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桃花源記(散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桃花源記》是汪曾祺寫的一篇散文,內容是什麼,來給大家介紹《桃花源記》原文及賞析。

原文

汽車開進桃花源,車中一眼看見一棵桃樹上還開着花,只有一枝,四五朵,通紅的,如同胭脂。十一月天氣,還開桃花! 這四五朵紅花似乎想努力地證明:這裡確實是桃花源。

有一位原來也想和我們一同來看看桃花源的同志,聽說這個桃花源是假的,就沒有多大興趣,不來了。這位同志真是太天真了。桃花源怎麼可能是真的呢? 《桃花源記》 是一篇寓言。中國有幾處桃花源,都是後人根據 《桃花源詩並記》 附會出來的。先有 《桃花源記》,然後有桃花源。不過如果要在中國選舉出一個桃花源,這一個應該有優先權。這個桃花源在湖南桃源縣,桃源舊屬武陵。而且這裡有一條小溪,直通沅江。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不是這樣說的麼:「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剛放下旅行包,文化局的同志就來招呼去吃擂茶。聞擂茶之名久矣,此來一半為擂茶,沒想到下車後第一個節目便是吃擂茶,當然很高興。茶葉、老薑、芝麻,加鹽,放在一個擂缽里,用硬雜木做的擂棒「擂」成細末,用開水沖開,便是擂茶。吃擂茶時還要擺出十幾個碟子,裡面裝的是炒米、炒黃豆、炒綠豆、炒包穀、炒花生、砂炒紅薯片、油炸鍋巴、泡菜、酸辣藠頭①……邊喝邊吃。擂茶別具風味,連喝幾碗,渾身舒服。佐茶的茶食也都很好吃,藠頭尤其好。我吃過的藠頭多矣,江西的、湖北的、四川的……但都不如這裡的又酸又甜又辣,桃源藠頭滋味之濃,實為天下冠。桃源人都愛喝擂茶。有的農民家,夏天中午不吃飯,就是喝一頓擂茶。問起擂茶的來歷,說是: 諸葛亮帶兵到這裡,士兵得了瘟疫,遍請名醫,醫治無效,有一個老婆婆說:「我會治!」她熬了幾大鍋擂茶,說:「喝吧!」士兵喝了擂茶,都好了。這種說法當然也只好姑妄聽之。諸葛亮有沒有帶兵到過桃源,無可稽考。根據印象,這一帶在三國時應是吳國的地方,若說是魯肅或周瑜的兵,還差不多。我總懷疑,這種喝茶法是宋代傳下來的。《都城紀勝·茶坊》 載: 「冬天兼賣擂茶」。《夢粱錄·茶肆》 載: 「冬月添賣七寶擂茶」。有一本書載:「杭州人一天吃三十丈木頭」,指的是每天消耗的 「擂槌」 的表層木質。「擂槌」 大概就是桃源人所說的擂棒。「一天吃三十丈木頭」,形容杭州人口之多。

擂槌可以擂別的東西,當然也可以擂茶。「擂」 這個字是從宋代沿用下來的。「擂」 者,擂而細之謂也,跟擂鼓的擂不是一個意思。茶里放姜,見於《水滸傳》,王婆家就有這種茶賣,《水滸傳》 第二十四回寫道: 「便濃濃的點兩盞薑茶,將來放在桌子上」。從字面看,這種茶里有茶葉,有姜,至於還放不放別的什麼,只好闕聞了。反正,王婆所賣之茶與桃源擂茶有某種淵源,是可以肯定的。湖南省不少地方喝 「芝麻豆子茶」,即在茶里放入炒熟且碾碎的芝麻、黃豆、花生,也有放姜的,好像不加鹽,茶葉則是整的,並不擂細,而且喝乾了茶水還把葉子撈出來放進嘴裡嚼嚼吃了,這可以說是擂茶的嫡堂兄弟。湖南人愛吃薑。十多年前在醴陵、瀏陽一帶旅行,公共汽車一到站,就有人託了一個瓷盤,裡面裝的是插在牙籤上的切得薄薄的薑片,一根牙籤上插五六片,賣與過客。本地人掏出角把錢,買得幾串,就坐在車裡吃起來,像吃水果似的。大概楚地卑濕②,故湘人保存了不撤姜食的習慣。生薑、茶葉可以治療某些外感,是一般的本草書上都講過的。北方的農村也有把茶葉、芝麻一同放在嘴裡生嚼用來發汗的偏方。因此,說擂茶最初起於醫治兵士的時症,不為無因。

