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約瑟夫·夏爾·波拿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弗朗索瓦·約瑟夫·夏爾·波拿巴(Napoleon II,François Joseph Charles Bonaparte,1811年3月20日-1832年7月22日), 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Bonaparte)與他的第二位皇后瑪麗·路易莎(Marie-Louise)之子,生於杜伊勒里宮。
他出世後即被封作「羅馬王」(Roi de Rome),為拿破崙一世法蘭西第一帝國皇位的繼承人。1813年拿破崙一世在萊比錫戰役中戰敗,次年反法聯軍進入巴黎,法國元老院隨即廢除了拿破崙一世的帝位。拿破崙一世在楓丹白露宮宣布退位,在退位詔書中他希望由「羅馬王」即位、路易莎皇后攝政。但是在保王的塔列朗遊說下,反法同盟最終使波旁王朝復辟。
拿破崙一世失敗後,弗朗索瓦被母親帶到她位於帕爾馬的領地,後來又被送到維也納他的外祖父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即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那裡,他的封號也先後被改為帕爾馬親王(Prince of Parma,1814年-1818年)和萊希·施塔德公爵(Duke of Reichstadt,1818年-1832年)。
儘管他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繼承皇位,「波拿巴分子」——拿破崙的支持者依然稱弗朗索瓦為「拿破崙二世」或是「羅馬王」。由於身患肺結核,弗朗索瓦身體狀況一直很差,最終在1832年於維也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