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弗蘭茨·卡夫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弗朗茨·卡夫卡(德文: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猶太人,20世紀奧地利德語小說家,歐洲著名的表現主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於18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和法律,1904年開始寫作,因生活在奧匈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其對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觀態度,故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來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弗朗茨·卡夫卡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宗師和探險者,文筆明淨而想像奇詭,常採用寓言體,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與恐懼感是其創作的永恆主題,這種別開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認其為先驅。弗朗茨·卡夫卡的主要作品有《審判》、《變形記》、《城堡》、《致父親的信》等。

中文名 弗蘭茲·卡夫卡 出生地 捷克布拉格 逝世日期 1924年6月3日 畢業院校 布拉格大學 代表作品 《審判》《變形記》《城堡》 文學流派 表現主義 國籍 奧地利 出生日期 1883年7月3日 職業 文學家, 小說家 民族 猶太人 外文名 Franz Kafka 民 族 猶太人

弗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德語小說家。

文筆明淨而想像奇詭,常採用寓言體,背後的寓意言人人殊,暫無(或永無)定論。別開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認其為先驅。

卡夫卡是奧地利人,他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宗師和探險者,他的創作風格是表現主義,是表現主義作家中創作上最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創作的主要時期是在一戰前後,當時,經濟蕭條,社會腐敗,人民窮困,這一切使得卡夫卡終生生活在痛苦與孤獨之中。於是,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與恐懼感,成了他創作的永恆主題。美國詩人奧登評價卡夫卡時說:「卡夫卡對我們至關重要,因為他的困境就是現代人的困境。

卡夫卡生於捷克(當時屬奧匈帝國)首府布拉格一個猶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長子,有三個妹妹(另有兩個早夭的弟弟)。自幼愛好文學、戲劇,18歲進入布拉格大學,初習化學、文學,後習法律,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在保險公司任職。多次與人訂婚,卻終生未娶,41歲時死於肺癆。

1904年,卡夫卡開始發表小說,早期的作品頗受表現主義的影響。1912年的一個晚上,通宵寫出短篇《判決》,從此建立自己獨特的風格。生前共出版七本小說的單行本和集子,死後好友馬克斯·勃羅德(Max Brod)違背他的遺言,替他整理遺稿,出版三部長篇小說(均未定稿),以及書信、日記,並替他立傳。

2人物生平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於奧匈帝國統治下布拉格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幼時受的是德語教育。1901年入布拉格大學攻讀日耳曼語言文學,後來迫於父命改學法律。1906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908年起在布拉格一家半官方的工人工傷保險公司供職。1917年患肺病,1922年病休。1924年6月3日病逝於維也納附近的基爾林療養院,終年41歲。  卡夫卡短暫的一生充滿了不幸。他所處的時代,他的社會生活環境,他的家庭都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卡夫卡生活的時代正是奧匈帝國的末期。當時在布拉格,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十分尖銳,帝國搖搖欲墜,「山雨欲來風滿樓」。作為猶太人,卡夫卡與斯拉夫人沒有什麼來往,而布拉格的多數民族是斯拉夫族;他受的是德語教育,這使他與周圍的人沒有共同的語言;他既不是完全的奧國人,也不是捷克人。他的父親是個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剛強,在家庭中有着絕對的權威,對自己唯一的兒子態度簡單粗暴,作風專橫。卡夫卡從小就感到來自父親的壓力,一生都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下。在《致父親的信》中,他把自己的恐懼感、負疚感和不善生計都歸之於父親的影響。父子衝突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三次訂婚,又三次主動解除婚約,始終沒有建立自己的家庭。只是在離他去世半年多以前才與一位名叫多拉·迪阿曼特的年輕猶太女子同居。卡夫卡的生活環境以及他內向的性格,使他把寫作作為唯一的精神寄託。  卡夫卡是一位勤奮的業餘作家。他自幼喜愛文學,中學時代就開始閱讀易卜生、斯賓諾莎、尼采、達爾文等人的著作。大學時期開始文學創作,並常與同學馬克斯·布洛德參加布拉格的一些文學活動,從1909年到1912年曾幾度結伴去巴黎、蘇黎世、魏瑪等地參觀遊覽。他受丹麥存在主義哲學家克爾愷郭爾的影響頗大,也研究過中國的老莊哲學。他於1908年開始發表作品。1915年,作家卡爾·施特恩海姆把他獲得的馮塔納文學獎轉讓給卡夫卡,以表彰他的短篇小說《司爐》。他在短暫的一生中寫下了許多中短篇小說和三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美國》、《訴訟》和《城堡》,還有大量書信、日記、隨筆、箴言等,但他對自己的作品要求十分嚴格,對大多數作品不甚滿意,生前只發表了極少的一部分。他在遺囑中要求摯友馬克斯·布洛德銷毀他所有未發表過的手稿並永不再版已發表的作品,但布洛德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將卡夫卡的所有作品整理出版。可惜很多作品在此以前已被他的女友按照他的願望燒毀了。

3人物影響   卡夫卡他是一位用德語寫作的業餘作家,他與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並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卡夫卡生前默默無聞,孤獨地奮鬥,隨着時間的流逝,他的價值才逐漸為人們所認識,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動,並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一股「卡夫卡」熱,經久不衰。

  後世的批評家,往往過分強調卡夫卡作品陰暗的一面,忽視其明朗、風趣的地方,米蘭·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遺囑》(Les testaments trahis)中試圖糾正這一點。其實據布勞德的回憶,卡夫卡喜歡在朋友面前朗讀自己的作品,讀到得意的段落時會忍俊不禁,自己大笑起來。卡夫卡他是一位用德語寫作的業餘作家,國籍屬奧匈帝國。

