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故鄉的小河(廖春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故鄉的小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故鄉的小河》中國當代作家廖春波的散文。

作品欣賞

故鄉的小河

坦率地說,她不是河,更像小溪。雖然夾在兩山之間,由西向東蜿蜒幾十公里,夏季洪水滔滔,阻隔南來北往,但大部分時節,只有涓涓細流,魚蝦螃蟹出沒,清澈微瀾,冬干斷流,淺灘相連,亂石畢露,橫七豎八,通行無礙。

她在幽谷,深居簡出,名不見傳。查清代以來的縣域地圖,僅標一條曲線,絕無名稱可考。當地習慣叫她「河溝腳」,對岸即為「溝那邊」。溝河二岸田地甚少,松柏等樹木茂盛,荊棘雜草叢生,花鳥蟲蛾奪目,飛泉瀑布直下懸崖峭壁,雨後春筍幼苗破土而出,野生菌和桑葚誘人採摘,不過蛇鼠共患,實在難飽口福。

憶及童年,有她伴隨,樂趣良多。割草弄柴、放牧牛羊、鑽岩洞、捉迷藏、游泳、歇涼……室外活動頻繁,四處留下足跡。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集體林滿山遍野,尤以沿河長勢好。一位老人負責管護,他早出晚歸,把生產隊數十孩子盯得最牢,哪怕扯點豬草,也要沒收歸公,交由隊長發落父母管教,一般當眾打得鬼哭狼嚎。可他有滿肚子故事,成年累月倒不完。我們既怕他,又喜歡他,總是纏着他,他也愛表演。鯉魚石上,洞二岩里,烏龜灘旁,小夥伴們圍住他,津津有味地聽他講三國、說水滸、擺聊齋、唱山歌、訴苦難,直到夕陽西下,他才就此打住,大家意猶未盡,背着竹簍散去。

十六歲時,我離開她,求學異鄉。難忘親人囑託,承諾常回農村,決不忘恩負義。離家近四十載,每年均返故里,獨自守望河畔,重拾兒時記憶。山高水長,峰迴路轉,天氣澄和,風物閒美。身臨其境,頓感靜穆,言猶在耳,虔誠如初。

其實,她早入駐我胸田,滋養着精神家園。無論我在何地,遇到什麼困難,她都不離不棄,默默深情化沃土。我無限留戀她,竟使青春煥發,自信人生不老。正可謂:

物是人非後,暮年事不休。故鄉今安在,小河心中流。 [1]

作者簡介

廖春波,重慶仲裁委國際仲裁員,萬州區司法局二級調研員、公職律師,自由譯者,愛好文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