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聽鳥鳴(顏享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晨起聽鳥鳴》是中國當代作家顏享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晨起聽鳥鳴
時值寒假,又是春節,校園內沒有平日裡披星戴月奔波的老師,也沒有上學期間聞雞起舞晨讀的學生。為了給校園一片祥和,學校里的電子鈴聲也關停了。除了居家校園的老師及他們的家人、偶爾來拜訪老師的學生、些許前來走親訪友的客人,校園裡幾乎再沒有其他人員到往,顯得格外寧靜。
聽慣了早起鈴聲的我,每天清晨,似乎還在等待着鈴聲的響起,然而,始終沒能聽見。自己又不願意設置手機鬧鐘——很不喜歡手機鬧鐘的突然震動或響鈴。正在糾結之時,窗外忽然傳來了幾聲婉轉的鳥叫,隨即鳥聲一片。自己的神經瞬間興奮,「噫!鳥聲真熱鬧好聽,一定是個晴天!」這樣想着,我忙從床上爬起,穿好衣鞋,洗漱完畢,打開家門,循着門前小路朝鳥鳴方向走去。
自己有走路或跑步的習慣,每天半小時,一至三次不等。或早或晚,視情況而定。比如今日早上,我被屋外那清脆悅耳的鳥啼聲吸引,不由自主地跑向了滿是鳥聲的校園林子間。
也許是夜裡下過蒙蒙雨、飄過小雪花、抑或天降霜露,徑道上、小路兩邊,這些花花草草、枝枝蔓蔓,都是濕漉漉的。校園裡,常年青綠色的植物甚多,古松柏針葉的翠、岑天樟木陳葉的淡綠,還有被花木園工修建成低矮的黃葉小女真、四季青等,都在沐浴着清晨的濕露。
再往前,通往教學樓的主幹道兩旁,都種有數株梅花樹。此時,梅花雖然尚未盛開,可是,當你走近些,對着梅樹幹、枝,瞅瞅瞧瞧,你一定會發現,幾乎所有的梅樹枝幹、枝條上,都爬滿了顆粒狀的梅骨朵。淡黃的、粉紅的、白綠相間的。那些裹着的花色、清香,它們真能誘惑着來人在此留步。
清晨、鳥語、濕露、梅花香,一下子收穫到了這麼多美好的風景,看來,這個清晨,早起的我,值啊!
農家娃長大的我,小時候就懂得了「人勤地不懶」的道理。上學後,老師更是講到:「三更燈火五更明,正是孩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恨讀書遲。」讀書期間,我沒有賴過床,更沒有逃過學。在那「鹹菜伴我求學路」里,自己始終堅信「鐵杵磨成針」的道理,一路風雨無阻。在經歷十年寒窗後,我終於抱得「功名」回家。那一刻,自己幸福至極——陪伴我的,從此不再是鹹菜了。
整個求學期間,除了讀書,做好功課外,自己還學會了做田地菜園間的農家活、做煮飯炒菜縫縫補補的家務活,還跟着鐵匠、木匠、泥瓦匠、打獵人等,學會了他們的一些手藝。就拿做飯菜來說,每到農忙季節,正值暑假,家裡人一致推薦我留在家裡收拾家務,做全家人的飯菜——大家都說我做的飯菜好吃。至於自己能在鐵匠鋪里掄幾下鐵錘,在木匠鋪里畫畫墨線、拉拉大鋸,給泥瓦匠師傅和和水泥灰,跟着獵人擺弄幾下獵槍,那都不在話下。
在學生時代,自己騎自行車買賣過冰棍。上班後,擺過地攤,還開過小店的,等等。那或者是為了零花錢,或者是為了生計。如今,自己是一名教師,從大學畢業後登上六尺講台起,我已經在校園這塊沃土上耕耘了三十餘年。
靠着心中恪守的信念——守好一畝三分地,自有桃李下成蹊——我記不清自己到底教過多少學生,更無法一一說出每位學生的姓名。這份自己擁有的欣慰、滿足,促使着我將繼續耕耘在這所校園裡、這片沃土上——不求杏壇留美名,只願桃李滿天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