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目錄

介紹

在歐洲,番茄有LOVE APPLE的別稱,因為成熟的番茄花開並蒂,紅通通的連結在一起,就像一對情人,所以有愛情果的稱號,這裡的溫室以種植愛情果為主,所以就取名為「愛情果園」,希望這樣浪漫的名稱在為果園做推展時,能夠讓遊客帶來一些浪漫的氣氛與記憶。

愛情果園所採用的溫室形態是在許多溫室中特地挑選出來的,因為考量台灣季節的變化,在夏季一般溫室內會形成溫度的聚集現象,而高溫對於室內栽培的作物,會造成結果困難的情況,尤其是番茄這種作物。所以,當初在做溫室形態選擇的時候,即需尋求可以降溫、散熱方便的設計,當時便選了屋頂捲揚式的結構,它的屋頂設計是整個塑膠布可以捲起至中央的太子樓下面,所以當屋頂捲起的時候,上面只剩一層細網,熱能就不會累積在室內,因此內外的溫差大約在兩度上下,再加上有裝設排風扇,萬一裡面熱導流循環不佳時,排風扇作用後,溫度會很快受到控制。

愛情果園設計之初,首次實作溫室栽培,也期許這個環境可以做到有機栽培的理念,但是發現溫室的環境雖然可以隔絕許多蟲害,卻阻止不了毒素病的發生,所以在初期栽培上損失不少。所幸我們的指導員鄭年鈞,在這方面下了很多工夫,不斷的到外參訪與學習溫室的種植技術,來強化愛情果園的栽培經驗。

 [1]

稻田彩繪

稻田彩繪,已延續21年,也成為苑裡的年度盛事。苑裡鎮農會推廣部助理技術員康美琪指出,苑裡東側是知名的火炎山,南側則是大安溪沖積扇平原,區內沒有工廠污染,加上中部地區氣候溫和,又有大安溪純淨水源,形成適合水稻生長的環境,稻米質量俱佳,自古以來便是「苗栗穀倉」。 臺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後,為強化國產稻米形象,經苗栗農業改良場張素貞博士建議,利用紫色及綠色水稻在農田「作畫」,突顯米鄉意象,吸引國人多吃臺灣在地好米。2002年,臺灣首見的稻田彩繪,在苑裡開展了。 康美琪說,20多年來,水稻品種推陳出新,目前共有6個色彩可供「作畫」,包括綠色、紫色、白色、黃色、黑色、紅色,彩繪主題越來越多元,之前有黃色小鴨、貓熊、侏羅紀公園、古式娶親等,新冠疫情期間,還「畫」了「Taiwan,加油」為國人祈福,還曾經當作「求婚看板」達陣,該對佳偶並在稻田彩繪20週年的活動中現身,意義非凡。

 [2]

溫室蔬果

運用溫室空溫特性,調整生產時間,取得果物最佳售價,提升農民收入。另一方面,透過溫室栽植,避免農藥使用,推展有機作物,提升國民健康,涵養土地生態。 苑裡鎮農會打造多座溫室種植番茄、小黃瓜、斑比甜瓜、香瓜等蔬果。除了開放番茄採果,也在農民直銷站販售。康美琪說,農園就在直銷站旁,蔬果採收後,立即包裝上架,可說是產銷最短的距離。 每年11月至隔年5月開放採小蕃茄,此外還種植了彩色甜椒、小黃瓜等可依季節體驗採果,愛情果園是溫室果園,不受天氣影響晴雨天都能採,位置就在藺草博物館對面,每年二期彩稻節這裡還會有彩繪稻田,也能在農會商品區買到苑裡農會及台灣其他農會所製造販售的獨家伴手禮及農特產,像是可以買到灣麗麵、苑裡米等等。

 [3]

行銷影片

遊戲直播

[6]


參考資料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