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鋸齒沙參(桔梗科、沙參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鋸齒沙參(桔梗科、沙參屬植物))

為桔梗科沙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沙參的亞種,根胡蘿蔔狀,不分枝,高可達1米,莖生葉互生,無柄亦無毛;花序分枝極短,圓錐花序。花梗很短;花萼無毛,裂片卵狀三角形,花冠寬鍾狀,藍色,藍紫色或紫藍色,花盤短筒狀,花柱比花冠短。蒴果近於球狀。7~8月開花。9月結果

鋸齒沙參〔學名:Adenophora tricuspidata (Fisch. ex Roem. et Schult.)A. DC.〕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鋸齒沙參
  • 拉丁學名:Adenophora tricuspidata (Fisch. ex Roem. et Schult.) A. DC.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 :桔梗目
  • 科 :桔梗科
  • 亞 科:桔梗亞科
  • 屬 :沙參屬
  • 種 :鋸齒沙參
  • 分布區域:產黑龍江(嫩江、伊春、蘿北)、內蒙古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根胡蘿蔔狀,莖單生,少兩支發自一條莖基上,不分枝,高70-100厘米,無毛。莖生葉互生,無柄亦無毛,長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頂端急尖,基部鈍或楔形,邊緣具齒尖向葉頂的鋸齒,長4-8厘米,寬1-2厘米。

花序分枝極短,僅2-3厘米長,具2至數朵花,組成狹窄的圓錐花序。花梗很短;花萼無毛,筒部球狀卵形或球狀倒圓錐形,裂片卵狀三角形,下部寬而重疊,常向側後反疊,頂端漸尖,有兩對長齒;花冠寬鍾狀,藍色,藍紫色或紫藍色,長12-20毫米,裂片卵圓狀三角形,頂端鈍,長為花冠全長的1/3;花盤短筒狀,長1-2毫米,無毛;花柱比花冠短。蒴果近於球狀。

技術栽培

種子繁殖:分春播與冬播,北方春播4月,冬播在1月上凍以前。整地施足基肥,每1h㎡施堆肥或廄肥4500-60000公斤。整地後,作畦寬1米,按行距40厘米開淺溝,把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1-1.5厘米,稍鎮壓,澆水,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春播種子約兩星期後出苗。冬播種子第2年春季出苗。

田間管理: 幼苗出土後要注意除草、鬆土,苗高3厘米左右間苗1次,高10-15厘米時定苗,每隔10-15厘米,留壯苗1棵。為防止倒伏,在生長期間,可結合施肥進行培土壅根。追肥,苗期需勤施薄肥,保持幼苗健壯,以後除每年植枯萎後和出苗前,各追肥1次外,還需在5、7、9月各肥1次,以人畜糞為主,在植株高45厘米時,及時打頂,控制植株高度,減少養分消耗,有利根部生長。

病蟲害防治:病害有根腐病,可用退菌特50%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射。褐斑病可用代森鋅65%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射,蟲害有蚜蟲、地老虎等為害。

採收和儲藏:播種後2-3年採收,秋季挖取根部,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泥土,乘新鮮時用竹片刮去外皮,切片,曬乾。

藥用價值

出處:本品始載於《本經》列為上品。《吳普本草》首先記載沙參之形態,云:三月生如葵,葉青,實白如芥,根大,白如蕪菁 。三月采。《蜀本草》亦謂:花白色,根苦葵根。《綱目》記載較詳,云:沙參處處山原有之。二月生苗,葉如初生小葵葉而團扁不光。八、九月抽莖,高一二尺。莖上之葉則尖長如枸記葉而小,有細齒。秋月葉間開小紫花,長二三分,狀如鈴鐸,五出,白蕊,亦有白花春。並結實,大加冬青實,中有細於。霜後苗枯。

藥材基源:為桔梗科植物沙參及其同屬數種植物的根。

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和蘆頭,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蜜沙參:現行,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後,加入南沙參片中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黃橙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南沙參片100kg用煉蜜25kg。

飲片性狀:沙參為圓形或類圓形厚片,表面黃白色或類白色,有多數不規則裂隙,呈花紋狀。周邊淡棕黃色,皺縮。質輕。無臭,味微甘。蜜沙參形如南沙參片,表面橙黃色或焦黃色,偶見焦斑,味甜。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

歸經: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主陰虛久咳;癆嗽痰血;燥咳痰少;虛熱喉痹;津傷口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15-30g,或入丸、散。

藥用宜忌:風寒咳嗽禁服。

《本草經集注》:惡防己,反藜蘆。

本草經疏》:臟腑無實熱,肺虛寒客之作嗽者,勿服。

臨床應用

騷日老西散(沙參四味散),該品淡白色粉末;味微甘。功能解熱清肺止咳祛痰。用於感冒咳嗽肺熱咳嗽痰中帶血胸脅刺痛。口服,每次5g,每日1-2次,小兒酌減。(《遼寧省藥品標準》1987年)

南沙參浸膏溶液:功能鎮咳祛痰清肺火止咳。用於肺氣虛弱慢性氣管炎,肺氣腫,肺膿瘍,肺結核,咳嗽氣短,午後發熱,咯血等。口服,每次2-10ml,每日2次。(《中藥製劑匯編》)

利咽合劑:該品為淡黃色液體,味苦。該品的相對密度應不低於1.03。功能養陰生津,清熱利咽。用於慢性咽炎。口服,每次20ml,每日2次。(南京市衛生局《醫院製劑規範》) [1]