上午在山上桃花觀里看了看。進門是一正殿,往後高處是「古隱君子之堂」。兩側各有一座樓,一名 「躡風」,用陶淵明「願言躡輕風」 詩意; 一名 「玩月」 用劉禹錫故實。樓皆三面開窗,後為牆壁,頗小巧,不俗氣。觀里的建築都不甚高大,疏疏朗朗,雖為道觀,卻無甚道士氣,既沒有一氣三清的坐像,也沒有伸着手掌放掌心雷降妖的張天師。楹聯頗多,聯語多隱括《桃花源記》詞句,也與道教無關。這些聯匾在 「文化大革命」 中由一看山的老人摘下藏了起來,沒有交給「破四舊」 的紅衛兵,故能完整地重新掛出來,也算萬幸了。

下午下山,去鑽了 「秦人洞」。洞口倒是有點像 《桃花源記》 所寫的那樣: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極狹,才通人。」洞裡有小小流水,深不過人腳面,然而源源不竭,蜿蜒流至山下。走了幾十步,豁然開朗了,但並不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後面有一點平地,也有一塊稻田,田中插一木牌,寫着:「千丘田」,實際上只有兩間房子那樣大,是特意開出來種了稻子應景的。有兩個水池子,山上有一個擂茶館,再後就又是山了。如此而已。因此不少人來看了,都覺得失望,說是「不像」。這些同志也真是天真。他們大概還想遇見幾個避亂的秦人,請到家裡,設酒殺雞來招待他一番,這才滿意。

看了秦人洞,便扶向路下山。山下有方竹亭,亭極古拙,四面有門而無窗,牆甚厚,拱頂,無樑柱,雲是明代所築,似可信。亭後舊有方竹,為國民黨的兵砍盡。竹子這個東西,每隔三年,須刪砍一次,不則擠死; 然亦不能砍盡,砍盡則不復長。現在方竹亭後仍有一叢細竹,導遊的說明牌上說: 這種竹子看起來是圓的,摸起來是方的。摸了摸,似乎有點棱。但一切竹竿似皆不盡渾圓,這一叢細竹是補種來應景的,和我在成都薛濤井旁所見方竹不同,——那是真正「的角四方」 的。方竹亭前原來有很多碑,「文化大革命」 中都被紅衛兵椎碎了,剩下一些石頭烏龜昂着頭,空空地趴在那裡。據說有一塊明朝的碑,字寫得很好,不知還能不能找到拓本。

舊的碑毀掉了,新的碑正在造出來。就在碎碑殘骸不遠處,有幾個石工正在丁丁地斫治。一個小伙子在一塊桃源石的巨碑上澆了水,用一塊油石在慢慢地磨着。碑石綠如艾葉,很好看。桃源石很硬,磨起來很不容易。問:「磨這樣一塊碑得用多少工?」——「好多工啊? 那曉得呢! 反正磨光了算!」 這回答真有點無懷氏③之民的風度。

  晚飯後,管理處的同志擺出了紙墨筆硯,請求寫幾個字,把上午吃擂茶時想出的四句詩寫給了他們:

  紅桃曾照秦時月,

  黃菊重開陶令花。

  大亂十年成一夢,

  與君安坐吃擂茶。

晚宿觀旁的小招待所,欄杆外面,竹樹蕭然,極為幽靜。桃花源雖無真正的方竹,但別的竹子都可看。竹子都長得很高,節子也長,竹葉細碎,姍姍可愛,真是所謂修竹。樹都不粗壯,而都甚高。大概樹都是從谷底長上來的,為了夠得着日光,就把自己拉長了。竹葉間有小鳥穿來穿去,綠如竹葉,才一寸多長。

  修竹姍姍節子長,

  山中高樹已經霜。

  經霜竹子皆無語,

  小鳥啾啾為底忙?

