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戴思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戴思恭(1324—1405),字原禮,號肅齋,浙江諸暨人,明代著名醫學家。[1]

[2]
  戴思恭,字原禮,出生於元泰定年間,浦江馬劍九靈山(現屬諸暨)一個世醫門庭,從小受父親戴士堯的啟蒙家教,讀書即曉大義。據《浦江光緒縣誌稿》載:原禮早年因為母病被庸醫誤,乃從義烏丹溪朱震亨學習理學及醫術。戴原禮生性聰明,勤學肯鑽,深得被譽為神醫的朱丹溪的心傳,成為朱丹溪的高足。後,戴原禮潛心研究古代醫學理論,諸家奧旨,悉洞其妙,而頗善於創造和運用。醫術逐至爐火純青境界,奇病怪症,莫不應手奏效,終於成為一代名醫。
  戴思恭救死扶傷,不逐名利,醫德崇高,頗受人們敬仰,深受明太祖寵信,遇雨免原禮朝,就是一個證例。
  又如《浦江光緒縣誌稿》所載: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明太祖朱元璋得重症,因太醫診治無效,即把醫官盡行投於監獄,獨召原禮到床邊慰撫道:「你是仁義之人,沒有你的事,不要怕。」
  朱元璋信原禮的為人,也信原禮的醫術。洪武十九年,晉恭王病,亦請原禮治後得愈。可是不久舊病復發,竟不治而死。明太祖大怒,以為是侍臣照應不周,逮治王國諸臣。原禮得知後對朱元璋奏道:「臣奉命療王,王喝了臣的數劑藥即見治效。臣曾對王講:王病已毒在膏育,不久復發,將不可治,如今果然不出所料。」太祖聽了戴原禮的話,這才放了晉王諸臣。
  後太祖因病駕崩,建王帝朱允火又接位,怨侍臣不力,降罪皆殺。而對戴原禮呢,不僅不責,反被拜為太醫院最高長官之職—院使。建文帝之所以這樣做,也是因為太祖朱元璋對戴御醫的信任和保護的結果。請看,朱元璋的兒子遼簡王、肅壯王、慶靖王奔喪至京,聽建文帝傳太祖對戴原禮的臨終囑咐後,個個哭着到戴原禮的寓所問勞。遼簡王還當即親筆書題「仁義」兩字大軸,以表彰戴原禮的高尚醫德。肅壯王和慶靖王也各寫一篇贊詠賜戴原禮。
  永樂皇帝朱棣推翻建文帝朱允火文後,對建文帝舊臣趕盡殺絕。而唯獨對戴原禮還是待之如賓,不計前嫌,超拜他再出任為太醫院使。這並不因為戴原禮曾為他治好過病為主要原因,而是戴原禮為人仁義、德高望重,醫術高超,才使永樂帝這樣看重他的。
  是年,原禮年已八十有一高齡,以年老不任事,屢請告老方准,永樂帝猶依依不捨。戴原禮辭別後,永樂帝傳諭說:「膚復召汝,汝其來也」,又派人護送戴原禮出京。永樂帝何等信任他,不言而喻。
  戴原禮致仕後,不久老死於家,永樂帝聞之哀痛不已,親撰祭又,派人到他家舉行了祭禮。這也為一般大臣所難享受到的榮耀。

