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朱謙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明史·朱謙傳出自於《明史》,此史是二十四史最後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277年的明朝歷史。其卷數在二十四史中僅次於《宋史》,其修纂時間之久、用力之勤則是大大超過了以前諸史。[1]
原文
朱謙,夏邑人。永樂初,襲父職,為中都留守左衛指揮僉事。洪熙時,隸陽武侯薛祿,征北有功,進指揮使。宣德元年進萬全都指揮僉事。
正統六年與參將典王真巡哨至伯顏山遇寇擊走之次閔安山遇兀良哈三百騎又敗之追至莽來泉寇越山澗遁去乃還時謙已遷都指揮同知,乃以為都指揮使。
八年充右參將,守備萬全左衛。明年與楊洪破兀良哈兵於克列蘇,進都督僉事。所部發其不法事,帝以方防秋,宥之。復以北征功,進都督同知。
帝北狩①,也先擁至宣府城下,令開門。謙與參將紀廣、都御史羅亨信不應,遂去。進右都督。與楊洪入衛,會寇已退,追襲之近畿。戰失利,洪助之。兵部並助洪不救。景帝俱弗問。洪入總京營,廷議欲得如洪者代之,咸舉謙。乃進左都督,充總兵官,鎮守宣府。景泰元年四月,寇三百騎入石烽口,復由故道去,降敕切責。逾月,復入犯。謙率兵御之,次關子口。寇數千騎突至,謙拒以鹿角,發火器擊之,寇少卻,如是數四。謙軍且退,寇復來追。都督江福援之,亦失利。謙卒力戰,寇不得入。六月復有二千騎南侵。謙遣都指揮牛璽等往御,戰南坡。謙見塵起,率參將紀廣等馳援。自巳至午,寇敗遁。論功,封撫寧伯。是時,寇氣甚驕,屢擾宣府、大同,意二城且旦夕下。而謙守宣府,郭登守大同,數挫其眾。也先知二人難犯,始一意歸上皇。八月,上皇還。道宣府,謙率子永出見,厚犒其使者。既而謙謬報寇五千騎毀牆入。察之,則也先貢使也。詔切責之,謙惶恐謝。明年二月,卒於鎮。謙在邊久,善戰。然勇而寡謀,故其名不若楊洪、石亨、郭登之著。成化中,謐武襄。 (節選自《明史·朱謙傳》)
【注】①帝北狩:英宗北巡時被也先俘虜,英宗之弟登基稱帝,遙尊英宗為上皇。
譯文
朱謙,夏邑人。永樂初年,他承襲父職,為中都留守左衛指揮僉事。洪熙時,朱謙隸屬陽武侯薛祿,北征有功,進升為指揮使。宣德元年(1426),進升為萬全都指揮僉事。
正統六年(1441),朱謙與參將王真巡哨至伯顏山,遭遇敵寇,將其擊走。駐紮閔安山時,遇上兀良哈的三百騎兵,又將其擊敗之。追至莽來泉,敵寇越過山澗逃走了,朱謙這才率軍返回。當時朱謙已升為都指揮同知,於是被任命為都指揮使。
八年(1443),朱謙充任右參將,守備萬全左衛。第二年,他與楊洪在克列蘇打敗兀良哈的軍隊,進升為都督僉事。朱謙的部屬揭發他的違法事,皇上因為正需要防守的將領,便寬恕了他。朱謙又因北征有功,升為都督同知。
皇上北巡,也先擁着英宗來到宣府城下,下令開門。朱謙與參將紀廣、都御史羅亨信不予回答,也先於是離去。朱謙升為右都督。他與楊洪入衛京城,恰逢敵寇兵退,朱謙率軍在近畿追擊。戰鬥失利,楊洪彈劾他,而兵部一起彈劾楊洪不去援救。景帝對他倆都不追究。楊洪入京統領京營後,廷臣商議要找一位代替楊洪原職的人,大家一致推舉朱謙。朱謙於是進升為左都督,充任總兵官,鎮守宣府。景泰元年(1450)四月,敵軍三百名騎兵從石烽口進入,又由原路離去,皇上降旨切責朱謙。一個月後,敵寇再次入侵。朱謙率兵抵禦,駐紮關子口。敵寇數千騎兵突至,朱謙以鹿角阻止敵軍前進,又發火器攻擊,敵寇稍微後退,就這樣重複了四次。朱謙軍將退時,敵寇又來追擊。都督江福來援,也失利,朱謙最後拼力奮戰,敵寇才未能進入。六月,又有二千敵騎南侵。朱謙命都指揮朱璽等前往抵禦,戰於南坡。朱謙見灰塵四起,便率參將紀廣等迅速赴援。從上午九時一直到中午十二時,敵寇才戰敗而逃。論功時,朱謙被封為撫寧伯。這時,敵寇氣勢十分囂張,屢次騷亂宣府、大同,希望很快攻下二城。 但朱謙防守宣府,郭登防守大同,屢挫敵軍。也先才知二人難犯,這才一意送回英宗。八月,英宗返回,途經宣府,朱謙率其子朱永出城拜見,重賞其使者。不久,朱謙誤報有五千敵寇騎兵毀牆而入。結果仔細一看,原來是也先派來的進貢使者。皇上下詔切責他,朱謙惶恐謝罪。第二年二月,朱謙死於宣府。
朱謙守邊已久,善於作戰。但他勇而無謀,所以他的名聲不如楊洪、石亨、郭登。成化年間,贈諡號武襄。 [2]
作者簡介
張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康熙末年,整治鬆弛的吏治,後又完善軍機制度。先後任《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聖祖實錄》副總裁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總裁官。死後諡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