  晨起,至桃花觀門外閒眺,下起了小雨。

  山下雞鳴相應答,

  林間鳥語自高低。

  芭蕉葉響知來雨,

  已覺清流漲小溪。

  作了一日武陵人,臨去,看那個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進展不大。門口的桃花還在開着。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八日北京(選自《芙蓉》1983年第4期)

注釋

① 藠,音jiao,即薤,多年生宿根草本,百合科。鱗莖可作蔬菜,一般加工製成醬菜。

② 指其地低而潮濕。

③ 一作亡懷氏。傳說中我國遠古時期部落名。相傳那裡的人民安居樂業,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賞析

《桃花源記》是一篇很有特色的遊記散文。作者汪曾祺於娓娓而談中讚揚了我們祖國悠久而又豐富的文化歷史,讚揚了勞動人民的勤勞、樸實的優良品質。

文章從「桃花源」的名字寫起。汽車開進桃花源。十一月的天氣,還開着桃花,這四五朵紅花似乎想努力地證明:這裡確實是桃花源。接下來就追溯這桃花源名字的由來。說明桃花源不可能是真的,都是後人根據《桃花源詩並記》附會出來的。而桃源屬武陵,當有優先權了。接着作品就寫了參觀的「第一個節目」吃擂茶。由吃擂茶就要說到什麼是擂茶,擂茶怎麼個吃法,吃擂茶的感覺如何,什麼地方的擂茶最好吃,以及擂茶的來歷,別處的擂茶情況,擂茶的醫學道理,等等、等等。

接着按時間順序寫「上午在山上桃花觀里看了看」,「下午下山,去鑽了『秦人洞』」,「看了秦人洞,便扶向路下山」。在山下看了方竹亭。晚飯後,擺出了紙墨筆硯作詩。晚宿觀旁的小招待所。晨起,至桃花觀門外閒眺。在看似很「隨便」的敘述中將人、景、情融為一體,達到了整體的藝術和諧。這種「隨便」的文思正是作者有實感,有真情,有卓見的表現。看似漫不經心,隨意寫來,信手拈來,實則上文中有心,文中有道,文中有深切的意蘊。作者想告訴人們的是: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里所寫的僅是一篇寓言,湖南桃源縣也不可能是真正的桃花源。這裡世代住着勤勞的人民,他們吃着傳統的擂茶。在舊社會和「文化大革命」中,就是這麼一塊「世外桃源」,也沒有能逃過災難,但是這裡的人民保護了這裡的文物,舊的毀掉了,新的正在造起來。此情此景皆蘊含在作者的詩中: 「紅桃曾照秦時月,黃菊重開陶令花。大亂十年成一夢,與君安坐吃擂茶。」這種舒散的寫法,構成了汪曾祺散文的美學特徵。

《桃花源記》 筆調也是自由活潑的。作者從心所欲不拘一格,如行雲流水,舒捲自如。文章是以旅程的遊蹤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但又不受這種結構框架的束縛,而是揮灑自如,縱橫馳騁。作者時而着眼生活的實景,時而傾吐內心的感受,有虛有實,虛實相生,結構靈活多變,緊湊自然。如文章中描寫景物或敘寫事情之後,常有一小段精彩的議論,這樣安排,結構就不呆板。像第三段談吃擂茶後,就說:「我吃過的藠頭多矣,江西的,湖北的,四川的……但都不如這裡的又酸又甜又辣,桃源藠頭滋味之濃,實為天下冠。」既說出桃源藠頭的特點,又讚揚了桃源藠頭之好。又如參觀了「秦人洞」後,有人覺得失望。作者又感慨道;「說是『不像』。這些同志也真是天真。他們大概還想遇見幾個避亂的秦人,請到家裡,設酒殺雞來招待他一番,這才滿意。」作者在行文中還不時對「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的運動作了揭露。在桃花觀看完後說:「這些聯匾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一看山的老人摘下藏了起來,沒有交給『破四舊』的紅衛兵,故能完整地重新掛出來,也算萬幸了。」又如參觀「秦人洞」時,說:「方竹亭前原來有很多碑,『文化大革命』中都被紅衛兵椎碎了,剩下一些石頭烏龜昂着頭,空空地趴在那裡。」作者由對善惡美醜的單純美學評價上升為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方竹亭前的竹和碑,都是歷代祖先留下的珍貴的寶物,人為的災難破壞了它,毀滅了它。而文章後面寫到那石工的艱辛勞動,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進展不大」,但新的終究是會成功的。

作者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用了不少筆墨去鈎引史實,廣徵傳說,並將桃花源各處的景色簡明而生動的描寫穿插其中,使讀者獲得一個完整、清晰、難忘的印象。諸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一文摘引夾雜在文中;諸葛亮帶兵於此遭瘟疫;《都城紀勝·茶坊》、《夢粱錄·茶肆》關於擂茶的記載; 《水滸傳》里王婆家賣的薑茶等的敘述,都給人一種歷史的深沉之感,使文章生動形象,趣味無窮。[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