醫學軼事

[3]
  戴原禮體察疾病,辨證施治,打破常規,敢於出奇制勝,不僅在民間有神奇的傳說,在皇宮裡也青動人的事跡。
  浦江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說:明太祖時,皇后馬氏生騎馬癰,朱元璋請戴原禮去給她醫治。古時對財主小姐切脈都有許多忌諱,何況一國之後,更是生在下身的騎馬癰呢?但戴原禮獨出心裁,巧妙地使用特製椅子,撒藥粉求印影的辦法,來診斷騎馬癰的病情,然後削一把蔑刀,戴於起消炎止痛的藥粉之下,再次請皇后用力坐於藥粉上,一舉獲得成功,既避過不便,又使皇后無術前緊張,也無術後痛苦,一切進行得自然輕鬆,令人讚嘆不已。
  戴原禮的高超醫術,在古書上不乏記俄亡明朝嘉靖年間,刑部尚書鄭曉所撰的《今言》便有云:洪武十九年,燕王朱棣患痕病,命韓公憋治,久不愈。於是請原禮。原禮到燕王病榻前問明日前所用何藥後講:「是也」,又問燕王嗜何物,燕王答:「生芹」,原禮講:「得之矣」,於是對症下藥,只一劑,燕王即當夜肚瀉,視之皆細蝗也。
  《今言》還載:尚書嚴震病重,太祖朱元璋又令原禮為他好好治之,並傳諭說醫死不究償命。結果,一劑而愈,震驚朝野,轟動一時。
  又:有妃嗜燒酒,常感腹部劇疼。戴原禮為她治好後,說:「十年必復發,發不可治。」後十年果然病腹痛死。

醫學著述

[4]
  戴原禮一生醫好了無數病人,也為後世留下了不少遺產。他著有《訂正丹溪金匾鈎元》三卷、《證治要訣》十二卷、《證治要訣類方》四卷、《推求師意》兩卷等,為中華醫學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這就難怪明代大學士、禮部尚書朱國偵稱他為「國朝之聖醫了」。這就難怪後人譽他為「明代醫學之冠」了。

