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李開先 | |
---|---|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3048348613&di=fe2edd0f92821b2c3fe9c6dbfba5b958&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71221%2Ff297c6dfeae44878bb360735c49a8f2f.jpeg缩略图 李開先 | |
出生 |
1502年 中國香港 |
逝世 | 1568年 |
國籍 | 中國明朝 |
別名 | 藍精靈 |
職業 | 文學家、戲曲作家 信 仰 儒學 |
知名作品 | 《寶劍記》 |
生平介紹
自幼聰慧,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尤醉心於金元散曲及雜劇。嘉靖七年(1528年)中舉,次年中進士。在戶部雲南司任主事,先後兩次奉命運軍餉去寧夏邊
防。曾針對邊患嚴重、防務廢弛的情況,上奏朝廷,提出澄清吏治、富國強兵,掃除邊患的主張,但未引起朝廷的重視。嘉靖十三年,調任徐州監管糧倉。
在任上大力整頓糧政,由於觸犯宦官的利益,整頓受到抵制和破壞,最後以失敗而千終。不久,調入吏部。先後任考功司主事、司勛司員外郎、文選司郎中
等職,官至太常寺少卿。在世宗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四月皇家的宗廟發生了火災。他作為太常寺少卿,因責被宰輔夏言劾,此年,即嘉靖二十二年癸卯
(1543),他被正式免官,回到山東章丘原籍閒居。李開先回鄉後,在章丘綠原山與同鄉好友結成「詞社」,又組織成立「富文堂詞會」。嘉靖三十五年
(1556年),其《閒居集》問世,收錄詩詞四卷、文章八卷。他還非常推崇民歌,認為「真詩只在民間」, 先後編刻《煙霞小稿》、《傍妝檯小令》等民歌集。
嘉靖八年(1529)中進士,在戶部任事。曾運餉金至寧夏,目睹邊防荒弛,外患嚴重,深有感觸。歸途經陝西關中,登門拜訪當時削職家居的文學家康海和王
九思,為他們所賞識,自此締交。自嘉靖十一至二十一年(1532~1542),歷任吏部考功司主事、稽勛司員外、文選司郎中、太常寺少卿,並曾提督四夷館。
此一時期他和王慎中、唐順之、陳束、趙時春、熊過、任瀚、呂高等人詩文唱和,人稱」嘉靖八子」,他們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文風,主張學習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和曾鞏,強調作品的思想內容,要求文字平易樸實。他因抨擊當時執的夏言和嚴嵩,揭露當時政治的腐敗,嘉靖二十一年(1542)被削
職,回到章丘故居。在家修建亭園,結詞社,征歌度曲,搜集戲曲及民間文學作品。他利用當時民間小曲的形式,寫成《中麓小令》100首,流傳很廣,王九
思曾和了100首,合刻為《傍妝檯百曲》。嘉靖二十六年寫成傳奇戲曲《寶劍記》。晚年他用金、 元院本形式寫成《園林午夢》、《打啞禪》等6種,總名
《一笑散》。還用民間流行的《山坡羊》小曲形式寫成《市井艷詞》一書。他是當時著名的藏書家,尤以戲曲為多,有"詞山曲海"之稱,曾和他的弟子一起
刪定元人雜劇16種。
主要作品
《寶劍記》是李開先戲曲的代表作。據蘇洲(號雪□漁者)序:「坦窩始之,蘭谷繼之,山泉翁正之,中麓子成之。」可知他的友人也參與了創作。全劇共
52出,演《水滸》中的林沖故事,情節較之小說有很大更動。李開先在《詞謔》中曾提及《水滸傳》,他看過此書,創作傳奇時以此為依據。他在《寶劍
記》中對情節加以改動,寫林沖一再上本參奏高俅和童貫結黨營私,禍國殃民,被高俅和童貫設計陷害,誤入白虎堂,並把高俅之子圖謀林沖妻子張真娘一