化學成份

沙參根中分離得4個化合物,它們是: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甙(β-sitosterol-O-β-D-glucopyranoside),蒲公英賽酮(taraxerone)及二十八碳酸(octa-cosanoic acid)。

沙參 (草藥)

沙參,中藥名。為桔梗科植物沙參Adenophora stricta Miq.、杏葉沙參Adenophora hunanensis Nannf.、輪葉沙參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A.vuerticillata Fisch.;Campanula tetraphylla Thunb.]、雲南沙參Adenophora khasiana(Hook.fF.et Thoms.)Coll.et Hhemsl [Caumpanula khasiana Hook.f.et Thoms]、泡沙參Adenophora potaninii Korsh. 及其同屬數種植物的根。沙參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杏葉沙參分布於河北、山西、陝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輪葉沙參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西南及華南;雲南沙參分布於四川、雲南、西藏;泡沙參分布於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四川等地。具有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之功效。常用於陰虛久咳,癆嗽痰血,燥咳痰少,虛熱喉痹,津傷口渴。

入藥部位:根。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

歸經:歸肺、胃經。

功效: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

主治:用於陰虛久咳,癆嗽痰血,燥咳痰少,虛熱喉痹,津傷口渴。

相關配伍

1、治肺熱咳嗽:沙參半兩,水煎服之。(《衛生易簡方》)

2、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不易吐出,口乾:南沙參9g,麥冬9g,生甘草6g,玉竹9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3、治諸虛之症:沙參一兩,嫩雞一隻去腸,入沙參在雞腹內,用砂鍋水煎爛食之。(《滇南本草》)

4、治赤白帶下,皆因七情內傷,或下元虛冷:米飲調沙參末服。(《證治要訣類方》)

5、治產後無乳:杏葉沙參根12g,煮豬肉食。(《湖南藥物志》)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15-3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風寒咳嗽禁服。

炮製

一、採集加工

播種後2-3年採收,秋季挖取根部,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泥土,乘新鮮時用竹片刮去外皮,切片,曬乾。

二、炮製方法

1、沙參: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和蘆頭,,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2、蜜沙參:現行,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後,,加入南沙參片中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黃橙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南沙參片100kg,用煉蜜25kg。

鑑別

一、藥材性狀

(1)沙參:根圓柱形或圓錐形,有的彎曲或扭曲,少數2-3分枝,長8-27cm,直徑1-4.3cm。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貢色,較粗糙,有不規則扭曲的皺紋,上部有細密橫紋,凹陷處常有殘殖留棕褐色栓皮。頂端蘆頭(根莖)單個,稀多個,長2-7cm,四周具多數半月形莖痕,呈盤節狀。質硬脆,易折斷,折斷面不平坦,類白色,多裂隙,較松泡。氣微,味微甘、苦。

(2)杏葉沙參:根圓錐形,下部分枝極少,長9-17cm,直徑0.7-2cm。表面灰黃色或灰褐色,無環紋,有縱皺。頂端蘆頭長1.4-8.8cm,盤節明顯或不明顯。折斷面不平坦,類白色,較結實。

(3)輪葉沙參:根圓柱形,少2-分枝,長5.5-14cm,直徑0.5-2cm。表面無縱皺,上部具環紋。折斷面不平坦,白色,中空。

(4)雲南沙參:根偶有分枝,長5-25cm,直徑1-3.5cm,上部多橫紋,下部具彎曲縱紋或深溝紋。蘆頭長0.5-4cm。折斷面白色,多裂隙。

(5)泡沙參:根圓柱形,少2分枝,長8-14cm,直徑0.9-3cm,表面具矍環紋。蘆頭長3-6.5cm,盤節密。折斷面不平坦,淡黃白色,松泡,中空。

均以粗細均勻、肥壯、色白者為佳。

二、飲片性狀

沙參為圓形或類圓形厚片,,表面黃白色或類白色,,有多數不規則裂隙,,呈花紋狀。周邊淡棕黃色,,皺縮。質輕。無臭,,味微甘。蜜沙參形如南沙參片,,表面橙黃色或焦黃色,,偶見焦斑,,味甜。

藥理作用

  • 1、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具有調節免疫平衡的功能,沙參也可提高淋巴細胞轉換率;
  • 2、祛痰作用;
  • 3、抗真菌作用;
  • 4、強心作用。

相關論述

1、《本經》:「主血積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久服利人。」

2、《別錄》:「療胃痹心腹痛,結熱邪氣,頭痛,皮間邪熱,安五臟,補中。」

3、《藥性論》:「去皮肌浮風,疝氣下墜,治常欲眠,養肝氣,宣五臟風氣。」 [2]

附註

同屬以下品種的根在不同地區也作沙參藥用。

  • ①狹葉沙參:Adenophoragmelinii(Spreng.) Fisch.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
  • ②石沙參:A. polyantha Nakai.分布於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山東、安徽、河南。
  • ③川藏沙參:A. lilifolioidesPax et Hoffm.分布於陝西秦嶺、四川(德格)。
  • ④長白沙參:A. pereskiifolia(Fisch.ex Roem. et Schult.)G.Don分布於黑龍江、吉林。
  • ⑤絲裂沙參:A.capillarisHemsl.分布於湖北西部。
  • ⑥昆明沙參:A. strictaMiq. subsp. confuse(Nannf.) Hong分布於雲南。
  • ⑦多歧沙參:A. wawreana A. Zahlbr.分布於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
  • ⑧細葉沙參:A. paniculata Nannf.分布於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山東、河南。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锯齿沙参(桔梗科、沙参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沙參養護攻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