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欣 |
欣(拼音:xī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
最早見於篆文 。本義是指歡欣、喜悅,後引申指愛戴,又由此引申指賞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欣
拼音; xīn
部首; 欠
五筆; rqwy
倉頡; hlno
鄭碼; pdro
字級; 一級字
平水韻; 平聲十二文
注音; ㄒㄧㄣ
異體字; 俽、惞、欣、忻
總筆畫; 8
四角號碼; 77282
統一碼; 基本區 U+6B23
造字法; 形聲字
結構; 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形聲字。《說文》:"欣,笑喜也。從欠,斤聲。"欣、忻、訴、昕,並當為一字之分化,為同源字,並有喜樂之義。欣字形體最早見於戰國古文字(秦),用法也習見於戰國文獻。沈濤說文古本考:"《史記萬石君傳》:訴訴如也。晉灼日:許慎雲古欣字也。是古本此字有重文訴字,今本奪之,而於言部別出訴字。"桂馥義證:"本書:聽,笑兒(貌) ;訴,喜也。《釋詁》:欣,樂也,或作忻。"清俞樾《群經平議》:"竊疑經文熏熏、欣欣字當互易。
公屍來止欣欣,言公屍之和悅。旨酒熏熏,此熏字乃薰之假借。……旨酒熏熏,言酒香也。"如果此處之欣欣確為喜樂之義,說明欣這個詞在西周時代就有了,但欣這個字未必產生。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笑喜也。從欠斤聲。許斤切
摺疊說文解字注 笑喜也。
言部欣下曰。喜也。義略同。按萬石君傳。僮僕欣欣如也。晉灼雲。欣、許愼曰古欣字。晉所據說文似與今本不同。
從欠。斤聲。
許斤切。十三部。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斤切,音欣。《說文》:笑喜也。《禮·月令》:慶賜遂行,無不欣說。《周語》:事神保民,莫不欣喜。
又欣欣,亦喜貌。《楚辭·九歌》:君欣欣兮樂康。《陶潛·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
亦作欣。《前漢·賈山傳》:天下欣欣,將興堯舜之道。
又作忻。《史記·管晏傳》贊: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又獸有力之名。《爾雅·釋獸》:兔絕有力,欣。牛絕有力,欣犌。
又州名。《廣韻》:本漢陽曲縣地,隋置欣州,因欣口為名。
又姓。見《奇姓通》。
又葉虛言切,音軒。陸雲《贈顧尚書詩》:華英已曜,餘光難延。會淺別速,哀以紹欣。《集韻》或作俽、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