弗蘭茲·卡夫卡個人照(7)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並不多,但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卻是極為深遠的。美國詩人奧登認為:「他與我們時代的關係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亞、歌德與他們時代的關係。」卡夫卡的小說揭示了一種荒誕的充滿非理性色彩的景象,個人式的、憂鬱的、孤獨的情緒,運用的是象徵式的手法。三四十年代的超現實主義餘黨視之為同仁,四五十年代的荒誕派以之為先驅,六十年代的美 弗蘭茲·卡夫卡 弗蘭茲·卡夫卡 國」黑色幽默「奉之為典範。

  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他的父親粗暴、專制,對兒子的學習、生活不聞不問,只是偶爾指手畫腳地訓斥一通——他想把兒子培養成為性格堅強而又能幹的年輕人,但結果是適得其反,"我在自己的家裡,在那些最好,最親的人中間,感覺比陌生人還要陌生".卡夫卡內心中一直對父親存有無法消除的畏懼心理。由此而培養的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憂鬱的氣質使卡夫卡其人其書成為那個時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精神寫照:異化現象,難以排遣的孤獨和危機感,無法克服的荒誕和恐懼。卡夫卡的《變形記》中,由於沉重的肉體和精神上的壓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質,異化為非人。另一部短篇小說《飢餓藝術家》描述了經理把絕食表演者關在鐵籠內進行表演,時間長達四十天。表演結束時,絕食者已經骨瘦如柴,不能支持。後來他被一個馬戲團聘去,把關他的籠子放在離獸場很近的道口,為的是遊客去看野獸時能順便看到他。可是人們忘了更換記日牌,絕食者無限期地絕食下去,終於餓死。這裡的飢餓藝術家實際上已經異化為動物了。另外一些小說是揭示現實世界的荒誕與非理性的,如《判決》和名篇《鄉村醫生》,這裡,現實和非現實的因素交織,透過這些荒誕的細節和神秘的迷霧,這裡寓意着:人類患了十分嚴重的病,已經使肌體無可救藥。人類社會的一些病症是醫生醫治不了的,這裡的醫生最後也變成了流浪者。

弗蘭茲·卡夫卡圖畫(5)   卡夫卡的長篇小說《美國》和《地洞》等揭示的是人類現實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而《審判》、《在流放地》以及《萬里長城建造時》則揭示了現代國家機器的殘酷和其中的腐朽。短篇小說《萬里長城建造時》中寫到:中國老百姓被驅趕去建造並無多大實用價值的長城,他們連哪個皇帝當朝都不知道,許多年前的戰役他們剛剛得知,仿佛是新聞一般奔走相告。「皇帝身邊雲集着一批能幹而來歷不明的廷臣,他們以侍從和友人的身份掩蓋着艱險的用心。」 「那些皇妃們靡費無度,與*刁的廷臣們勾勾搭搭,野心勃勃,貪得無厭,縱慾恣肆,惡德暴行就像家常便飯。」他還寫出了表現民主主義思想的一句話:「在我看來,恰恰是有關帝國的問題應該去問一問老百姓,因為他們才是帝國的最後支柱呢。」

  卡夫卡1924年6月3日因肺病辭世,他曾在遺囑中要求摯友馬克斯·布羅德將他的全部手稿統統付諸一炬。布羅德沒有這樣做。

4人物評價   在世界文學史上,弗蘭茲·卡夫卡絕對是一個異數。作為一個文學大師,他極為罕見地不是該國或本民族的代言人,更別提什麼"時代的良心"之類的了。他在身份認定上的矛盾性與特殊性,使得他註定沒有歸依之所:他是奧匈帝國的臣民,生長在捷克的布拉格,在一家意大利保險公司做小職員,母語是德語,血統是猶太人,而他本人又終生與猶太人的生活、宗教和習俗保持着非常大的距離--"我跟猶太人有什麼共同之處?"他說。

  於是,他血液中對永恆的強烈渴望驅策着他孤身獨對一個異質的世界,並且與之作無望的纏鬥,就像他作品裡的那個土地測量員K.,在一個夜晚踏雪來到神秘、強大的城堡面前,對自己的宿命已洞若觀火:為進入它傾盡畢生心力,直至生命消殞。也可以說,孤獨就是卡夫卡的宿命,他之渴望孤獨恰如猛獸嗜血。

弗蘭茲·卡夫卡作品 弗蘭茲·卡夫卡作品(7)   他說:"為了我的寫作我需要孤獨,不是'像一個隱居者',僅僅這樣是不夠的,而是像一個死人。寫作在這個意義上是一種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們不會也不能夠把死人從墳墓中拉出來一樣,也不可能在夜裡把我從寫字檯邊拉開。"

  卡夫卡所構築的城堡同時也是一個有關寫作的巨大隱喻,藉着孤獨,他能夠不斷地以各種方式接近它,因為它完全來自他個人,也僅屬於他個人;他的主人公都不過是他的一個化身,他們或者叫K. 在布拉格的卡夫卡銅像 在布拉格的卡夫卡銅像 ,或者叫卡爾,或者名字的構詞方式與卡夫卡相同,都生活在一個粗暴的父親或類似父親形象的陰影之下,都"害羞、膽怯、懦弱而善良"—這是卡夫卡相知最深的女友密倫娜對他的描述。

