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打繞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打繞棺

打繞棺,又稱「穿花舞」、「跳喪舞」、「打安慶」、「穿喪堂」等,由佛教法事演變而來,是土家族喪葬祭祀活動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融吹、打、跳、舞於一體的綜合性舞蹈,打繞棺是千百年流傳在川東渝東渝東南湘西等山區的一種土家民族民間喪葬祭祀習俗。經過世代相傳,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該活動主要分布在渝東南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和湘西山區。

基本內容

中文名:打繞棺

本質:土家族喪葬祭祀活動

別名:「穿花舞」、「跳喪舞」、「打安慶」

包括:吹、打、跳、舞

介紹

按照土家人的習俗,老人去世後,孝子首先要跪在亡者床前,焚燒一種粗糙的黃色草紙,謂之「落氣紙」。在將亡人裝殮入棺後,即燃放鞭炮,派人翻山越嶺告知親朋好友,謂之「報信」。親友及鄉鄰在接到報信後,即從四面八方趕到喪家,謂之「奔喪」。

孝家把靈堂設在堂屋裡,靈柩前的四方桌上供奉着紅色的靈牌,靈柩上鋪着紅色的繡花絨毯。打繞棺所用的牛皮大鼓就置於靈柩前的桌子旁邊,靈柩四周的空地就是人們打繞棺的地方。

弔唁的人吃過晚飯後,最熱鬧、最濃烈的打繞棺也要開場了。只見掌鼓歌師走到靈柩旁,拿起鼓捶示意前來奔喪的客人,到繞棺開始了。擂響牛皮大鼓,隨着「咚咚咚」的鼓點節奏,掌鼓的歌師高聲唱出「待師」曲:「我打鼓來你出台,黃花引動白花開……」奔喪的土家漢子相邀上前,隨着鼓點踏着節奏,自然地走到靈柩前起舞,邊跳邊與旁邊觀看的鄉鄰一起唱着應和:「跳喪哎……」一領眾和,邊唱邊舞,現場氣氛熱烈。

打繞棺是一種歌舞性很強的民俗祭祀表演活動。其舞姿剛健、古樸、豪放、粗獷,尤其是跳「燕兒銜泥」,更為絕妙。只見一人丟一手帕在地下,另一人叉開雙腿下大腰,隨着鼓點的加快,雙手後翹煽動雙翅,嘴攏地面銜起帕子。

起源

打繞棺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隋書·地理志》中記載的「繞棺」。到唐宋時期,打繞棺已基本定型,唐樊綽《蠻書》載:「初喪,鼓以道哀,其歌必號,其眾必跳,此乃盤瓠白虎之勇也。」至元明清時期,地方史志對打繞棺的記載更為完備:「舊俗,歿之日,其家置酒食,邀親友,鳴金伐鼓,歌舞達旦,或一夕或三五夕。」

用亦歌亦舞的方式悼念死者,是土家族先民在長期生產與生活中形成的獨特習俗,表現了巴人特有的生死觀,「歡歡喜喜辦喪事」,「高高興興送亡人」。在他們看來,人的生老病死,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輪迴一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從出生到終其天年,是順應了大自然的規律,所以,他們稱人之老死為「順頭路」或稱「黃金落窖」。

老人去世後,為老人舉喪,辦得越熱鬧紅火,就越是有面子、有孝心。舉喪實質上成了禮讚生命、祝福新生的一種特殊的儀式。

「打繞棺」源於古代的巫舞和巴渝舞。由於生產力低下,人們用原始的模仿和超現實的祭祀解釋死亡的現象,不少史籍對此有相關記述。解放後,尤其是「文革」期間,這種民間祭祀活動逐漸衰落。但在較偏遠的土家山寨仍在流行。

表演時,鑼鼓音樂伴奏,掌壇師講法,舞者手持火把圍繞棺木歌舞祈神,超度亡魂。打繞棺的法事過程有開場、旋幡、開天門、跑天王、破獄等,壇班子和孝子配合。

其中跑天王最為神秘,且最具原始舞蹈特徵,常見舞蹈動作有單人焚香,多人參與的黃龍纏腰、鯉魚下灘、倒鈎刺、穿二六節和拜羅漢等。舞蹈者手持火把,圍繞棺木時跑時繞,時唱時靜,動作輕盈,令人眩目。整個活動過程中,有鑼鼓相伴,伴奏樂器還有鼓、大鑼、小鏤、鈸等。根據祭祀的天數,誦唱的內容各異,有即興發揮的,也有按照歌書念唱的,很少重複。打繞棺還有專用器物,掌壇師傅有專用的花衣花冠,如意火把筒、司刀、寶劍、香燭等。這一套十分完整的程序,對研究當地民間民俗發展史提供了重要依據。

由於土家打繞棺具有歷史、舞蹈、人文、音樂等價值,已受到高度重視,也對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具有深遠意義。這種民間藝術形式深受土家人民所喜聞樂見,也正是由於它廣泛的群眾性,才使得這一古老的文化形式得以存在和發展,歷經千年而不衰。[1]

參考文獻

  1. 打繞棺豆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