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岳》原文、注釋與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望岳》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鞏縣,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故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35歲前讀書與遊歷。天寶年間到長安,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小職。安史之亂始,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乾元二年棄官西行,最後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又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作者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及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
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興盛走向衰亡時期的社會面貌,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其詩激盪着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熾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作者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又着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着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作者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作者詩風多變,但總體來看可以概括為沉鬱頓挫,沉鬱是指文章的深沉蘊蓄,頓挫則是指感情的抑揚曲折,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有《杜工部集》傳世。[1]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題解
《望岳》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嶽、南嶽、西嶽。這一首是望詠東嶽泰山。開元二十四年,24歲的作者開始過「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此詩即寫於北游齊、趙時,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裡行間洋溢着青年作者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注釋
岱宗:泰山別名,五嶽之首。
鍾:賦予、集中。
決:裂開。
凌:躍上。
賞讀提示
詩以「望」入題,讚嘆東嶽,謳歌造化,希望凌頂而小天下,以抒雄心壯志。開首兩句,寫泰山的高峻偉大,先寫對它的仰慕,再寫它橫跨齊魯兩地的壯偉。三、四句寫近望,描述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寫遙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心胸為之蕩滌。最後兩句寫望岳而生登臨峰頂之意願,表達了作者敢於攀登之雄心,顯示出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
誦讀時請注意:全詩沒寫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岳而望。距離自遠而近,時間從朝至暮,並由望岳懸想將來的登岳。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摩勁和驚嘆仰慕之情,傳神之至。「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虛字,這裡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岱宗夫如何?」要問出去,句式往上走。「齊魯青未了」的語勢往下行,是經過一番揣摩後得出的答案。自問自答,應有問山人的語態。它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亘在那裡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出地理特點,其他山嶽不能挪用。「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鍾」字,將大自然寫得有了情。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割」本是個普通字,但用在這裡,確是「奇險」。由此可見,作者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作風在青年時期就已養成。「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作者還在望,蘊藏着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後兩句寫由望岳而產生的登岳的意願。「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誦讀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徵意義的詩句應盡情表現出作者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誦讀的語勢逐漸走高,至此推向高巔,在壯勢之中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