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榮(教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李漢榮 1958年生,著名詩人、散文家。筆名牧童、林中河,陝西勉縣人。1982年畢業於陝西漢中師範學院中文系。曾任略陽縣一中教師,調任略陽縣司法局副局長,自願辭官到略陽文化館當館員,後調至《漢中日報》社當編輯至今。歷任中學教師、司法局副局長、文化館副館長,陝西《漢中日報》高級編輯,陝西省政協委員,漢中市文聯副主席。1984年開始發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駛向星空》、《母親》、《想象李白》,散文集《與天地精神往來》等。獲各類獎項50餘次。作品入選近百部選集。
詞條概要
李漢榮,著名詩人、散文家。歷任教師、司法局副局長、文化館副館長,報刊編輯,政協委員,文聯副主席。著有詩集《駛向星空》、《母親》、《想象李白》,散文集《與天地精神往來》等。
創作成就
李漢榮多篇散文詩歌佳作入選全國及山東、上海等省市中學語文教科書。擔任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政協委員。李漢榮多年來寫作詩歌約3000首,散文隨筆1000多篇,中短篇小說30餘篇,在《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詩刊》、《小說月報》、《青春》、《散文》、《散文百家》、《星星》及台灣的《創世紀》、《葡萄園》、《詩世界》、《聯合報》副刊等海內外100多家報刊發表詩歌、散文、隨筆、雜文、小說約2000多篇(首)。先後獲市、省、全國各類獎項30餘次。詩歌被《詩選刊》多次轉載,收入中國作協編選的年度選本《中國最佳詩歌選》等選本,併入選北京大學編輯出版的《百年中國文學經典》、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國詩選》、中國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名篇佳作選》及台灣爾雅出版社出版的百年選本《新詩三百首》等權威選本;短篇小說曾被天津《小說月報》、河南的《小小說選刊》和長春《短篇小說選刊》轉載;散文多次被《新華文摘》、《散文選刊》、《讀者》,《中學生閱讀》、《中學生寫作》、《中學語文教學輔導》等刊物轉載數十篇,並連續十年入選全國散文年度選本。先後出版詩集《駛向星空》(陝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獲陝西省作協第八屆505文學獎最佳作品獎)、三卷本文集《李漢榮詩文選》(由北京華藝出版社出版,文集包括詩歌卷《母親》、《想象李白》,散文卷《與天地精神往來》)。文集出版後,引起廣泛的好評和反響,《人民日報》、《文藝報》、《天津日報》、天津《散文》月刊、《綠風》詩刊、《陝西日報》、《西安日報》、北京《中國經濟時報》、《民聲報》等報刊刊載了有關該文集的評論文章。英特網「搜狐」、「寫手聯盟」、「新浪」、「中華文藝」、 「作家在線」等眾多大型文藝網站均選載作品和相關評論。
發表於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上的散文《山中訪友》、入選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1年審定通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學語文課本(七年級,上冊,07年後又編入六年級語文上冊),該文又入選上海市語文教科書七年級下冊,散文《外婆的手紋》入選上海市語文教科書八年級下冊,散文《與天地精神往來(含《星空》,《登高》兩篇)入選山東省高中語文教科書第三冊,詩歌《生日》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中文系編著的高中語文教科書《語文,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並有《越來越接近精神的天空》等多篇文章被作為高考及中考現代文閱讀題料。 其中《山中訪友》已被六年級新教材第一學期語文第一課。
2017年12月8日,李漢榮的《河流記——大地倫理與河流美學》獲得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散文獎。
他人評價
推薦大家看該作者更多的文章。相信在閱讀的過程中會有一些不曾有過的思考。而這種思考正是目前我們所需要的。看到那洪水濤濤,氣候異常嗎?人類變異的思想使這個脆弱的地球無以再繼續正常地承載下去。它在發燒。讓我們的心靈回歸吧!回歸到純和中去!
李漢榮主張回歸到生命的本質當中去,與山河自然、生靈萬物共呼吸。他說:「每次寫作,我總是打開窗子,眺望一會兒朦朧的遠山,如果恰逢一聲鳥叫,我的詩文便有了清脆生動的開頭;如果在夜晚寫作,我就先在空曠寧靜的地方,仰望頭頂的星空,聆聽銀河無聲的波濤,宇宙無窮的黑暗和光芒滔滔地向我的內心傾瀉,我靜靜地呼吸着那從無限里瀰漫而來的浩大氣息,然後,我開始訴說,向心靈訴說,向人群訴說,向時間和萬物訴說。語言被心中的激情和宇宙的浩氣激活,語言行走和飛翔起來。語言有了只有在這個時刻才有的動人表情和語調,就這樣,我的心,在語言的原野上走向遠處和深處。每當這個時候,我感到,萬物和宇宙都參與了語言的運動。」 總的說來,解答李漢榮思想感情最重要的一把鑰匙是對生命的熱愛、對自然的感悟以及濃郁的人文精神。
藝術特色
李漢榮作品的藝術特色十分鮮明,即奇特的想象和詩意的表達;而這也正是解答李漢榮作品藝術特色最重要的一把鑰匙。李漢榮最早追隨泰戈爾,也受其影響。作品充滿哲理,抒情意味很濃,鍾情於對大自然最精彩的描述,筆下的春天、雨季純然一幅幅清晰的畫面;想象奇特,意境深邃,韻律幽雅,語言精美,將悟性和思考融合在優美的文字之中,給人以清新明麗的藝術享受。海子死後的90年代末,李漢榮的詩和散文風格大變。他一轉身致力於散文創作。李漢榮發揮散文家「材料紮實」、感悟深妙、語言清新縝密的長處,他的《南山》、《老屋》、《放牛》、《外婆的手紋》、《一碗清水》、《回憶父親》、《父親和他用過的農具》、《凝視:母親用過的......》、《感念祖先》、《對一個垃圾堆的觀察》、《溪水》、《採藥人》、《野地》、《野河》、 《河床》、《地氣》、《橋》、《傾聽的夜晚》、《山中訪友》等散文系列組章於詩意的抒寫中顯出細節的明晰、充實,情思的深摯、感人。其中散文《山中訪友》還被選入了初中語文七年級第二學期的親近自然單元。李漢榮的語言非常富於韻致,清新、鮮活,很有張力,他用精妙的語言呈現深妙的悟性,在他的作品裡,讀者能充分感受漢語的無窮詩性魅力。
李漢榮的作品長於想象,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靈氣飛揚,也使文筆生動活潑,如溪水暢流,不時激起美麗的浪花;而流露於文中的童心和流淌在字裡行間的激情與思想,更是李漢榮作品打動讀者、感染讀者的精神泉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