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蒼茫中的蛟塘坎(周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暮色蒼茫中的蛟塘坎》是中國當代作家周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暮色蒼茫中的蛟塘坎
土地是安身立命之本。即使是工業時代、網絡時代,也要以土地為依託。雲朵可以放飛夢想,但無法安放腳步。雙腳踩在一塊土地上,我能產生一種心靈的歸屬感,這塊土地必定是屬於我的「樂土」。譬如我的故鄉周潭。
我從鷂石山下來,先去了周潭大澗,又專門到老街轉了一圈。折回來,站在蛟塘坎旁的松樹下時,已是暮色蒼茫。四周闃無一人。夕陽的餘暉透過樹林、屋脊,照射在雄渾大氣的墓碑上,形成的陰影部分斜斜地沒入墓碑下的蛟塘。幾枝枯荷挺立在蛟塘里,透出幾分蕭索。沒有風,松樹枝紋絲不動。然而,恍惚中似乎有風從四面吹來……
蛟塘坎乃鷂石周氏先祖埋骨之地,起於元朝,盛於清朝,毀於文革。周潭人看重做清明,我們家還未搬離周潭的時候,爺爺每年都備好大裱紙、炮竹、酒、菜等上墳的必備物,大伯、三姑爺和我父母領着小孩子們一道上山燒紙磕頭。清明前、後三天,鷂石山一帶的小路上,上墳掃墓的人群絡繹不絕。而周氏族人共同祭拜鷂石先祖的公清明,場面則極為浩大:德高望重的族長高聲誦念祭詞,近千位鷂石周氏後人扶老攜幼,黑壓壓地跪倒在蛟塘坎四周的草地、砂礫、土公路上,心裡默念祭詞並許下自己美好的願望,炮竹聲從早晨到中午不絕於耳,紙屑好幾天才能清理完畢。
公清明的場景我從未見過。我記事的時候,蛟塘坎的墳頭、墓碑已在文革中被平了,幸而先祖的骨殖未遭荼毒。我在人到中年時,對鷂石周氏家族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竭盡所能收集有關史料與民間傳說。蛟塘坎傳說有多個版本,友人周建家整理的可謂善本:
文一公開荊棘、造廬舍,宵衣旰食,被尊為鷂石周氏一世祖,葬於周潭桑園。文一公生二子:長子慶一公,次子慶二公。慶二公娶妻陳氏,生四子:正一公、正二公、正三公、正四公。正三公娶妻章氏,生三子:成三公、成六公、成七公。文一公及慶一公、慶二公均系鷂石周氏後人追尊,正三公才是鷂石周氏近祖。正三公之妻、周府章氏老太君,是蛟塘坎傳說的主角。
大元至正年間,一位道行頗深的風水先生訪山尋穴,途經鷂石山一帶。風水先生坐在一塊大麻石上喝水、歇息,一轉眼看見大澗岸邊有八棵古樺樹,隱隱有龍騰虎躍之勢,樹前有一坎地。風水先生取出羅盤一察:此坎地後有黃梅嶺山勢若抱,前有牛頭山如案來朝,楓沙湖自西向東與長江一氣貫通。大明堂開闊爽朗,小明堂聚氣藏風,實乃天賜寶地。風水先生驚喜之餘,再邁步度量:小明堂缺一池清水,須厚德之人且取血喪入穴,方為得之。若兩者兼備,再擇時機下葬,可遂大願。
風水先生留連許久,見天色已晚,才依山而行欲往臨縣無為。至鷂石山下,經過余家窪的周氏祖居時,屋內已掌燈。風水先生信手叩門,欲借宿一晚。正三公夫婦本就宅心仁厚,且久居荒山未遇生人造訪,招待頗為殷勤。風水先生多日奔波,飢一頓飽一頓,兼之吃了不乾淨食物,剛喝了口水就開始上吐下瀉。正三公夫婦連夜請來鎮裡的老中醫,調養一月有餘,風水先生身體才漸漸康復。離開之際,風水先生對正三公夫婦說:「我來這一帶本是為尋絕佳穴地,沒承想臥倒病榻。