事移到林沖發配之後,是為了突出朝廷上的忠奸鬥爭。這和作者本人身受權相迫害而罷職閒居有關。他胸中積鬱了不平之氣,寫此劇正是指斥當時的黑暗政
治。劇中以主人公林沖的形象最為突出,作者着重描寫了他愛國憂民的思想和行動。第37出描寫林沖夜奔一場很精彩,寫出了林沖被逼上梁山的複雜心理,
抒發了丈夫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的悲憤情懷。劇中寫張真娘的堅貞、高俅的兇狠,也很出色。其他次要人物如魯智深、陸謙、富安,形象模糊,性
格欠突出,遠不如小說。把《水滸》中的故事改編成為長篇傳奇,而且寫得有特色,李開先有首創之功。
《斷髮記》
李開先的《斷髮記》寫唐代李德武妻裴淑英孝節之行,詞甚工整,當時或頗流行。院本《一笑散》原有6種,今存《園林午夢》及《打啞禪》2種。另一種傳奇
《登壇記》已佚。《園林午夢》寫一漁翁夢見崔鶯鶯和李娃爭吵,紅娘及秋桂兩個丫環也各為其主,爭論的中心是兩個婦女是否平等。崔鶯鶯懷有門第偏
見,自恃相國千金,鄙視曾為娼女的李娃,結果被對方一一駁斥。《打啞禪》寫一屠夫打破長老的啞禪,結果小和尚發現長老是誤會其意。兩劇短小精悍,
幽默有趣,別具一格。
《中麓小令》
李開先的散曲,最著名者為《中麓小令》(又名《傍妝檯百曲》),其中混雜着悲憤的情緒和消極的思想。他的詩文編入《閒居集》。其中有關心時事之作,
如《夏日聞倭報》、《邊報行》、《塞上曲》等詩。也有一些為當時文學家所寫的傳記,比較真實地反映了他們的為人行事與思想風貌,如《李崆峒傳》、
《何大□傳》、《遵岩王參政傳》、《荊川唐都御史傳》、《對山康修撰傳》、《□陂王檢討傳》、《康王王唐四子補傳》等。 路工輯校的《李開先集》,
收有李開先現存詩文散曲及戲劇作品(其中的《斷髮記》僅選有一出《德武離婚》),還收有他的雜着《詞謔》、《畫品》及《詩禪》,1954年中華書局出
版。傳奇《寶劍記》有明代嘉靖原刊本,收入《古本戲曲叢刊初集》,1959年文學古籍刊行社出版。《斷髮記》有明萬曆世德堂刊本。
象棋造詣
李開先還是一位象棋高手,終其一生沒有對手。雖然從小就痴迷象棋,但象棋對於他畢竟只是一種副業,但是他的棋藝使當時那些職業棋手都望之披靡,而
且寫了不少詩歌來記敘下棋時的情景,如《送棋客吳橘隱兼及吳升甫》寫道:雖雲國手同推汝,叵奈強兵獨有吾。每讓三先難成埒,縱饒一馬亦長輸。吳橘
隱和吳升甫是當時著名棋手,李開先讓他們三先,他們根本不是對手,讓他們一馬他們也往往贏不了一兩局。當時飲譽天下的象棋國手是燕京人陳珍,他曾
經打敗了另一位極負盛名的象棋高手張希秋,轟動天下,馳名遐邇。但李開先的棋藝比之名滿天下的國手陳珍更高一籌,對局時經常饒他一馬,但即使如
此,一年下來,二人之間無數次對局搏殺,陳珍也總是大敗虧輸,僅能走和寥寥數局而已,從來沒有贏過李開先一局。當時就有人稱讚他:只此一技,可高古今。
李開先在《後象棋歌》中總結了自己的象棋實戰經驗,匯集了一些基本理論,提出了「莫走顛崖,宜居要地」;「勢有大小,貴能善時」;「彼強我弱避其
鋒,我寡彼眾張其勢」等等這些類似順口溜的詩句,言簡意深,通俗易記。他強調「當頭用炮能驚眾,夾肋藏車可突圍」認為當頭炮布局優於其他布局;李
開先還特別注意發揮兵卒的實戰作用:「再較一局,用卒當先,彼敵為其阻礙,我師藉以遮攔。行行不斷,着着求先。縱仇越復,恤弱邢遷。昏中見日,火
星生蓮。出能破扃,入可斬關。禁子若泰山之壓,成家如磐石之安。」這個結論和清末的一代象棋國手巴吉人(《反梅花譜》原作者)的用卒理論一脈相
承,所見略同。這是棋藝到了顛峰的化境,棋子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的高深境界後,所得出的結論。
人物影響
李開先一生「三好」:一好戲曲,二好藏書,三好交友。曾改定元人雜劇數百卷,用金元院本形式定成雜劇《園林午夢》等六種,撰有戲曲理論著作《詞
謔》。其散曲《中麓小令》流傳很廣,當時鄉村街頭到處有人歌唱,為這部曲題「跋」的名流多達84人之多。其傳奇劇作品以《寶劍記》為代表。該作品以
