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汪禧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汪禧成(1896-1976),字孟賀,別號道中。出生於江蘇無錫。畢業於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今上海交通大學)土木科,後獲得美國康乃爾大學碩士學位。回國後曾歷任滇緬鐵路督辦公署行車效率工程處長、總工程師。鐵道部電務局專家,兼唐山工學院電機系主任。哈爾濱鐵道學院教授。北京鐵道學院(今北方交通大學)教授,電信系主任。北京市政協第二、三、四屆委員。


30歲留學日本明治大學,參加辛亥革命,任孫中山臨時總統府秘書,北京交通部路政司調查科長。汪禧成自幼聰穎,1909年無錫俟實小學畢業,1911年常州中學畢業,1918年上海工業專門學校(現上海交大)土木科畢業,被公派留美。 1921年7月以《鐵道行車控制的研究》論文獲得康乃爾大學碩士學位,堅定了他終身從事鐵道號誌與行車及站場相結合,以提高行車效率的志願。為取得實踐的驗證,他又在美國雷定鐵路新澤西實習電氣集中及自動閉塞工程6個月,於1922年1月返國。在美學習4年,養成了他從實踐出發,追求先進技術,熱情工作,善於利用數學理論進行定量分析的能力。 1943年3月重慶國民政府交通部成立鐵路技術標準委員會,汪任委員兼主任秘書、訊號處總工程師、處長,籌劃驅逐日軍後各線鐵路號誌5年復興規劃,同時兼中央大學的特約教授,講授鐵道號誌工程。汪禧成對學生說:「搞好鐵道號誌設計,首先要從便利運輸出發,搞好站場軌道布置,即根據目前運量設置軌道,預留將來發展餘地,主要是隔離高速行車與低速調車活動,然後控制制動距離與平均化區間行車時間,簡化各種運量的沿線軌道布置,注意標準化,以提高行車效率」。他進一步闡明了行車效率工程的條件和要求。

研究領域

中國鐵道信號事業的開拓者 汪禧成,鐵道信號工程專家,教育家,我國鐵道信號事業的開拓者。他最早提倡運、機、工、電設備合理配置,以提高行車效率。首先指導雙線機電聯鎖閉塞工程。組織創建新中國鐵路第一個進路式繼電集中聯鎖工程-粵漢線衡陽站,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1]


參考資料

  1. 汪禧成網上紀念館. [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