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泉回族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洪水泉回族鄉位於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西南部洪水泉山樑,屬黃土丘陵區,北鄰小峽鎮,南靠石灰窯鄉,東接三合鎮,西與湟中區田家寨鎮接壤。[1]
中文名稱: 洪水泉回族鄉
外文名稱: Hongshuiquan Hui Autonomous Township
行政區類別: 民族鄉
所屬地區: 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
下轄地區: 15個村委會
電話區號: 0972
郵政區碼: 810600
地理位置: 平安區西南部
面 積: 74.1平方公里
人 口: 7733人
車牌代碼: 青B
海 拔: 2600—3163米
基本概況
距縣府駐地27千米。海拔2600—3163米,其中耕地65000畝,均為淺山旱地。
歷史沿革
1949年沿舊制設洪水泉鄉,1958年併入紅星公社(後改三合公社),1960年劃歸西寧市,1961年分設洪水泉公社,1962年復歸湟中縣。1978年劃歸平安縣,1984年,改設洪水泉鄉,同年改設洪水泉回族鄉。
洪水泉回族鄉轄硝水泉、槽子、米子灣、井爾溝、黃鼠灣、永安、洪水泉、溝灘、韭菜溝、北嶺、阿吉營、沙義嶺、永固、馬圈、拉樹嶺15個村委會。43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共有1508戶7733人(常住戶1173戶,5745人),其中少數民族2580人,約占總人口的33%。勞動力總人數3810人,其中剩餘勞動力2300人。
基本情況
全鄉共有黨支部17個,其中機關黨支部1個,學區黨支部1個,農村黨支部15個。黨員446人,其中農民黨員408人,女黨員82名,35歲以下92人,35-60歲264人,60歲以上90人。鄉政府及各中心、站所工作人員共31人,其中鄉政府13人,各站所共18人。
農業生產
農作物以小麥、豌豆、青稞、馬鈴薯、油菜為主。2006年全鄉實現國民生產總值2630萬元,人均收入1945元。
調整產業結構
近幾年來,洪水泉回族鄉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引導農民走出去實現脫貧致富。2007年全鄉播種面積64000畝,特色優勢作物面積達42700畝,其中油籽種植面積12000畝,洋芋9500畝,飼草11000畝,胡麻4500畝,豌豆4300畝,蠶豆1400畝。畜牧業生產向產業化、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2006年全鄉畜牧業人均純收入為645元,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同時,我鄉積極發揮退耕還林(草)的效益來增加農民的收入,到目前,我鄉共完成退耕還林(草)1.85萬畝,主要營造榆樹、山杏、沙棘、檸條等抗旱樹種和紫花苜蓿等優良牧草。目前,退耕還林(草)補助和種植的牧草已成為退耕區農民解決口糧和發展農區畜牧業的主要來源。我鄉人均退耕2.4畝,人均增收384元,特別是位於洪水泉鄉退耕還林示範點周邊的槽子、硝水泉村兩村共退耕地6280畝,人均6.2畝,人均收入達992元(僅補助糧和補助款兩項),顯現出了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