林沖的故事為題材,是明代中期的三部重要傳奇之一,對當世及後世戲曲界影響頗大。李開先性好蓄書,藏書甲於齊東,與金陵焦竑稱為「南北兩大家」。
做官時,其薪俸主要用來購書。回鄉後,修建「藏書萬卷樓」「詞山曲海」為藏書處所,所藏以詞曲話本最多,有「詞山曲海」之譽。並根據藏書輯錄了部
分明代戲曲資料,評選了不少散曲和雜劇的曲文,對後世文學研究有較高參考價值。當時著名藏書家邊貢、劉西橋等人也以藏書知名,但藏書不久即散佚,
而李氏藏書長達百年。曾編輯有《李中麓書目》,早佚,據其《藏書萬卷樓記》稱:「乃仿劉氏《七略》分而藏之。樓獨藏經學時務,總之不下萬卷,余置
別所凡五」。李開先極為好客,凡志趣相投者均視為知己。曾至陝西拜訪著名的戲曲家王九思和康海,三人一見如故,詩曲唱和。所藏書在明末清初被毛扆「汲古閣」、朱睦木挈 「萬卷堂」、徐乾學「傳是樓」所收。
李開先在當時文壇上頗受人所重,與王慎中、唐順之、陳束、熊過、任翰、呂高等號稱「嘉靖八才子」。還擅長棋藝,着有《象棋歌》流傳至今。
人物紀念
李開先墓位於濟南市章丘區埠村街道鵝莊村東,濟王公路南側李氏塋地內。1979年公布的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開先(1502~1568),明中葉著名
的文學家、戲劇家,被稱為「嘉靖八才子」之一。今濟南市章丘區埠村街道鵝莊村人。曾於本縣胡山中麓洞讀書,自稱「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
放客」等。嘉靖八年(1529年)中進士,仕歷戶部主事、吏部文選郎中等職,官至太常寺少卿。後因九廟火災?誤免官歸鄉,以文藝自娛。築萬卷藏書樓,貯
南北詞曲甚豐,有「詞山曲海」之稱。工詩文,尤擅長詞曲傳奇。削職家居的27年間,寫下著名的傳奇作品《寶劍記》等以及詩文雜着《閒居集》、《一笑
散》、《詞謔》等大量著作。今輯刊出版有《李開先集》。
李氏塋地東側為李開先墓,墓前有碑一通,明崇禎二年(1629年)立,上書「太常寺少卿中麓李公墓」。碑前還有兩方碑座,原有兩塊無字碑,據李氏後裔
講,後來李家破落,無財力刻字,故成無字碑。座前甬道兩旁,有翁仲和石虎、石羊、石馬各一對,形體完好。再前是石坊,由三根平滑的條石扣成門狀,
頗簡陋。塋地西側為李開先父母的墳冢。墳冢南端為簡陋石坊,石坊北面,有石獸兩排,石獸再北立石碑三通,成品字形布局。前兩碑碑座為石雕,碑頂鐫
雲龍浮雕,額題「奉天誥命」字樣。塋地石碑,均為明代石刻,其中石坊上額「李氏先塋」及楹聯「漫漫長夜何時旦,瑟瑟高松不計年」,為李開先之友、
書法家蘇州書寫。
人物軼事
嘉靖七年,李開先赴「鄉試」中了舉人,第二年考中進士。開始在戶部做官,任雲南司主事。這時明朝北部的蒙古部族不斷南下騷擾,北方人民深受其害。
從嘉靖九年起,李開先先後兩次奉命運送軍餉去寧夏邊防。到前線後,他才發現邊患嚴重,是因為邊帥苟且偷安,防禦廢弛,軍政腐敗。可他們卻謊報軍
情,掩耳盜鈴。李開先對此憂心於懷,他曾希望能澄清吏治,強國利民,但小小主事的意見並沒有引起重視。
李開先紀念館
嘉靖十三年,李開先被調到徐州管理廣運倉。明朝制度規定,倉務管理,除朝廷命官外,需同時派宦官監督。李開先到職後,看到糧政同樣弊端百出,不僅
部門小負責人串通盜竊,宦官們也都貪污,運糧的軍民深受其害。他決心革除積弊,厲行整頓。當時是宦官橫行天下的時代,整頓必先損害宦官們的利益。
所以,工作一開始,就處處受到抵制和破壞,使整頓無法進行下去。李開先的抱負雖難以實現,但他憂國愛民的精神卻受到朝野的欽佩。
李開先在官場上正直務實,在民間大度融融,文采飛揚。一日,一讀書人在朝陽洞內讀書,聽見腳步聲,知是李開先至此。便對洞口吟道:「人對青山山對
人,不知誰是主和賓。」李開先聽到這人吟出一道七絕的前兩句,知是意在為難他。正在這時,一牧羊姑娘吹起了牧笛,李開先立即接吟道:「猛然谷里一
聲笛,喚出梅花隴外春。」吟罷,二人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