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澗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桑澗鎮位於安徽省定遠縣城東12公里處,總面積149.27平方公里。桑澗鎮以駐地東桑澗取名,東桑澗鎮古稱洛陽集,因位於河畔,桑姓聚居,取名桑家澗。又因地處縣城之東,故又稱東桑澗。[1]
中文名稱: 桑澗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安徽省定遠縣
下轄地區: 1個社區 11個村
政府駐地: 311省道附近
電話區號: 0550
郵政區碼: 233200
地理位置: 安徽省定遠縣城東12公里
面 積:149.27平方公里
人 口: 38865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概況
桑澗鎮位於安徽省定遠縣城東12公里處,總面積149.27平方公里。桑澗鎮以駐地東桑澗取名,東桑澗鎮古稱洛陽集,因位於河畔,桑姓聚居,取名桑家澗。又因地處縣城之東,故又稱東桑澗。鎮北部屬於丘陵地帶,南部是湖地(水澇湖即此)。耕地面積78641畝,有效灌溉面積56301畝,抗日戰爭時期,曾為鳳(陽)定(遠)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地。全鎮轄1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252個村民組、常住人口38865人(2017年),其中非農業1383人。多為漢族,少數回族
行政區劃
南陽村 黎安村 河西村 桑北村 河北村 天河回民村 桑澗村 青春村 大李 蔣雨村
經濟發展
建國前,水利條件差,莊稼靠天收。建國後,興建了桑澗水庫和青春水庫,並設有兩座共450千瓦天河、桑北電站,境內先後修建了天河、三八、大潘、將軍、下周、蔣陳下壩、蔣雨、龍塘、太平湖、賈家壩等小型庫壩,大部分農田可旱澇保收。交通比較便利,定滁路貫穿其中,境內砂石路縱橫交錯。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的原則,先後投入234萬元,建設市領導新農村試點桑澗村。重點做好「四清四改」、配套設施、文化建設,村容村貌顯著改觀,並努力向全鎮延伸。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培育主導產業,增強農村經濟發展後勁。集鎮整體建設步伐加快。先後改造了北大街,打通了南大街,開闢了大凌、小康和天河三條新大街,建立了62畝工業小區。主街道兩旁安裝了60盞路燈,栽植了廣玉蘭各和香樟等名貴的風景樹,門前打上水泥地,拆除違章建築,堅持垃圾日產日清,實現了集鎮建設「四化」工程,集鎮文明創建工作邁上了新台階。積極引導、放寬政策、優化環境,共吸引外資2600萬元,盤活鎮辦企業桑澗輪窯廠、天河輪窯廠、自來水廠、黃沙建材廠等,新建蔣陳大米廠、二賢堂米麵加工廠、桑澗鎮特種兔養殖廠、桑澗玩具製作有限公司等民營企業32家,帶動全鎮個體私營經濟大發展,年創利稅700多萬元。鎮設財政所、國土資源所、計生服務所各1個,安裝了電腦,實現了辦公自動化。初中學校2所,教職工69人,學生2642名。小學18所,教師125人,學生2846名,學齡兒童入學率99.9%。中小學共有磚瓦混凝土結構校舍14400平方米。鎮有衛生院2所,醫務人員14人,房屋面積1500平方米。鎮有敬老院,收養五保戶25人,平房7748平方米。
自然資源
鎮北部屬於丘陵地帶,南部是湖地(水澇湖即此)。耕地面積78641畝,有效灌溉面積56301畝。糧食作物以稻、麥為主,玉米、豆類次之。經濟作物有花生、油菜、棉花、西瓜、大蒜等。2006年糧食種植面積95600畝,畝產450公斤,總產量43000噸;棉花3500畝,畝產40公斤,總產140噸,油料29400畝,畝產170公斤,總產量約5000噸,西瓜8000畝,畝產3000公斤,總產量24000噸。大蒜種植面積3000畝,蒜苔、蒜頭收入420多萬元,遠銷天津、福建等10多個省市。出欄肉豬30000頭,年收入2600萬元左右。年勞務輸出5800人,帶回資金約5600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3100元。該鎮的林業發展較快,鎮建有林場,造林面積8500多畝,部分已成林。成片果林1850畝,主要以油桃、板栗、梨、柿為主。
視頻
定遠縣桑澗鎮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