  關於卡夫卡,一個需要糾正的誤解是,他並不像我們想象中那樣身材瘦小,落落寡合。事實上,他身高一米八二,相貌英俊,一雙清澈的大眼睛頗能虜獲女性的芳心,這一點,他短暫一生中堪稱頻繁的艷遇可資佐證。他幾乎每次去療養院病休,都會同某位紅顏知己發生始而急促熱烈、終又不了了之的戀情。卡夫卡與未婚妻菲莉斯第一次婚約的解除就是因為他同菲莉斯的女友、負責調解二人關係的格萊特發生了超乎友情的關係。為此,菲莉斯、菲莉斯的妹妹、格萊特等人專門組成了一個"法庭",對卡夫卡進行審判--恰恰是這場審判給卡夫卡帶來的罪孽感、恐怖感和無力感,導致他日後寫出了不朽名作《審判》。

  卡夫卡一生三次訂婚,三次解除婚約,究其根本原因,乃是卡夫卡對家庭生活將毀掉他的寫作所賴以存在的孤獨的恐懼。在他所鍾情的寫作面前,常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婚姻其實毫無位置可言,而他個人,也不過是這古老的偉大事業心甘情願的祭品。從這一點上考量,他焚膏繼晷地寫作、又不斷地毀棄自己的作品的舉動,就超越了自厭和自虐,而達至大誠大勇的境界;他那卑微、晦暗、支離破碎的一生也因而獲得了一貫性和力量。

5藝術特點編輯   卡夫卡被認為是現代派文學的鼻祖,是表現主義文學的先驅,其作品主題曲折晦澀,情節支離破碎,思路不連貫,跳躍性很大,語言的象徵意義很強,這給閱讀和理解他的作品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卡夫卡的作品難讀,連母語是德語的讀者也覺得讀懂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那獨到的認識,深刻的批判,入木三分的描寫,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們,只要你能讀進去,只要你能摸到作品的脈絡,定會獲益匪淺。下點功夫讀一讀卡夫卡是值得的。

弗蘭茲·卡夫卡書籍(6)   卡夫卡筆下描寫的都是生活在下層的小人物,他們在這充滿矛盾、扭曲變形的世界裡惶恐,不安,孤獨,迷惘,遭受壓迫而不敢反抗,也無力反抗,嚮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為我們描繪出的一幅幅畫卷我們會感到一陣陣震驚和恐懼,因為他仿佛在為人類的明天敲起陣陣急促的警鐘,他為人類的未來擔憂。

每位讀者在讀卡夫卡時都會有自己的感觸、理解、認識、聯想,但我們希望讀者不要迷惘在他所描繪的迷惘中。

6作品列表 類別

作品名稱  

原文名

年份

短篇小說(集)   《判決》 Das,Urteil 1913 《火夫》(或譯《司爐》) Der,Heizer 1913 《變形記》) Die,Verwandlung 1915 《在流放地》 In,der,Strafkolonie 1919 《觀察》 Betrachtung 1913 《鄉村醫生》 Ein,Landarzt 1918 《飢餓藝術家》 Ein,Hungerkü,nstler 1924 《與祈禱者的對話》 Gesprä,ch,mit,dem,Beter 1909 《與醉漢的對話》 Gesprä,chmit,dem,Betrunkenen 1909 《巨響》 Groß,er,Lä,rm 1912 《桶騎士》 Der,Kü,belreiter 1921 長篇小說   《失蹤者》 Der,Verschollene 1927 《審判》(或譯《訴訟》) Der,Prozess 1925 《城堡》 Das,Schloss 1926 7作品詳析 《審判》

  卡夫卡的作品據說是西方現代文學作品中最難讀的一種,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小說中負擔的內容太多。根據我讀卡夫卡的經驗,在閱讀卡夫卡之前必須有兩方面的前理解準備:一是對西方文明的源----所謂「二希」:古希臘的哲學和希伯萊的宗教,和流---所謂康德之後乃至尼采之後--的嬗變有一個了解。二是對卡夫卡個人性情的了解。據說巴爾扎克在他的手杖上刻着一句話:我粉碎一切障礙,卡夫卡反其意而用之,說一切障礙都在粉碎我。卡夫卡的理想是做一個地窖隱士,在昏暗的地窖之中不受打擾地用寫作滋潤自己的靈魂。還應該注意的是卡夫卡與他父親的關係。

  卡夫卡的長篇小說《審判》是卡夫卡形成自己風格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審判》的創作與卡夫卡訂婚-解除婚約--又訂婚的經歷重合。小說講的是銀行高級職員約瑟夫.K在三十歲生日那天突然被一群神秘的黑衣人宣布有罪,但是他又是自由的,於是他開始了艱難的上訴之路,但是毫無結果,在三十一歲生日那天被秘密處決。

