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旅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畢節旅遊 |
中文名稱:畢節旅遊 地理位置:四川、雲南和貴州的交匯之處 氣候類型: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占地面積:4733公頃 |
畢節,位於四川省、雲南省和貴州市的交匯之處,是貴州省西北部的大門。畢節境內風光秀麗、山谷幽靜、山清水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每年吸引大批遊人前往。畢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如東壁朝霞、雙峰脫穎、龍潭夜月、翠屏旭日、五龍翡翠、靈峰仙境等景點都是遊人的必經之地。當然畢節旅遊最值得一去的景點就是有"地下天宮"美譽的織金洞,還有這裡的大方九洞天,都令人嘆為觀止。納雍總溪河風光也是畢節旅遊的好去處,這裡的古野奇曲,有烏江第一漂的稱號。赫章韭菜坪有貴州脊樑之稱。登上大韭菜坪峰頂,頭頂藍天,放眼望去,起伏的山丘上數萬畝野韭菜花競相開放,漫山遍野的紫色球狀韭菜花,點綴在萬畝綠色草葉之間, 燦爛,遼遠,讓人心曠神怡。暢遊花間,野韭菜花的芳香撲面而來,令遊人留連忘返,陶醉其間。畢節的威寧草海更是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稱,以及國家5A級風景區"百里杜鵑"風景區。此外,畢節是個多民族的地區,因此這裡的民族禮俗也成了畢節旅遊的一大亮點。苗家的牛角酒,回族的道"色蘭",彝族的迎親都別具特色。
畢節名副其實的清涼世界,不論盛夏多麼炎熱,全市平均氣溫僅為22°c,近年來,每到盛夏時節,都吸引了無數的國內外遊客。 [1]
公園概況
赫章國家級森林公園赫章國家森林公園於2004年12月由國家林業局批准建立,位於貴州省西部的赫章縣境內,由相距縣城平均20公里的水塘林場和平山林場兩個林地景區組成,總面積4733公頃,其中,平山景區面積333
主要景點
百里杜鵑
百里杜鵑風景區位於貴州省畢節市大方、黔西縣交界處,因整個天然杜鵑林帶寬1~3千米,綿延50餘千米,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而得名。百里杜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有"地球的彩帶、世界的花園"的美稱。
百里杜鵑風景區內,馬纓杜鵑、露珠杜鵑、銹葉杜鵑、水紅杜鵑、繁花杜鵑、美麗杜鵑、紫花杜鵑...奼紫嫣紅、爭香奪艷,方圓250平方公里的這一片土地上宛如一個天造神設的具大花盆,點綴着群山起伏的貴州高原,也孕育了一方純潔的民風民情。
是到貴州旅遊的必去之地!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赫章韭菜坪
韭菜坪位於貴州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與畢節地區赫章縣珠市鄉交界處(鐘山區大灣鎮海戛村),距縣城50公里。山上長有野韭菜,山脊和側坡上呈現一處處緩平地帶,故得此名。主峰距中心城西北約90公里,海拔2900.3米,為貴州省最高峰,素有"貴州屋脊"之稱。韭菜坪梁子呈西北東南走向,南坡緩長,北坡陡短。梁子嶺脈亘於群峰之上,為四周群峰簇擁,峰上有峰,嶺外有嶺。梁子嶺脈綿延,山體宏大,嶺高峻而不陡險。只少部地段石化呈喀斯特地貌。大部為草山,草地鋪茵似毯,間有箭竹和灌叢,牧群如雲,雲雀凌空彈翅蜿歌。靠主峰東西兩側,有兩座次高峰,從兩邊將主峰托起,好似擎天巨人之雙肩。梁子東西兩頭之南北兩側,嶺脈呈對稱四伸,廷展出四片小山群,峰群林立聳翠,從而將主峰襯映更加挺拔雄偉,可謂"山海之上聳巨峰,巨嶺脊上挺危峰"。一峰高踞千嶺萬山之上,而成"山國"貴州之"山王",從而更顯高朗、開闊和壯美。
威寧草海
草海是貴州高原上面積最大淡水湖泊,水面面積達到三千公頃,湖區水質良好,魚蝦眾多,生物資源豐富,威寧草海自然保護區位於貴州省威寧彝族苗族回族自治縣境內,面積1.2萬公頃,1985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黑頸鶴及高原濕地生態系。
織金洞
這織金洞可不得了!織金洞風景名勝區以織金洞為主體,包括織金洞景區、織金古城區、洪家渡高原平湖景區、裸結河景區,總面積 307平方公里,是1988年國務院審定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織金洞原名打雞洞,位於織金縣城東北 23 公里處的官寨鄉,距省城貴陽 120公里。它是一個多層次、多類型的溶洞, 洞長6.6公里,最寬處175米,相對高差150多米 ,全洞容積達 500萬立方米,空間寬闊,有上、中、下三層,洞內有40多種岩溶堆積物,顯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態類別。根據不同的景觀 和特點,分為迎賓廳、講經堂、雪香宮、壽星宮、廣寒宮、靈霄殿、十萬大山、塔林洞、金鼠宮、望山湖、水鄉澤國等景區,有47個廳堂、150多個景點。最大的洞廳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每座廳堂都有琳琅滿目的鐘乳石,大的有數十丈,小的如嫩竹筍,千姿百態。還有玲瓏剔透、潔如冰花的捲曲石。霸王盔、玉玲瓏、雙魚赴廣寒、水母石、碧眼金鼠等景觀,形態逼真,五彩繽紛。特別是那高17米的「銀雨樹」,挺拔秀麗,亭亭玉立於白玉盤中,人人讚嘆。織金洞不僅有很高的旅遊、美學價值,而且對於研究中國的古地理、古氣象學等都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據2020年一季度GDP數據顯示,畢節有着408.42億元的GDP總量,排名貴州省內前三名。
視頻
《畢節旅遊介紹! 》
參考資料
- ↑ 貴州畢節旅遊景點一覽 新浪網,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