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市文筆山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畢節市文筆山教堂位於畢節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區的七星關區文筆山腳下。它與中國紅軍有着深刻的歷史淵源,其前身曾被命名為「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
簡介
貴州民族報介紹,教堂前身為畢節縣百花山基督教福音堂(內地會)、中山路基督教堂(安息日會)。1936年,紅軍二、六軍團長征時,賀龍、蕭克、王震等曾在這裡組織川滇黔地區革命活動。1953年起被占用,1982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紀念紅軍長征50周年,百花山福音堂被命名為「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中山路基督教堂被命名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政治部舊址」,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1989-1995年,省、地兩級落實宗教房產,財政先後3次撥款在城關文筆山下另建基督教禮拜堂。教堂、附屬設施和院壩面積共1778㎡左右,建築面積約1217㎡;其中教堂面積887㎡,教牧宿舍300㎡,廁所30㎡。新堂於1992年12月25日落成。現有長老1人、傳道2人,信徒約500人。
在和諧教堂創建期間,該堂制訂了內部相關管理制度;在教堂年久失修連年漏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教務組組織全體信徒捐款,於2013年維修了教堂樓頂平面4座正方形尖塔,並改造了廁所,重修教堂前、後大鐵門。
教堂的產生
在基督教被正式承認之前,任何公開的祈禱和傳教活動都是不可能的。於是,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和活動都是採取名副其實的「地下活動」。在秘密開挖的地道內,安放一張特製的長桌作為會議之用。地道的兩側壁上,挖出一個個的穴龕,裡面刻畫着粗拙的聖像作為信徒們膜拜的對象。由於怕教外的敵視者發現,這些聖像和聖經故事都採用象徵的手法。如陽光代表上帝,鴿子橄欖枝代表和平、幸福;牧童象徵耶穌,一群羔羊象徵人民,並以此代表耶穌愛人民;一個孩子在洗澡象徵皈依基督教的新教徒正在舉行洗禮[1]儀式;這種地下的穴龕盛行於公元1世紀到公元4世紀初葉,是基督教最早的教堂建築形式。
從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著名的「米蘭敕令」[2],使基督教取得了國教地位,在此之後,地下的穴龕活動終止停止了,地面的基督教教堂建築開始出現。
參考文獻
- ↑ 基督教洗禮的意義,新浪博客,2010-05-31
- ↑ 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基督教的新紀元,個人圖書館,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