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忠縣復興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忠縣復興鎮,隸屬於重慶市忠縣,地處忠縣東南部,東與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黎場鄉接壤,東南與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沿溪鎮為鄰,南連東溪鎮,北接長江,距忠縣政府駐地10.2千米,區域總面積45平方千米。[1]

清末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復興鎮境域為塹鄉,屬一區;1992年1月,由復興鄉改為復興鎮。 截至2018年末,復興鎮戶籍人口為17384人。

截至2020年6月,復興鎮下轄3個社區、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復興場58號。

復興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

2018年,復興鎮有工業企業189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2個。

中文名:復興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重慶市忠縣

地理位置:忠縣東南部

面 積:45 km²

下轄地區:3個社區、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復興場58號

電話區號:023

郵政區碼:404335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渝F

人 口:17384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清末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為塹鄉,屬一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天塹聯保,仍屬一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改稱復興聯保,屬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天塹、太白2聯保合編為天塹鄉。

1953年,天塹鄉分成徐坪、水坪、復興、堰風4鄉。

1956年,徐坪、水坪、復興、堰風4鄉合併為復興鄉。

1958年,復興鄉改為復興公社。

1984年1月,復興公社改為復興鄉。

1992年1月,復興鄉撤鄉設鎮,改為復興鎮。

行政區劃

2011年,復興鎮下轄臨沿、水坪2個社區,天子、西流、東堡、上營、天台、江河、鳳凰7個行政村;下設12個居民小組、5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復興鎮下轄3個社區、6個行政村:臨沿社區、水坪社區、西流社區、天子村、東堡村、上營村、天台村、江河村、鳳凰村,鎮人民政府駐復興場58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復興鎮地處忠縣東南部,東與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黎場鄉接壤,東南與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沿溪鎮為鄰,南連東溪鎮,北接長江,距忠縣政府駐地10.2千米,區域總面積4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復興鎮地處丘陵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主要山脈有方斗山,境內最高點位於天子山,海拔474米;最低點位於長江復興段,海拔122米。

氣候

復興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無霜期年平均341天,最長達365天,最短為293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27.5小時,年總輻射83.7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119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50天;降雨集中在每年5—7月,7月最多。

水文

復興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流域面積44.8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復興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冰雹等。

人口

2011年,復興鎮總人口17351人,城鎮化率32.5%;另有流動人口4300人。總人口中,男性9155人,占52.77%;女性8196人,占47.23%;14歲以下2981人,占17.18%;15—64歲11787人,占67.93%;65歲以上2583人,占14.89%;以漢族為主,達17076人,占98.41%;有土家、苗等4個少數民族,共275人,占1.59%。2011年,復興鎮人口出生率16.5‰,人口死亡率10.3‰,人口自然增長率6.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85.6人。

2017年末,復興鎮常住人口為15204人。

截至2018年末,復興鎮戶籍人口為17384人。

視頻

忠縣復興秋收水稻-忠縣之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