若無你夫婦二人照拂,我必命喪此處。救命之恩,當以重報。蛟塘坎乃風水寶地,只是須血喪入穴。屆時,取戍山辰向,見人戴鐵帽、魚上樹、馬騎人,即可下葬。葬法不同,福報亦有三種:一者拜相封侯,二者富可敵國,三者人丁興旺。」老太君心裡思忖,承孔嘉公擇地、文一公開基,三代苦心經營,雖生活殷實,但人丁一直不旺,只恐日後無嗣相繼。於是跪求:「我只要人丁興旺,求先生教我。」風水先生一笑答道:「我允你一斗芝麻一斗米,粒粒發人如何?若此,下葬前寶穴用稻草生火,芝麻與米盡數撒入。大棺正位後,令後輩用衣襟盛土覆棺,即可遂願。」老太君說:「先生!芝麻加米其數雖多,但畢竟有數。數盡之時,豈非我周門無繼之日?」風水先生大笑:「若下葬時有雨,則天佑你周門人丁賽過雨點。那要看你周門造化了!」
當日傍晚,老太君召集所有家人,將白天與風水先生交談的詳情一一告知、叮囑,獨獨掩瞞了血喪一節。半夜,老太君偷偷吞下一包繡花針欣然辭世。家人捶胸頓首之際,更不敢違背老太君遺囑,次日收殮入棺,駐棺八棵樹。寶穴早已開好,日近正午,卻還未見到風水先生所說的三件怪狀。家人傷心難耐,不禁又嚎啕大哭,引來路人圍觀。有一人提着一口新買的鐵鍋,怕人多擁擠被打碎,順手將鍋頂在頭上。又有一位老者拎着一條大魚,久站手酸,便將魚掛在樹杈上。不遠處有一木匠馱着一架木馬,看着這邊熱鬧,也向這邊跑來。家人望見這三個人,豈不正合了風水先生說的「人戴鐵帽、魚上樹、馬騎人」嗎?下葬!孝子們發火,將芝麻和米盡數撒入寶穴。說來更奇,大晴天的,後山的黃梅嶺突然升起一朵烏雲,由遠而近滾滾而來,是大雨將作之兆。孝子們趕緊兜子孫土,總算在大雨來臨之前安葬妥當。少頃,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而下,整整兩日未歇。
大雨引發了「起蛟」(實為泥石流)。洪水從山上的溝壑中洶湧而下,一路奔騰,到了八棵樹水流更為湍急,聲若虎吼龍吟,勢如山崩地裂。頭七之祭,家人們發現墳前陡然生出一方池塘,水清見底。池中有泉,泉眼中的水似珍珠源源不斷地向上翻騰。這方池塘因「起蛟」所致,得名蛟塘。老太君埋骨之地,得名蛟塘坎。蛟塘圓了風水中的不足,亦或先祖大德感動上蒼,此後鷂石周氏果然人丁興旺,族人遍布方圓九里十一個村莊,衍為東鄉第一丁口巨族。時至今日,支頭丁數已愈二十萬人。
八棵樹、蛟塘、血喪是蛟塘坎傳說的三個重要元素。對於八棵樹,周潭先賢周學夫的遺著《獨山詩文稿》中有記載:「八顆古水樺樹,老態龍鍾,有的樹幹中空,用土石修補填充;有的側枝下垂,幾乎垂地。大躍進時破壞殆盡,今已蕩然無存。」友人汪明聲也撰文說:「村落與大澗之間原是一片原始森林。古木參天,濃蔭蔽日,有數顆古楓樹齡達五百年以上,原農機廠、小學內的楓樹需六、七人合抱才而圍,1958年建大會堂的木椅是這兩棵供材的。」 這八棵古水樺樹,應該屬於延伸至南岸的樺樹塔的一部分,而樺樹塔又不過是古原始森林的一部分。至於血喪,對酌時曾聽老父說過。老父的「七太墓」傳說與上述傳說略有出入,但「人戴鐵帽、魚上樹、馬騎人」這一細節與周建家整理的內容一致。對此,我印象非常深刻,可見民間傳說也並非空穴來風。至於鷂石周氏人丁興旺,應歸功於鷂石先祖尤其是正三公、賢一公創下基業,田地、水利等生產生活設施充足、無後顧之憂,子孫繁衍才有基礎。
我向來自詡越久遠的事情反而記得越清楚,但是蛟塘坎距我們家僅兩百米之遙,到周潭中學上學也是必經之地,我卻對它一點印象都沒了。儘管墳頭、墓碑被平了,但地名、墓址始終還在。或許,這是蛟塘坎與我的生活毫無關聯而產生的選擇性遺忘?我只能藉助數次訪談,還原那高大的墓碑倒塌的一瞬並希望藉此復活我的記憶:
