣接壤,西與雲龍縣分疆,北與劍川縣毗鄰。洱源縣總面積2614平方千米,國道214線、省道平甸公路縱貫縣境。縣城駐茈碧湖鎮,海拔2060米,距省會昆明公路里程389千米,距州府下關公路里程69千米。
氣候
洱源縣屬北亞熱帶高原氣候類型,乾濕季節分明,光照充足,「四序恆溫」,溫暖宜人,境內立體氣候和區域性小氣候特徵明顯。「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在境內是常見的氣候現象,氣溫和降雨量一般隨海拔高度分布差異很大,一般情況氣溫隨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隨海拔高度增高而增多。平均氣溫隨海拔增高遞減率為0.63°C/100米左右。洱源壩區(溫涼層)年平均氣溫13.9℃,多年平均降水732毫米,年日照2061~2439小時。有300天左右平均氣溫在10~30℃之間。
水文
縣境內江河溪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黑潓江水系屬瀾滄江流域支流,入河支流41條,293千米,山溪227條,417千米;氵彌苴河水系亦屬瀾滄江流域支流,入河支流51條,327千米,山溪149條,232千米,平均徑流量4.8億立方米,占洱海平均徑量的59%,是注入洱海的主要水源。每平方千米平均產水量42萬立方米,地表水年降水總量3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徑流12億立方米,過境流水9億立方米,共計21億立方米,水資源豐富、水量充沛。洱源縣水能理論蘊藏量20.7萬千瓦,至2010年水電裝機40300千瓦,尚有很大潛力可供開發。
地形
洱源縣地處橫斷山脈與雲貴高原交界地帶,境內山嶺縱橫,層巒疊嶂,湖泊棋布,河流如織,盆地、河谷錯落其間。東部馬鞍山、中部羅坪山、西部西羅坪山3支主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縣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河流湖泊隨山勢分為兩大水系,東部是氵彌苴河水系,西部為黑潓江水系,均歸屬瀾滄江流域。海西海、茈碧湖、綠玉池、東湖、西湖秀媲瑤池,散落縣境東部,分別經氵彌苴河、永安江、羅時江南注洱海。東部多有盆地,由北至南分布有牛街、三營、茈碧湖、鳳羽、右所、鄧川等6個壩區鎮鄉;西部是高山峽谷,分布有喬後、西山、煉鐵3個山區、半山區鄉鎮。東北部南無山為境內最高點,海拔3958.4米;西部黑潓江南出縣境處的烏梢箐口為最低點,海拔1645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洱源素有「高原水鄉」之稱,水資源極為豐富。彌苴河水系多年平均徑流量4.82億立方米,占洱海多年平均徑流量8.13億立方米的60%,洱源因之被稱之為洱海之源。黑潓江水系多年平均徑流量6.38億立方米,幹流最大洪水達每秒1120立方米,境內落差達375米,平均坡降6.4%,極具水電開發價值。洱源縣水能理論蘊藏量20.7萬千瓦,至2010年水電裝機40300千瓦,尚有很大潛力可供開發。
生物資源
洱源野生動植物資源多樣性特點突出。境內高山、亞高山與河谷、盆地相間,具備亞熱帶至高山寒溫帶的各種自然環境。現存蕨類以上高等植物700多種,種子植物的15個地理成分齊全,有國家級珍稀瀕危植物11種(一類1種,二類10種)。在主要森林植被類型中,針葉林地域分布最廣。常見樹種分屬43科、95屬、249種。鳥類有上百種。羅坪山至點蒼山一線及西部廣大山區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其中久負盛名的鳥吊山,候鳥南遷時節百鳥翔集,蔚為壯觀。境內有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22種,其中一類的有金錢豹和黑鹿兩種。中草藥材品種多、蘊藏量大,植物類達860種,動物類也有10餘種。花卉資源中,蘭科植物約有16屬、120種。
視頻
洱源縣 三年攻堅戰貧困 合力摘除「貧困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