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畔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河畔鎮隸屬於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位於會寧縣北部,是古絲綢之路重鎮,全國重點鎮。東與白草塬鎮、草灘鄉接壤,南靠甘溝驛鎮、四房吳鎮,西南與漢岔鎮接壤,西北與頭寨鎮接壤,北靠郭城驛鎮,河畔距會寧縣城、靖遠縣城均為60公里,距蘭州市直線距離100公里。國道247線和縣道河劉公路、河蒿公路、河土公路在此交匯,輻射周邊十幾個鄉鎮,交通優勢突出。黃河一級支流祖厲河與苦水河在此交匯。該鎮總面積243.4平方千米,總人口30058人(2017)。[1]

2018年9月,河畔鎮入選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名單。

中文名稱: 河畔鎮

外文名稱: Hepan Town

別 名: 宋家河畔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

下轄地區: 河畔、中灘、兩迎水、馮家堡、車家川、李家塬、任岔、半岔

政府駐地: 宋家河畔

電話區號: 0943

郵政區碼: 730722

地理位置: 甘肅中部,蘭州市正東直線距離100km

面 積: 243.4平方千米

人 口: 30058人(2017)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氣候

著名景點: 紅園紀念館、河橋山

機 場: 最近蘭州中川機場

火車站: 最近定西站、定西北站、蘭州站、蘭州西站

車牌代碼: 甘D

基本情況

河畔鎮位於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北部,古絲綢之路重鎮,東與白草塬鎮、草灘鄉接壤,南靠甘溝驛鎮、四房吳鎮,西南與漢岔鎮接壤,西北與頭寨鎮接壤,北靠郭城驛鎮,河畔距會寧縣城、靖遠縣城均為60公里,距蘭州市直線距離100公里。國道247線和縣道河劉公路、河蒿公路、河土公路在此交匯,輻射周邊十幾個鄉鎮,尤其河劉公路為會寧東部白塬、草灘等六鄉鎮十多萬人東進西出的必經之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職能明顯,交通優勢突出。河畔鎮屬靖(遠)會(寧)灌區(即黃河水引渠灌溉區域),境內河流有祖歷河和苦水河,兩河交匯於兩迎水村。鎮域總面積243.4平方千米,總人口30058人(2017)。全鎮國民生產總值7321萬元,鎮內農民人均純收入2200元,鎮內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從業人員達到1500多人。

河畔鎮下轄河畔村、中灘村、兩迎水村、馮家堡村、車川村、李家塬村、任岔村、半岔村8個行政村和古鎮社區1個社區,共78個村民小組和3個居民小組,農村住戶4762戶23591人,其中水川區村5個41個村民小組,13433人;旱山區村3個,35個村民小組,10148人,鎮區人口10000餘人,市屬高中會寧縣第三中學有學生4000餘人,其他各學校有學生2000人左右。

河畔鎮區建設主要包括商貿一條街和羊產業綜合開發一條街兩大區域。已完成總投資6000多萬元,完成總建築面積52000多平方米,鎮區大環境綠化總面積達到2.3萬畝,完成了主街道硬化、綠化、給排水管道、農貿綜合市場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羊市場和蔬菜批發市場已初具規模。 會寧縣第二人民醫院為會寧北部最大的醫院,設備齊全、技術先進,教育衛生機構設施具全縣鄉鎮之首。白銀市唯一一所設在農村的普通高中會寧縣第三中學就坐落在河畔鎮,已有60年的辦學歷史,基礎教育體系健全,有鎮屬獨立中學、小學、幼兒園等學校36所,鎮區內有水利、農機、金融、工商、稅務、糧食、建築、加工、運輸等企事業單位40多家,有個體工商戶300多家,商貿信息靈通,中國電信、移動、聯通、及互連網全部有業務開通。

歷史沿革

河畔地處古絲綢之路,從祖厲境內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牛門洞文化遺址可以看出,在兩千多年以前,祖厲境內曾多次設州置縣,築城立塞。

大明太祖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公元1398年)始有大規模移民到河畔,當時立陝西靖虜衛(今靖遠縣)。大清時期河畔前後變革為靖遠衛的所及靖遠道的衛。聖祖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改靖遠衛為靖遠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開始舉眾集議,籌建大堡子、城牆,民國十六年(1927年)修築完工,在此期間,邑人逐漸移到城內外居住。