村子裡的十八九歲的年輕人,他們帶着紅衛兵袖章,高唱「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並被一種狂熱的情緒所驅使,攜帶鐵鍬、鐵錘、斧頭和一切可以破壞墓地的農具,在半個籃球場大的蛟塘坎實踐他們的革命理想。伴着激昂的吶喊聲、歌聲,塵土飛揚,高大的墓碑石屑四濺,祖先的名諱碎成齏粉。隆起的墳頭在鐵鍬的挖掘中一點點地變低,眼看先祖的大棺、骨殖即將遭到荼毒,這時,一位被人稱作「大媚娭毑」的農婦挺身而出。
若干年之後,「大媚娭毑」的事跡被傳得神乎其神。「大媚娭毑」姓章,祖籍大山,東鄉武術發源地之一。歷年來,周家與章家械鬥不斷,但一直未禁通婚。有人說,「大媚娭毑」只帶了一條蘸透了水的老布毛巾,那些狂熱的年輕人朝她圍過來,她像跳秧歌一樣將毛巾抖動起來,那再普通不過的毛巾立即具備了刀戟的力量,年輕人手中的農具一挨着毛巾就像玩具似的被碰得七零八落。當一隻鐵鍬被「大媚娭毑」的毛巾攔腰擊成兩段的時候,那些年輕人終於被震懾住了,他們明白這就是祖上流傳下來的東鄉武術絕技—「毛巾花」,一個個灰溜溜地走了。村子裡的族人將被毀的墓地簡單平整了一下,又重新載上了松樹。為防止紅衛兵再來搗亂,蛟塘也用土填了起來。那被砸碎的墓碑還剩下一小茬子埋在地里,就像牙根還嵌在牙床里。這像是時光留下的一個記號,也是日後重修蛟塘坎的憑據。
幾十年過去,當年栽下的半人高的松樹苗長成一片鬱鬱蔥蔥的松樹林。山口裡的風吹來的時候,松濤陣陣,村子裡的人都說,那聲音略帶一些沉痛、悲戚,就像自久遠處傳來的一支靈歌。後來,松樹林被砍伐一空,荒廢的墓址變成村民的宅基地,蛟塘坎消匿不見了,連片的樓房遮蔽了人們有關祖墓的記憶。自六十年代開始,周潭經歷了三年饑荒、大躍進、文革之後,昔日的魚米之鄉漸漸變成一個民生凋敝的貧困村。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搞副業與外出打工是致富的兩條重要途徑,這兩類人又不斷地將親朋好友吸納進去,形成了致富的規模效應。周潭周邊的中心村漸漸都富了起來,到了九十年代,幾乎家家都蓋起了樓房。解決溫飽問題進而富裕起來,重修蛟塘坎擺上鷂石周氏族人的議事日程。公元二00九年農曆九月初九,鷂石周氏祖墓修繕委員會啟動清理蛟池、修繕祖墓工程,二0一二年清明、歷時三年多祖墓整體工程順利完工。
祖墓一側的《重立鷂石周氏先祖墓碑記》由鷂石周氏二十三代、周潭中學名師周曉衡撰寫,字跡已有些漫漶不清。我一個字一個字地辨認着,仿若親見當時盛況:
......新年拜祠、清明掃墓,乃周氏後代懷祖受訓、尋根歸宗之常例。然月不常滿,世難久安,朝代更迭,世事變亂,以至於宗譜散失、祠堂頹毀、祖墓荒廢。今逢盛世,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尊祖敬宗、求本溯源之風盛行。故周氏二十餘村有識之士,齊聚周潭,共商大計,欲重振家聲。然宗祠難以復原,修譜無案可稽,唯修繕祖墓可行。故而,推舉各大村之首、成立鷂石周氏祖墓修繕委員會,於公元2009年農曆乙丑年九月初九,啟動修繕祖墓清理蛟池之工程,重立一世祖文一公之碑並為之記,以彰顯周氏源頭之遠、族裔之盛、德業之崇、人文之昌,且以為後世子孫崇宗敬祖之表。
......
