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懷古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懷古詩

 

 

 

懷古詩中國古代詩詞中內容,思想較沉重的作品。主要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蹟來達到感慨興衰、寄託哀思、託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於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簡介

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懷古詩是內容與思想都比較沉重的一類作品。這類詩都是懷古惜今,「有感而發」,往往是詩人處於某種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憑弔歷史古蹟,回顧古人的業績或遭遇,自己內心產生共鳴,不禁發出對古人業績的慨嘆或抒發對物換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因此,感情基調一般都比較蒼勁悲涼

詩詞鑑賞

讀懷古詩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要知人論世,一是要品賞韻味。所謂「知人論世」,就是理解詩作的思想感情。古人讀詩主張「以意逆志」,即用讀者的「意」,根據作品中所反映出來的東西,去探索追溯作者寫作時所要表達的「志」。懷古詩的作者是在懷念古代史實的基礎上抒發個人情懷的,詩中必然涉及到歷史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當時的思想感情。解讀這類詩首先要根據詩中的物象確定史實,理解典故內容和它所包含的意義,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

寫作特點

方虛谷云:「懷古者,見古蹟,思古人。其事無他,興亡賢愚而已。」

(1)結構: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

(2)內容:國家——國運衰微,統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壯志難酬,憂國傷時,孤寂失意。

(3)手法: 用典,對比,借古諷今,弔古傷今。

(4)語言: 含蓄蘊藉。

(5)意象: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吳鈎,烏衣巷,淮水,柳營,後庭花。

(6)表現手法:運用典故,今昔對比,借古諷今,即事議論。

(7)思想感情:弔古傷今,昔盛今衰,懷才不遇。

(8)風格:或雄渾壯闊,或含蓄沉鬱。

藝術特徵

1、懷古「點」的相對統一。

既然是懷古詩,詩人的抒懷的情感必須有一個觸發點,也就是說,懷古詩中一般都會出現一處(件)讓詩人產生聯想的「點」。

這些「點」既可以是某處遺蹟,也可以是遺蹟旁的景或物,還可以是由遺蹟聯想起的歷史事件,還可以是某個歷史人物。

2、懷古形式的相對統一。

從懷古形式的角度看,一般懷古詩都會選擇「物是人非」或「物的盛衰變遷」這兩種對比的模式。

從物是人非的角度看,詩人往往選取的是遺蹟旁的景或物,將穿越時空依然存在的景或物和詩人當世已然不存或殘存的遺蹟進行對比,從而形成一種比較關照,抒發出時空更替的興亡之感。

從物的盛衰變遷的角度看,詩人往往將着眼點關注在遺蹟本身,由遺蹟現實的衰敗聯想到遺蹟當年的繁盛,兩相對比,進而抒發時空滄桑之感。

3、蘊涵的情感趨向的相對統一。

詩歌的終極目的都是抒發情感,懷古詩在抒發情感的趨向性上也表現了相對的統一,一般可分為三類。一是寄託個人境遇。二是借古諷今,憂國傷時。三是感慨人世無常。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