1949年9月河畔由靖遠管轄劃歸會寧,屬第五區,區公署設在河畔。

1952年土地改革結束後,會寧縣劃分9個區,區分署改為區公所,河畔屬第九區,區公所設在河畔。

1953年後半年會寧縣劃分為13個區,河畔屬第十一區,區公所設以河畔。

1955年後半年,全縣合併成9區,區名改為地名稱謂,河畔屬郭城區。

1961年6月,全縣劃分為36個公社,成立河畔公社。政府駐宋家河畔。

1983年7月15日恢復鄉建制,全縣32個公社改名為鄉。

2001年9月撤銷河畔鄉,設立河畔鎮。

2014年7月,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公布全國重點鎮名單的通知》中公布,河畔鎮與會寧縣會師鎮、郭城驛鎮一同升級為全國重點鎮。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全鎮地貌總體可分三種。一是尚存黃土高原地貌的殘塬李家塬;二是黃土丘陵地貌的鐵木山樑、沿串子梁的一部分;三是祖厲河流域的河谷二級階地。川、塬、梁並存。

鎮區屬黃土高原山間水川地,黃灌渠以東的整體地勢是南北高,中部略低;東高西低;黃灌渠以西的整體地勢是南高北低,東高西低。

氣象資料:河畔鎮海拔高度1500-2000m,境內韓家山為屈吳山之脈。年均降雨量312.8mm,年平均氣溫8.7℃,最高氣溫37.5℃,最低氣溫-29.4℃,無霜期170-173天,日照充足,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屬半乾旱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是乾旱,還有冰雹、霜凍、春季低溫等自然災害,春秋兩季有大風揚沙等沙塵天氣。

地質資料:鎮內淺層地下水質苦咸,礦物成分複雜,不能飲用,地表屬洪積亞粘土,下部系沖積物。地下水出露主要為祖厲河水系地表徑流,水位深約在一級階地下20米左右,水質苦咸,儲量不大。地基土主要為濕陷性黃土,承載力fK=120~180kpa。

根據《中國地震基本烈度區劃》,鎮區內各種建築物、構築物按8度設防。尚未發現該地有地下礦藏;參照《會寧縣災後重建河畔初級中學學生宿舍樓岩土工程勘察報告(詳細勘察)》,場地地貌處於祖歷河西側II級階地,地形平坦,在工程控制的深度範圍內,該場地地基土層為第四系全新統地層,主要由人工改造形成的雜填土及沖洪積成因的黃土狀粉土、卵石組成,所有探點均未遇見有地下水,由地表至深部分述如下:

雜填土①(Q4):灰褐色~灰黑色,主要由粉土、砂土、粘土及少量碎石等組成,局部見有較多植物根系,稍濕,可塑。層厚0.4~0.8m。

黃土狀粉土②(Q4):灰褐色~褐黃色,見有少量鈣質斑點或條紋及植物根系,局部10.0m以下見有較多的粘土細條紋,大孔結構,切面較粗糙,無光澤反應,搖振反應較迅速,干強度及韌性均較低,稍濕,可塑。層厚22.8~23.3m。

卵石③(Q4):青灰色,粒徑一般為20~50mm的約占60~70%,粒徑大於60mm的約占15~25%,其餘為粗砂、礫砂充填,局部地段夾有10~20cm的粗砂層。顆粒形狀為亞圓~圓狀,成分以火成岩、變質岩為主,中密,稍濕。本次揭露厚度大於5.0m,未見底。

水文資料:境內河流有祖歷河和土木峴河,兩河交匯於兩迎水村,流域面積約為240平方公里。

黃河一級支流祖厲河,由南向北流經會寧全境,距靖遠縣城3KM處匯入黃河,總長220Km,多年平均流量4.23M^3/s,平均徑流量1.36億m^3,20年一遇洪峰流量1105m^3/s,50年一遇洪峰流量1746m^3/s,100年一遇洪峰流量2275m^3/s,河水渾濁,泥沙含量大。

苦水河又名土木峴河,發源於寧夏月亮山西麓,總長61公里,總積流面積1703平方公里,縣境外498.62平方公里,境內1204.3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915萬立方米,其中自產水量1120萬立方米,20年一遇洪峰流量785m3/s,50年一遇洪峰流量1061m^3/s。

視頻

好看的印記:過年回家,逛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河畔鎮集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