很巧合的是,我的《鷂石周氏家族源流略考》在「六尺巷文化平台」發表之後,不少對家族文化感興趣、有志於續修鷂石周氏宗譜宗祠的鄉友申請加我的個人微信。其中,與我同為鷂石周氏二十五代、著字輩的周正梁正是蛟塘坎祖墓的設計、施工方!因早年家貧,周正梁小學輟學學習祖傳的石匠手藝,歷盡艱辛,終有所成,現在是樅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刻)傳承人。就在我寫下這篇文字時,我與周正梁視頻通話,對蛟塘坎修繕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
原墓址的民居拆遷之後,擬修墓址按古老的「羅盤法」確定方位。施工過程中,挖掘機挖出文革被毀的老碑(部分碑文尚存),足見對墓址勘察精確到位。祖墓規模與鷂石周氏宗譜記載保持一致,主碑為青石(石灰岩材質),碑文行楷陽刻,規格高2.5米、寬1.2米、厚20公分,重1.2噸。兩座側碑高2米、寬1米、厚15公分,一座楷體陰刻《重立鷂石周氏先祖墓碑記》,另一座楷體陰刻功德芳名,兩座側碑與廊柱、六隻石獅子呈拱衛主碑之勢。蛟池距主碑十二米,清淤後呈半月形,與主碑之間由18級台階連接,池水源於大澗。蛟池裡當年投下的蓮子當年萌發新葉,第二年的夏天荷花開得特別茂盛。
慎終追遠是華夏文化的傳統。春節、中秋、清明,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三個節日,其中春節在周潭有「請祖宗、送祖宗」的祭拜儀式,而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時至今日已演變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以踏青郊遊等活動相融合的重要傳統節日。即便在今天,祭祀祖先也可弘揚蘊含扶危濟困、孝道親情等元素的家族文化,喚醒家族共同記憶、加強家族凝聚力。尤其在當下普遍呈現「空心化」特徵的鄉村,家族文化建設是實現「美好鄉村」夢想的最佳抓手。除了祖墓,還有續修宗譜這件大事。與祖墓性質相同的是,家譜系禮樂文化的載體,是中華文化延續至今的活化石,從血緣、倫理層面回答了「從哪裡來」的問題。這件事比修墓、修祠更難,好在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本宗友人。「鷂石周氏續修群」已建起來了,我們相約明年的清明拜祭先祖之墓,同時商議續修鷂石周氏宗譜的可行性。
此刻,秋風咋起,秋蟲呢喃,蛟塘坎沉入深沉的暮色之中。來年春天,大澗春水初生,蛟池裡的荷葉想必綠意盈盈。一陣涼意襲來,我披上夾克衫,向老省道兩旁燈火升起的地方走去。[1]
作者簡介
周海,男,70後,安徽省樅陽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