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雨後望月》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雨後望月》此詩是李白在一次大雨過後,被雨後月夜的美景所觸動,揮筆而就的。[1]
此詩從雲散半月升,到滿月當空,雖字數不多卻形象鮮明,對仗工整。作者採用了擬人和誇張的手法,使詩帶上了幻想的色彩。隨着對霜天月夜之美景的觀察、發現、體會,詩人的感受不斷地升華,結尾以抑制不住的激情連連詠贊這美麗的月色直至拂曉天明。其中也不乏告誡人們要珍惜美好的情結。
原文
四郊陰靄散,開戶半蟾生。
萬里舒霜合,一條江練橫。
出時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為惜如團扇,長吟到五更。
注釋
半蟾:這裡指月亮從山頭上升起了一半。
江練:像白絹一樣的江水。練:白絹。
「出時山眼白」二句:此處的出時、高后都指月亮。
團扇:古人以月喻團扇,此處指月亮。
譯文
大雨過後,當郊外四野陰雲消散的時候,我輕輕推開窗戶,便看見月亮正從山頭升起了一半。
此時,萬里原野仍瀰漫着一片霜霧,江水像一條柔軟的白絹一樣橫臥在月光之中。
在月亮初升時,山中泉眼透出一道白光,當它升入高空之時,江海的心都會豁然開朗,透出明亮的光暈。
只因為憐惜這像團扇一樣美麗的明月,怕它悄然逝去,竟一直無法入睡,長久地吟誦,不知不覺到了五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