首先我們關注小說的開頭。K在三十歲生日那天早晨醒來時突然被宣布有罪。生日意味着什麼?生日意味着我們出生了,但是出生並不是我們的意志,我們是被動的,我們被出生(be born),我們沒有經過自己的同意被拋到這個世界上。如果我們考慮到卡夫卡對世界的悲觀態度,那麼我們可以說出生是一種拋棄。但丁在《神曲》的開頭說,他在人生的中途,30歲時步入歧路,前有狼,後有獅,在詩人維吉爾的引導下遊歷了地獄、煉獄,在女友的引導下遊歷了天堂。因此30歲是個很有意思的分界,中國的孔聖也說三十而立。三十歲似乎是一個人智性覺醒的時期。如果說三十歲之前的人是做為一個自在的人而存在的話,三十歲以後的人做為一個自為的人而存在。在這個「新生」的早晨,K被宣布「有罪」。在被宣布有罪之後,由於早餐被黑衣人享用了,K只好找點東西當早餐,他先是找到了一隻蘋果,然後又喝了點酒。請注意在文本中卡夫卡對蘋果的形容:「漂亮的」,這是在小說開頭灰暗的文本中間唯一一個溫暖的詞。蘋果而不是其他的水果讓人想起《聖經》中的相關描述,蘋果是知識之樹上的果子,人類之祖因受到蛇的誘惑吃了這個果子後被宣布有罪而趕出了伊甸園。因此,蘋果代表理性的覺醒,是人對自己無辜的一種自覺。吃完蘋果後K又喝了點酒,這不禁讓人想起尼采,K不但是康德以後--信仰的上帝被殺死以後,而且是尼采之後--道德的上帝被殺死以後的人,是自知自己的無辜而要求上訴的人。本來在上帝的法庭上沒有上訴的可能,末日審判是絕對的終審判決,古人的罪是自覺的罪,是道德墮落意義上對上帝所犯的罪。現代人的罪感發生了變化,現代人所感到的是生成的無辜,是某種自然意義上的欠缺,是面對生命的偶然時的終究意難平。正是這種關於罪的感覺的顛轉,造成K上訴的前提。整部小說因此很象<;蘇格拉底的申辯>;,是在上帝面前對生存感覺發生變化的人類所做的辯護,或者說在上帝的法庭上辯白人生成的無辜。但是小說整個陰沉的格調顯示了這種在神義論面前為人義論辯護的艱難。

  值得注意的是,整部小說的倒數第二章是K與教士的對話,然後,在最後一章,K在31歲生日那天被秘密處決。與生一樣,遠離上帝,現代人的死也變成了一種」橫死」。古人一般都相信人死後會變成鬼,鬼者,歸也。死亡是一種回歸,對有永生信仰的人來說,死亡是一種判決,或者入地獄,或者進天堂。但是對於祛魅後的現代人來說,死亡沒有意義,死亡是諸種偶然性中的一種,死亡不再是一種判決,死亡下面是無盡的虛無,死亡是對人生無意義的最深佐證.

  小說的最後,K仍然想着是否有改判的可能,秘密處死是不是必然的命運,黑夜裡對面樓里的燈光昏暗,黑衣人的刀插進K的胸膛,並轉動了兩下,燈光逐漸模糊.   

《城堡》

《城堡》是卡夫卡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沒有完成。小說寫的是主人公K為了進入城堡而努力的故事。一個冬夜,K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城堡所屬的一個村莊,投宿在一個鄉村客店裡。按照規定沒有城堡的許可誰都不能在村子裡過夜。K自稱是土地測量員給城堡工作,由於沒有任何證據又遭到嚴厲的盤查。客棧用電話向城堡查詢這件事情以後得到肯定的答覆,K才被允許留下來過夜。其實,城堡根本沒有聘請K來工作,卻承認了他並給他派了兩個助手,只是始終不允許他進入城堡。儘管城堡就在近在咫尺的小山上,卻是永遠可遇不可求的,他永遠也走不到那裡。為了能進去,他有意勾引了城堡辦公廳主任的情人佛利達,之後發生的一切,佛利達的猜忌,給K送信的巴納巴斯家的不幸,與克拉姆秘書在貴賓室幾經波折的會面,佛利達處於猜忌和妒忌的私奔同居,一系列這些事情我都覺得很莫名,簡直沒有前因後果,小說寫到這個時候就停止了。

  閱讀卡夫卡是一種奇特的體驗,從來沒有哪個作家像卡夫卡那樣讓我深覺其故事情節極其荒謬卻又不得不為其書的真實感而讚嘆,《城堡》這部長篇小說讀完之後亦是如此。

  小說中出現了許多極其離奇而荒誕的事情。城堡並沒有聘請土地測量員卻肯定了K;K根本沒有進行工作卻得到獎賞;K大約出門一兩個小時就會天黑;給城堡打電話全部電話鈴一起響,每次通話都是以嗡嗡聲或玩笑聲結尾;K去見克拉姆的秘書埃朗格卻走錯了房間在比格爾的床上睡了一覺;K的兩個助手總是形影不離,

寸步不離開K,甚至在K同佛利達纏綿溫存時也逃脫不了他們……K與那個諱莫如深的城堡,與弗麗達,與兩個助手,甚至與巴納巴斯之間都有着聯繫於城堡的曖昧關係。當然,我們很難斷定弗里達與K的愛情是否是發自真心的還是出於某種實現自我利益,在卡夫卡的小說中,我總是很難看到所謂愛情的美麗,K一方面通過弗里達達到自己進入城堡的目的,更重要的在於通過爭奪弗拉姆所謂的情人,獲得游離於城堡之外的現實認同,然而當這樣的目的變得渺茫……布洛德回憶說卡夫卡這本書的結尾應該是:K會因心力衰竭而死去,正在此時他才被允許留在村莊裡居住。

  卡夫卡作品的最突出的藝術特點是以貌似很荒誕,實則真實可信,他敘述的事情叫讀者不可思議,而作品中的人物和敘事者卻一點也不反常。他用象徵,誇張的手法創造了一個我們在生活的世界,通過這個揭示了當代各種反常現象。

