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朝帝王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明朝帝王陵

 

 

 

中文名

明朝帝王陵

目錄

簡介

介紹

簡介

明朝帝王陵》,本書分上、中、下三篇,分別對明朝十八座帝陵的墓主、陵寢制度、歷史沿革變遷及軼聞趣事進行介紹,資料詳實、圖文並茂,融學術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對弘揚祖國文化,讀者全面了解明陵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介紹

引言

我國古代的墓葬文化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特別是帝王級的陵墓,因墓主社會地位的至尊,以及當時宗法禮制、追求墓葬防盜耐久、講究風水擇吉而葬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其不僅在建築規模的宏大方面遠勝人臣墓葬,而且更富於神秘莫測的特點。因此,古代帝王陵墓不僅是當時墓葬的最高等級形式,而且也是當時政治制度、宮廷禮俗,以及建築、藝術諸領域的綜合反映。就如上意義而言,一部帝王的墓葬文化史,實則即是一部濃縮了的社會發展史。

明朝,處於中國封建社會的晚期。從明太祖朱元璋掃平群雄,於公元1368年稱帝南京,繼而推翻元朝統治,到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於公元1644年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煤山,其統治時間長達277年,先後有16位皇帝君臨天下。在這16位皇帝中,除建文帝朱允炆因「靖難之役」,南京城破,宮中起火,下落不明,沒有留下陵墓外,其餘15帝或生前,或死後均建有陵墓並保存至今。加上洪武、嘉靖兩朝營建的三座追尊帝陵墓,明朝的帝陵計有18座。

明朝帝陵分布圖陵名、地理位置、墓主等情況如表所列:

從明朝帝陵分布圖可以看出,明朝帝陵分布在我國三省(江蘇、安徽、湖北)一市(北京)的不同地區。這與其他朝代

帝陵大體集中於一地或二地不同。明朝崇禎年間,禮部侍郎蔣德璟曾就明陵的地理位置對崇禎帝說:「中國有三大幹龍:中干旺氣在中都,結為鳳泗祖陵;南干旺氣在南京,結為鐘山孝陵;北干旺氣在北京,結為天壽山諸陵。這三大幹,本朝獨會其全,真是帝王萬世靈長之福。」其實,明朝帝陵之所以會分布在大江南北的不同地方,是各有歷史原因的。鳳泗祖陵,是朱元璋先人的舊葬處;孝陵位處南京,是朱明王朝的定鼎之地;天壽山諸陵的形成,則導源於永樂皇帝遷都北京。所以,所謂的三大幹龍獨會其全之說,不過是禮臣用風水之說加以神化,加以附會而已。

明朝的帝陵屬於同一朝代,但就陵寢制度而言,不同時期仍各具不同特點。早期的陵墓,以朱元璋的父陵皇陵為代表,陵制承襲秦、漢、唐、宋時期以覆斗形陵台為中心,前設祭殿,周以方垣,四面設門的均衡對稱的方陵體制。此後,朱元璋營建孝陵,對陵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從而奠定了圓形寶城和方形院落相結合,導之以曲折幽深的神道的嶄新的陵制體系。北京的明十三陵,陵制雖基本沿用孝陵制度,但又多有完善之處,因之更趨完美,更適合表現大明天子的尊崇地位。

明朝的帝陵還有一個特點,這就是陵寢建築及歷史遺存物,較之其前歷代帝陵都保存得更多更好。宋代及其以前各代的帝陵,初建之時規模亦十分宏大,但時至今日,除陵台及部分石刻尚存外,其他建築基本蕩然無存,甚至有的墓室都已被盜發破壞。這種局面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每遇王朝興替,新王朝或新厥起的政治集團為表示對舊王朝的敵視,以及與舊王朝勢不兩立和徹底決裂的決心,往往對舊王朝的宮室、陵墓建築進行破壞。如項羽火燒阿房宮,對秦始皇陵進行破壞即是典型一例。又,帝陵隨葬物多為珍寶,社會動亂時期,人們出於盜寶的目的,也往往對帝陵造成破壞。此外,我國古建築,包括帝王陵寢在內,多系木構建築,年久失修,及雷電火災,也必然會造成建築物的毀壞。明朝的帝陵之所以比宋朝及其以前各代帝陵都保存得好,遺存物也較多,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一是明末農民起義軍在南方僅火燒了皇、顯二陵,在北京十三陵也僅燒了定陵殿廡及康、昭二陵明樓。李自成農民起義軍雖一度占據北京,但卻未對明陵進行全面破壞。二是清朝統治者是在擊潰李自成農民起義軍之後才入主中原的。雖然他們與明朝之間屢有戰事,但為加強和鞏固統治,需要漢族知識分子及士大夫階層的支持。所以,清朝定鼎北京後,為懷柔漢滿兩族關係,就打起了為明朝臣民報君父之仇的旗幟,以禮改葬崇禎帝後,並實施對明陵保護的政策。所以,終清之世明陵並未遭遇大的破壞。其三是民國政府對明陵也是採取保護政策。

明陵遺存的珍貴文物古蹟,在當前世界旅遊形勢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下,自然成為人們旅遊觀光,了解明代歷史的絕好內容,為此,本書分上、中、下三篇,分別對明朝十八座帝陵的墓主、陵寢制度、歷史沿革變遷及軼聞趣事進行介紹,力求資料詳實、圖文並茂,融學術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以期達到弘揚祖國文化,為海內嘉賓提供全面了解明陵歷史的目的。但限於水平,疏漏及不當之處在所難免,衷心地希望讀者不吝賜教、批評指正。[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