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彌勒市竹園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彌勒市竹園鎮位於雲南省紅河州彌勒市南部,地處珠江水系甸溪河沿岸,北距省會昆明169公里、彌勒市區37公里,南距州府蒙自89公里。鎮域國土面積204.01平方千米,地形特點屬壩區和半山區地貌,盛產蔬菜、糧食、甘蔗等。素有「蔗糖之鄉」、「蓮藕之鄉」的美譽。全鎮轄10個村,常住人口55071人(2017年),居住着漢、傣、回、彝等多種民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農業大鎮。[1]

中文名稱:竹園鎮

外文名稱:Zhuyuan Town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

下轄地區:10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0873

郵政區碼:652304

地理位置:彌勒市南部,甸溪河沿岸

面 積:204.01平方千米

人 口:55071人(2017年)

方 言:雲南話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雲G

行政區劃

竹園鎮位於彌勒市南部,地處珠江水系南盤江支流甸溪河沿岸,南與朋普相連,西與紅溪接壤,北與新哨交界。

北距省會昆明169公里、彌勒市區37公里,南距紅河州首府蒙自89公里。鎮域國土面積204.01平方千米,地形特點屬壩區和半山區地貌。

竹園光熱資源充足,土壤肥沃,水利條件優越。全鎮有五溝(東溝、西溝、新溝、長溝、小東溝)一河(甸溪河)二龍潭(黑龍潭、石龍潭)與天然山川縱橫交錯,為竹園的農業、林業、畜牧業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盛產蔬菜、糧食、甘蔗等。素有「蔗糖之鄉」、「蓮藕之鄉」的美譽。

全鎮轄10個村委會,106個村民小組,88個自然村,常住人口55071人(2017年)。居住着漢、傣、回、彝等多種民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農業大鎮。

自然地理

竹園鎮總體地形特點是壩區周圍環山,壩區向半山區、山區梯度過渡,壩區海拔1170米,半山區海拔1400—1751米。光熱資源充足,全年無霜期340天,年均降雨量953.7毫米,年平均氣溫19.4℃,年均降雨量953.7毫米,相對濕度70%,屬亞熱帶氣候。日照2018小時,其中:農業有效光照1748.3小時,有效率87%。主要風向為西南風。晝夜溫差為10℃左右,年平均氣溫19.1℃。太陽年輻射總量為127.57千卡/厘米,其中:生理輻射63.79千卡/厘米,年積溫6327.4℃,其中:4月1日—10月23日積溫為475.3℃,有五溝(東溝、西溝、新溝、長溝、小東溝)一河(甸溪河)二龍潭(黑龍潭、石龍潭)與天然山川縱橫交錯。

工業經濟

2008年,全鎮共有企業1823個,其中集體企業4個,私營企業5個,個體工商戶1814個,企業就業人員安置5428人;全鎮鄉鎮企業總產值完成121229萬元,實現營業收入124521萬元,實現鄉鎮企業增加值18584萬元,其中:工業增加值10784萬元,實現利潤4742萬元,實交稅金2369萬元。

基礎設施

採取「爭取一點,貸款一點,自籌一點」的辦法,積極爭取省、州、縣資金支持,動員廣大人民群眾投工投勞,全力加快以交通、水利、集鎮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發展後勁。

經濟狀況

竹園鎮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素有「蓮藕之鄉」、「蔗糖之鄉」的美譽,「小碗紅糖」聞名遐邇,早在南宋時就有「市馬古道」之稱。2008年,糧食總產量10038噸,甘蔗總產量134020噸,蔬菜總產量60430噸,全鎮工農業總產值96917.3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3349.3萬元,工業總產值83568萬元;財政總收入5764.7萬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665.9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533.76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4164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19元。2000年以來,竹園鎮已形成萬畝糧食產業、萬畝甘蔗產業和萬畝蔬菜產業(冬春反季節蔬菜、夏季蓮藕),三大農業支柱產業的基本格局。

「十一五」期間,竹園鎮黨委政府通過抓項目、促產業,在黨建經濟社會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已步入較好的發展時期,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進一步優化,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發展後勁進一步加強。到2010年,全鎮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效益穩健快速提高:工農業總產值達7.84億元,比2006年的3.39億元增長131.3%;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3.29億元,比2006年的8億元增長66.1%;完成財政總收入2727萬元,比2006年的1919.6萬元增長42.1%;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08萬元,比2006年的718.1萬元增長40.4%;農民人均純收入4416元,比2006年的2626元增長68.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