  同他其他「奇怪」小說一樣《城堡》可以使人得到完全不同的結論。

  城堡是什麼的象徵?或許是當代政府的集權制統治的象徵國家同志機器的象徵,或許是某種精神上的解放的象徵,又或許是卡夫卡他父親的象徵。K尋求進入城堡之路,想得到得到靈魂的拯救,卡夫卡通過描寫這個或者可以說是想得到父親的肯定和理解,想得到他從沒體驗過的溫暖的懷抱。K的努力是徒勞的,最後等到他要離開人世了才得到「恩典」是在諷刺官僚制度,強調神的恩典是不可能由人強行得到,感嘆自己永遠得不到父親的「拯救」一直活在他的陰影里。

  K的努力是為了尋求某種真理人們所追求的真理,無論是什麼,都是在追求那些存在的東西,但這個荒誕無情的世界給我們設置了種種或大或小的障礙,無論你怎麼追求,怎麼努力,最後只能以失敗告終,感覺生活中的點滴都是徒勞的結果,很失落,很失敗,事與願違,可望而不可及,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人生體驗,僅僅從某一個角度看他的作品和我自己的真實生活經歷都還遠遠不夠。

  《城堡》凝聚了他長久的人生思考,表達了他對社會,對親情,對愛情,對生計等所有的一切的理解,雖然似懂非懂的讀完了這本書,但它還是觸動了已積澱很久,快被遺忘的心靈感受。

  我覺得,讀卡夫卡就是因為他的那種隱晦的比喻,一旦領會了他的象徵,感觸頗多。

長篇小說《美國》

  (1912—1914年寫成),描寫16歲的德國少年卡爾·羅斯曼,因受家中女僕的引誘, 致使女僕懷孕,被父母趕出家門,放逐到美國的經歷遭遇。作品所側重的是人物在美國憂鬱、孤獨的內心感受。

《判決》

  (1912)是卡夫卡最喜愛的作品,表現了父子兩代人的衝突。主人公格奧爾格·本德曼是個商人,自從幾年前母親去世後就和父親一起生活,現在生意興隆。他在房間裡給一位多年前遷居俄國的朋友寫信,告訴他自己訂婚的消息。寫完信來到父親的房間,意外的是父親對他態度非常不好,懷疑他根本就沒有遷居到俄國的朋友,指責他背着自己做生意,還盼着自己早死。突然,父親又轉了話題,嘲笑格奧爾格在欺騙他朋友,而父親自己倒是一直跟那位朋友通信,並早已把格奧爾格訂婚的消息告訴他了。格奧爾格忍不住頂撞了父親一句,父親便判獨生子去投河自盡。於是獨生子真的投河死了。作品所描寫的在父子兩人的口角過程中,清白善良的兒子竟被父親視為有罪和執拗殘暴,在父親的淫威之下,獨生子害怕、恐懼到了喪失理智,以致自盡。父親高大強壯而毫無理性,具有一切暴君的特徵。這個貌似荒誕的故事是卡夫卡負罪心態的生動描述,父親的判決也是卡夫卡對自己的判決。主人公臨死前的低聲辯白——「親愛的父母親,我可是一直愛你們的」,則是卡夫卡最隱秘心曲的吐露。這種故事的框架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是他內心深處的負罪感具象化之後的產物。然而作品的內涵顯然不在於僅僅表現父子衝突,更在於在普遍意義上揭示出人類生存在怎樣一種權威和凌辱之下。另一方面又展現人物為戰勝父親進行的一系列抗爭。兒子把看來衰老的父親如同孩子般放到床上後,真的把他「蓋了起來」。從表面上看,他這樣做是出於孝心;在深層含義上他是想埋葬父親,以確立自己作為新的一家之主的地位。小說在體現了卡夫卡獨特的「審父」意識的同時,也表現了對家長式的奧匈帝國統治者的不滿。與此同時卡夫卡還通過這個獨特的故事揭示了西方社會中現實生活的荒謬性和非理性。

《變形記》

  (德語Die Verwandlung,英語The Metamorphosis)卡夫卡短篇代表作,是卡氏藝術上的最高成就,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作品之一。卡夫卡的《變形記》中,由於沉重的肉體和精神上的壓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質,異化為非人。它描述了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孤獨感與陌生感,即人與人之間,競爭激化、感情淡化、關係惡化,也就是說這種關係既荒謬又難以溝通。推銷員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甲蟲,儘管它還有人的情感與心理,但蟲的外形使他逐漸化為異類,變形後被世界遺棄是他的心境極度悲涼。三次努力試圖與親人以及外界交流失敗後,等待他的只有死亡。由此看來他的變形折射了西方人當時真實的生存狀態。卡夫卡通過小說並不只是單純闡述事實,而是抗除這個世界,追尋人類人性的完善。

短篇小說《中國長城的建造》

  (1918—1919)描寫中國的老百姓受無形權力的驅使,去建造毫無防禦作用的長城,表現出了人在強權統治面前的無可奈何與無能為力。

《飢餓藝術家》

  (1922)中歌唱 藝人為了生存,為了使自己的藝術達到「最高境界」,竟把絕路作為出路,以絕食表演作為謀生手段,宣稱可以40天不進食而引吭高歌表演,進而發展到為絕食而絕食的「藝術」境界,仿佛飢餓真的就與人的肉體感覺離開了一樣。40天過去了,他仍堅持要絕食表演下去,後被經理強迫進食。 藝術家深為他的飢餓藝術未達佳境而遺憾,更為人們對他的藝術追求不理解不支持備感孤獨,他把原本作為生計手段的挨餓,當成生存目的和真正「藝術」而孜孜以求,最後被送進馬戲團,關在籠中與獸類一起供人參觀,無異於真正的動物。骨瘦如柴的藝術家的意象有多重寓意,是人性異化、精神展品化和藝術異化的象徵,是現代人痛苦悲哀現狀的寫照。