學術特色

[5]
  論火邪,弘揚師說
  戴氏從朱丹溪「陰常不足,陽常有餘」的觀點出發,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更強調了火邪致病的危害性。指出「火之為病,其害甚大,其變甚速,其勢甚暴」。因火邪能「燔灼焚焰」。並且深刻地論述了人身之火除君、相二火之外,無髒不有。且五志過極,七情之變均能化火,如「大怒則火起於肝,醉飽則火起於胃,房勞則火起於腎,悲哀動中則火起於肺,心為君炎,自焚則死」。並認為諸風掉眩,屬於肝火之動,諸痛癢瘡屬於心火之用,諸氣賁郁,屬於肺火之升,諸濕腫滿,屬於脾火之勝,進而指出《素問•病機十九條》中直指火邪為患的就有五條。並根據劉河間《素問玄機原病式》中關於大多數疾病其病機、病變均為火熱的理論,把《病機十九條》原文中六氣引起的證侯由二十一種擴大到八十一種,就其中五十六種是由火熱引起的證侯進行羅列論述,從而說明其火邪致病既多且暴的觀點。
  論郁證,錦上添花
  戴思恭在朱氏之學的基礎上,結合本人的臨床經驗,作了更加完備的發揮,使臨床對郁證的論治上達到了空前的境界。他指出「郁者結聚而不得發越也。當升者不得升,當降者不得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也。此為傳化失常,六郁之病見矣。氣鬱者,胸脅痛,脈沉澀;濕郁者,周身走痛,或關節痛,遇陰寒則發,脈沉細;痰郁者,動則即喘,寸口脈沉滑;熱郁者,瞀,小便赤,脈沉數;血郁者,四肢無力,能食,便紅,脈沉;食郁者,噯酸腹飽不能食,人迎脈平和,氣口脈緊盛者是也」。他把繁複多變的郁證,用如此簡捷明快的語言,把郁證的主症、主脈勾勒得一清二楚,可見戴氏功底深厚,無怪乎《明史》謂其「學純粹而識深遠」。
  對於郁證的治療,戴氏認為六郁致病多在中焦,因中焦為脾胃所居,脾主升,胃主降,故中焦為人身升降之樞機,若出入廢,升降息,則神機化滅。故凡治郁證,當重中焦,用藥大法宜升降兼施。他提出以蒼朮、川芎為主藥。因蒼朮是陽明藥,氣味雄壯辛烈,強胃健脾,開發水谷之氣而化濕濁,其功最著;川芎乃手足厥陰藥,能直達三焦,使生髮之氣上至巔頂,下抵血海,燮理陰陽,調和氣血,不獨開發中焦,並能使胃氣行於三陽,脾氣行於三陰。故「越鞠丸」又名「芎術丸」。大凡後世論郁者,多宗丹溪、思恭之說。
  論氣火,醫門絕唱
  戴思恭認為「氣之與火,一理而已,動靜之變,反化為二」。當氣處於正常狀態下運行不息之時即謂之氣。當其逆亂變常之際則謂之火。猶如冰之與水,寒則成冰,化則為水,其名雖異,其本則一。他提出「氣屬陽,動作火」的論點,是他對氣的生理、病理方面的重要闡發。
  氣是中焦水谷所化生,由上焦肺所主司,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動力。一旦七情交攻,互志舉發,則乖戾失常,清者變化而為濁,行者抑鬱而反止,表失衛護而失和,里失健悍而少降,營運漸遠,肺失治節,妄動不已,氣即為火矣。因此,戴氏在治療氣病時提出「氣作火論,治與病情相得」,認為氣病不可一概用辛香燥熱之品,因辛香燥熱之品只能劫滯氣,藉此暫開一面,舒快於一時,若方中不設制遏佐使之品,服之反增鬱火,蒸熏氣液,以火濟火,則更傷陰血。
  論陰血,別有心得
  戴氏根據朱丹溪「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理論,深刻地闡述了「陽道常饒,陰道常乏」的機理。他認為人身陰血生成之難而衰虧之易也。若陰血生化旺盛,則諸經得之以長養,百骸得之以潤澤。若陰血虧耗,則百脈由此而空虛,臟腑因此而虛衰。陰血空虛之處,便為陽邪肆虐之地,此即諸病變生之由也。所以他進一步指出:「血盛則形盛,血弱則形衰;神靜則陰生,形役則陽亢;陽盛則陰必衰,又何言陽旺而生陰血也。」故陰一虧,則血「妄行於上則吐,衰涸於外則虛勞,妄返於下則膀胱癃閉,溺血滲透腸間則為腸風,陰虛陽搏則為崩中……蓄之在上,則人喜忘,蓄之在下,則人喜狂。」
  戴氏把陰血不足而引起的變證描述得十分詳細,並指出治血必用血屬之藥。選方用藥,首推「四物湯」,他認為四物湯中川芎為血中之氣藥通肝經,性味辛散,能行血滯於氣,地黃為血中血藥,通腎經,性味甘寒,能生真陰之虛。當歸為治血主藥,通腎經,性味辛溫,能養血活血而各歸其經。芍藥為陰分之藥,通脾經,性味酸寒,能和血氣腹痛。臨證時根據不同病情,可在此基礎上加減化裁,則可任無窮之應變。
  論痰證,杏林獨秀
  戴思恭繼承了丹溪的學術思想,對痰證的病理變化及治療原則作了精要的論述。他說「飲凡有六,懸、溢、支、痰、伏、留,痰飲特六飲之一耳。人病此而只曰痰飲者,蓋停既久未有不為痰,多因氣道閉塞,津液不通。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這一卓爾不群的理論,為丹溪「治痰先治氣」之說作了最好的注釋。
  關於痰飲的生成,向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的說法,認為治痰以健脾為要着。而戴氏師徒在大量臨床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治痰先治氣」的新穎理論,猶如一朵奇花異葩,獨秀杏林,為治療痰症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後人又根據戴氏的氣之「擾亂變常之謂火」的理論,提出了「治痰先順氣,順氣先清火」之說。這樣,又進一步地把氣、火、痰三者之間的病理變化關係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使辨證論治前後一貫,更有理法可循。這無疑是戴氏師徒對臨床治療學方面一大貢獻。

參考來源

  1. 龍玲. 戴思恭郁證、痰飲證治學術思想探析[J].. 山西中醫學院學報,. 2012,13(03):22-23. 
  2. 方天戟. 一代名醫戴思恭[J].. 浙江檔案,. 1993(03):50. 
  3. 方天戟. 一代名醫戴思恭[J].. 浙江檔案,. 1993(03):50. 
  4. 方天戟. 一代名醫戴思恭[J].. 浙江檔案,. 1993(03):50. 
  5. 趙勝權. 戴思恭學術思想擷英[J].. 光明中醫,. 2001(0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