《洞穴》

  (1923—1924)是卡夫卡晚期創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力作。主人公是一隻不知名的人格化的鼴鼠類動物。作品採用第一人稱自敘法,描寫了「我」擔心外來襲擊,修築了堅固地洞,貯存了大量食物,地洞雖暢通無阻,無懈可擊,防禦退逃自如,但「我」還是時時處於驚恐之中,惶惶不可終日。「我」又常年不斷地改建地洞,輾轉不停地把糧食從地洞的這個地方搬到那個地方,做好防禦工作以防外界強敵前來襲擊。它說:「即使從牆上掉下來的一粒沙子,不搞清它的去向我也不能放心。」它向一種未知的危險、向它周圍無窮的一切發動了一場殊死的戰鬥:「我離開了世界,下到我的地洞裡」,「如果我能平息我心中的衝突,我就相信自己已經很幸福了」。然而它永遠在挖掘新的地道,在這個沒有盡頭的迷宮裡,面對「一種我始終應該擔心的東西,一件我始終應該有所防備的事情:有個人來了」。小說真實地反映了一次大戰前後,普通小人物失卻安全感、生活與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恐懼心態。

《致科學院的報告》

  描寫馬戲團試圖尋找「人類道路」而馴化猿猴成為會說話的人的故事。被關在狹窄籠子裡的非洲猿猴,在人的逼迫下學人吐唾沫、學人喝燒酒、學人語喊「哈羅」。悽厲的哀號與悲鳴,傳遞出失卻自由、沒有出路的苦悶與悲觀絕望情緒。漸失猿性獲取人性的過程畸變,正是人類異化的一種反向印證。 絕筆之作《女歌手約瑟芬或耗子民族》則描寫了一個不幸族類與一個不幸藝術家,以及藝術三者之間的複雜關係。這部作品包含着卡夫卡有關藝術和藝術家以及與種族和民族關係的深刻見解。其含義比《飢餓藝術家》更為複雜深廣。 卡夫卡還留下了大量的書信作品,這些書信作品摻雜了卡夫卡個人大量思想性的東西,文學、藝術價值絲毫不亞於其正規的文學作品。保留較多的有《致菲利斯。鮑威爾》(菲利斯鮑威爾系卡夫卡定、退婚多次的情人)、《致馬克思.勃羅德》(即其好友Max Brod)以及超級長信《致父親》。其中《致父親》雖然是一封信,但在文學、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等方面均極有價值。 除此之外,卡夫卡的一位年輕朋友還記錄下了卡夫卡的一部分談話,整理成《談話錄》出版。另有《他》、《雜感》等作品被保留下來。這些作品是以對話、陳述的形式寫成,幾乎是卡夫卡個人世界觀的直接闡述,既有他本人主觀感情的宣洩,也有他以極深邃的哲學語言對世界的客觀描述。

8人物語錄 關於藝術

  「事實上,作家總要比社會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對人世間生活的艱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強烈。」

  「筆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器官。」

  「藝術向來都是要投入整個身心的事情,因此,藝術歸根結底都是悲劇性的。」

  「藝術是一面鏡子,它和鐘錶一樣,有時也會『走快』。」

  「每一件真正的藝術品都是文獻和見證。」

  「許多所謂的科學家把作家的世界移植到另一個科學的層次上,從而獲得榮譽,被人看重。」

  「文學力圖給事情蒙上一層舒適的、令人高興的光,而詩人卻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實、純潔、永恆的領域。文學尋找安逸,而詩人卻是尋找幸福的人,這與舒適相去十萬八千里。」

  「印度的宗教修身活動蓋源於深不可測的悲觀思想。」

  「書必須是用來鑿破人們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關於現代社會

  「國家的力量建立在人們的慣性和需要安靜這兩點上。」

  「我們生活在一個惡的時代。現在沒有一樣東西是名符其實的,比如現在,人的根早已從土地里拔了出去,人們卻在談論故鄉。」

  「他們把活生生的、富於變化的人變成了死的、毫無變化能力的檔案號。」(他們指公務員,卡夫卡短暫一生的工作都在從事法律辦公室工作,他非常討厭痛苦辦公室工作。)

  「文明世界大部分建立在一系列訓練活動的基礎上。這是文化的目的。按達爾文主義的觀點,人類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而一個生物是不可能完全擺脫構成他的生存基礎的東西的。」

  「人總是追求他沒有的東西。各國人民共同的技術進步越來越使它們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們追求民主特性。現代民族主義是抵制文明進攻的運動。」

  「歷史是由每一個毫不足道的瞬間的錯誤和英雄業績構成的。」「歷史大多由公務活動所構成。」「富人的奢侈生活以窮人的貧困為代價。」

關於現代人

  「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負的鐵柵欄後面」、「比起人,動物離我們更近。這是鐵柵欄。與動物攀親比與人攀親更容易。」「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這一點人們看不見。人們不願意看見這一點。」

  「害怕失去飯碗,這種恐懼心理敗壞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這樣。

  「儘管人群擁擠,每個人都是沉默的,孤獨的。對世界和對自己的評價不能正確地交錯吻合。我們不是生活在被毀壞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錯亂的世界。」

  「人只因承擔責任才是自由的。這是生活的真諦。」

  「是的,人太可憐了。因為他在不斷增加的群眾中一分鐘一分鐘地越來越孤獨。」

關於現代技術和媒體

  「整個世界都是悲劇性的,技術的鐵拳粉碎了所有的防護牆。這不是表現主義。這是赤裸裸的日常生活。我們象罪犯一樣被綁赴刑場那樣,被趕往真理。」

  「它們(報紙)折斷了想象力的翅膀。這是很自然的。圖畫技術越完善,我們的眼睛就越弱。」

  「看這些銀幕畫面,人們只能變成現實盲。」

  「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啊。咄咄逼人的進攻只是一種假象,一種詭計,人們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點。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於忍受中。」(中國人最能「忍」,這應該是中國文化能持久的一個重要因素。)

  「美國充滿無限可能的魔幻國家,歐洲越來越變成無比狹隘的國度。」

  「疾病根本不是惡,而是警告信號,生活的助手。」

  「幸福並不取決於財產。幸福只是定向問題。這就是說,幸福者看不見現實的黑暗邊緣。」

  「物質必須用精神進行加工。這是什麼?這就是體驗,不外乎體驗和把握體驗的東西。」

  「孤立地壓制疾病的外化表現,並不能消滅疾病。相反,這樣做情況更糟。一個向外生長擴散的腫瘤比幾個體表腫瘤要危險得多。」

  「有信仰的人無法給信仰下定義,沒有信仰的人下的定義則籠罩着被嫌棄的影子。」

  「生活中有種種可能性,而在一切可能性中反映出來的只是自身存在的一種無法逃脫的不可能性。」

  「欲望之泉就是他的寂寞之泉。」

9作者故居   世界上有許多古老而又美麗的城市,每一座古老而又美麗的城市又都有許多古老而又美麗的建築,但迄今為止,惟有捷克首都布拉格,是全世界第一個整座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據導遊介紹,包括布拉格城堡在內的國家重點保護的各類古建築物2000多處,從羅馬式、哥特式、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風格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應有盡有。可以說,在舊城區幾乎每條大街小巷都能找到13世紀以來的古老建築。因此,來到布拉格旅遊,仿佛是進了「世界建築藝術博物館」。

故居 導遊是位旅居奧地利的台灣同胞,他說游東歐的歷史名城與游中國的故都不一樣,最常見的雕像,往往不是帝王將相,而是文化名人。如今的布拉格,就是和作家弗蘭茲·卡夫卡、哈謝克(《好兵帥克》作者)、米蘭·昆德拉和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名字密不可分的。早在二百年前,歌德就說「布拉格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自從出了這四位享譽世界的文化名人,布拉格就變得更加令人嚮往。因為我們在布拉格遊覽的時間僅有一個整天,所以,我們只有幸與卡夫卡結緣,看了他的故居——黃金巷22號。在這座金色之城裡,黃金巷是由舊市政廳廣場、聖喬治教堂到玩具博物館、查理橋的必經之路。而這條旅遊線路,正是布拉格的精華所在。凡是到布拉格旅遊的人,定然會從黃金巷22號門前走過。

  黃金巷其實只是一條很短的磚石鋪成的街道,如果不留意兩邊色彩浪漫的精緻矮房,三五分鐘就可匆匆穿過。它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煉金的術士,因而得名。在19世紀之後,逐漸變成貧民窟。20世紀中期重新規劃,將原本的房舍改為店鋪,出售各類紀念品和手工藝品。我沒顧得上數黃金巷共有多少家店鋪,但幾乎是一踏進黃金巷,就在近處的左手邊,發現了十分顯眼的故居小院內銅像牌。在門兩側的櫥窗里,展示的並非紀念品和手工藝品,而全都是書籍。走近一看,印在一本本書籍封面上的卡夫卡像,正用烏黑的大眼晴盯着我,投來他那永遠憂鬱、孤寂的光。不用導遊指點,這無疑就是卡夫卡的故居了。卡夫卡1883年7月3日出生於奧匈帝國布拉格老城北邊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卡夫卡當年住過的房子非常低矮,周邊狹巷交錯,簡陋的房子密集如織,一片渾沌。加上他的父親粗暴、專制,對兒子的學習、生活不聞不問,只是偶爾指手畫腳地訓斥一通,使他內心中一直對父親存有無法消除的畏懼心理,養成了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憂鬱的氣質。他曾對好友古斯塔夫·雅努施說:「在我們的心中,那黑暗角落似乎有些詭秘的街巷、緊閉的窗戶、骯髒的庭院、嘈雜的酒店等等,至今都仍存活着——心中的這種不健康的舊猶太人街,比我們周圍的衛生的新街,要更為現實。我們是睜着眼走在夢裡。或許我們自己也是已經逝去的亡靈。」雅努施則在《卡夫卡對我說》中這樣寫道:「我經常為卡夫卡對這座城市的各種建築物有着這麼廣博的知識而吃驚。他不僅熟知宮殿、教堂,而且也很了解舊城區的裡面,直到『穿越之家』。……他帶我穿過彎彎曲曲的胡同,進入他稱為『光的痰盂』的舊布拉格式的小漏斗型的院子,在老查理橋附近,穿過巴羅克風格的大門,橫貫圍着圓形文藝復興式迴廊的侷促的院子,通過黑暗的像筒一樣的地道,前往窩在狹小的院子裡的淒涼飲食店。」確實,卡夫卡對他生活的舊城區無所不知,正如他的朋友約翰內斯·烏爾齊狄爾所說:「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弗蘭茲·卡夫卡故居   黃金巷22號並非是卡夫卡的出生地。憂鬱、孤僻的卡夫卡,是不堪舊城區的喧鬧嘈雜,才搬到了這幢水藍色的平房來寫作的。這裡與東岸的舊城區隔了一條伏爾塔瓦河,如今作為他的故居開放。我原以為它會如北京的魯迅、郭沫若、茅盾、老舍等作家的故居那樣,把卡夫卡生前的生活場景展現在遊人面前呢,進門一看,方知這間充其量不過十多平米的小屋,已經改作了一家琳琅滿目的書店。我雖不懂捷克語和德語,但從一本本印有卡夫卡頭像的圖書來判斷,卡夫卡所有的著作在此都有銷售。書店僅一名年輕的女營業員,我在店內逗留了足有十來分鐘,來買書的讀者絡繹不絕,忙得她幾乎連掃我一眼的空隙都沒有。書店的生意如此興隆,這也許是卡夫卡生前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吧?卡夫卡曾在日記里這樣描述他寫作《判決》時的情景:「極度緊張、極度興奮,故事在眼前展開,就像我在水中緩慢前行。一夜間,我幾次躺倒,苦苦思索着我要表達的一切……這才叫寫作——全然開啟整個身心。」他當年寫作的條件很艱苦,因父親拒絕向他資助,他不能扔掉賴以生存的保險公司的工作,除了吃飯不能取消之外,他把自己的生活簡化到了極致,靜靜地關在這裡,幾乎每天都要一口氣寫上十個小時才覺得過癮,使被痛魔折磨着的身體獲得暫時的安寧。遺憾的是,他的大部分作品既無題目又無結尾。他不停地寫作,又不停焚燒自己的作品。臨終前,他竟給朋友布洛德留下了將其全部手稿付之一炬的遺囑。幸好布洛德的做法全然相反,將他的代表作《美國》、《審判》和《城堡》定名後予以出版,才使這位現代主義文學流派的鼻祖名揚四海,流傳至今。從而也使當年無人光顧的黃金巷22號,成了布拉格的一個經過急劇催化的旅遊元素。

  臨離開黃金巷22號時,我從廣告架上取走一枚印有卡夫卡頭像和簡介的書籤留作紀念。我雖不知書籤上印黃金巷的是哪種文字,但看得分明,他卒於1924年,只活了41歲!在乘火車從布拉格赴克拉科夫的途中,我掏出那枚書籤觀賞時,曾想假如卡夫卡不英年早逝,多活二三十年,肯定能為世界文學寶庫貢獻更多皇皇巨著吧?沒想到第二天到了波蘭,在參觀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奧斯威辛集中營第5號樓時,導遊指着展示櫃內罹難者的一件遺物說:「看,這隻行李箱上的名字是卡夫卡的妹妹!」……呵,假如卡夫卡活到60歲,那就是1943年,不正是德國法西斯在東歐殘酷滅絕猶太民族的時候嗎?那麼,他也就肯定無法逃脫與他妹妹相同的命運,成為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又一個冤魂!卡夫卡曾說過,「布拉格像是長着利爪的母親,你怎麼也掙不脫」。是的,卡夫卡雖病逝於維也納近郊的基爾靈療養院,但他的遺體立即被運回了布拉格。可以說,命里註定,卡夫卡是屬於古老而又美麗的布拉格的!我相信,黃金巷22號將因這位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作家的名字,而永遠閃爍黃金般燦爛的人文之光……

10人物軼聞   「卡夫卡」在捷克語中是「寒鴉」的意思,卡夫卡父親的鋪子即以寒鴉來作店徽。而「卡 夫卡」在希伯來語中是「穴鳥」的意思(希伯來語和意第緒語都是猶太人的語言)。 為紀念這位獨一無二的大師,1983年發現的小行星3412以「卡夫卡」來命名。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愛讀卡夫卡,他的一本小說就叫《海邊的卡夫卡》。此外,受到卡夫卡影響的中國作家甚多,有殘雪、格非、余華等。

11卡夫卡與中國 弗蘭茲·卡夫卡主題館   阿根廷傑出的小說家,詩人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是首個將卡夫卡小說譯為西班牙文的人,他在一篇文章《Kafka y sus precursores》中替卡夫卡追宗認祖,其中一人是韓退之,全因他寫過《獲麟解》這篇寓言。

  卡夫卡讀過一些中國文學的德譯本,他在1912年寫信給當時的未婚妻,引用了袁枚一首不太高明的詩:

  《寒夜》

  寒夜讀書忘卻眠

  錦衾香盡爐無煙

  美人含怒奪燈去

  問郎知是幾更天

  卡夫卡讀過中國古代哲學家的文學著作,有《南華經》《論語》《道德經》等。卡夫卡偏愛研究道家,他說:「在孔子的《論語》里,起初人們還站在堅實的大地上,但到後來書里的內容越來越虛無縹緲,讓讀者不可捉摸。老子的格言是堅硬的核桃,我被它們陶醉了,但是它們的核心對我依然緊鎖着。我反覆讀了好多遍,然後我卻發現,就像小孩玩彩色玻璃球遊戲那樣,我讓這些格言從一個思想角落滑到另一個思想角落,而絲毫沒有前進。通過這些格言玻璃球,我其實只發現了我的思想槽非常淺,無法包容老子的玻璃球。這是令人沮喪的發現,於是我停止了玻璃球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