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引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引用

引用,是指在說話寫作中引用現成的話,如詩句格言成語等,以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辭方法。引用可分為明引暗引兩種。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並加上引號,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號,但是都註明原文的出處。暗引指不說明引文出處,而將其編織在自己的話語中,或是引用原句,或是只引大意。運用引用辭格,既可使文章言簡意賅,有助於說理 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強表現力

基本解釋

[reference]∶說話或寫文章時用別人作品中的詞、句,如:從那首詩里引用一個警句2. [recommend]∶引薦任用 引用天下名士。[1]

引證解釋

1、引薦任用。

《後漢書·李膺傳》:"故引用天下名士。" 唐杜甫《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詩:"往者武后朝,引用多寵嬖。" 清昭槤《嘯亭雜錄·不喜朋黨》:"故所引用者,急功近名之士,其迂緩愚誕,皆置諸閒曹冷局。" [2]

2、用他人的事例或言詞作為根據。

唐柳宗元《辯<;鶡冠子>;》:"唯誼所引用為美,餘無可者。"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事始二》:"偶讀竇所引用,於是始知不用正、五、九上官之理。"艾青《詩選自序》四:"我在文章中引用……李白的兩句話。"

分類

引用的作用是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在書寫論文時使用:

直接

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頁碼.

二、期刊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J]. 刊名,年,卷(期): 起止頁碼.

三、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 析出文獻題名[A]. 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 原文獻題名[C].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四、報紙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N]. 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五、國際、國家標準

[序號] 標準編號,標準名稱 [S].

六、專利

[序號] 專利所有者. 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 專利號,出版日期.

七、電子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 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八、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Z].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間接

舉例:

1) Brown (1983: 231) claims that the communicative way of teaching is a far more effective approach in ELT.(引文中有作者姓名,括號中信息為年代和頁碼。此處頁碼信息可以省去)

2) Quoting Bott (1977),Milroy (1980: 135) points out that …. (間接引用中又引用了另一位作者)

3) A previous report (Blake,1977) indicates the importance of such prior knowledge. (引文中沒有出現作者姓名,應在括號中給出作者姓名)

4) Several researchers have testified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method (Koo,1985; Manson,1961; Watkins,1979)(如果需要引用多個作者,可以使用這個格式)

5) The students may confuse the object-relative pattern with the subject-relative pattern (Abbott,1969,quoted in Ponsonby 1990:36) (間接引用中又引用了另一位作者,同時作者信息在括號中提供)

請注意:參考書目必須包括論文直接或間接引用的書籍或文章;此外,如果論文作者願意,也可列出作者在研究和寫作過程中曾閱讀,但未引用的書籍或文章。

3、在文中如何引用附錄的舉例

I worked out the timetable of my project (Please see Appendix I).

4、 參考文獻的排列順序

文獻條目按作者姓氏(中文姓氏按其漢語拼音)的字母順序、中外文分別排列,條目前不要用數字標註,第二行縮進。外文文獻在前,中文文獻在後。同一作者不同時期的文獻按出版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如果是同一作者同一年的文獻,則在年份後以英文小寫字母按順序標註(如1999a,1999b,1999c)。

引用格式:一般在文章的註解中提到或在文中直接寫出,也可以加引號(20字以下不用

根據所引出處是否明示而言,有明引與暗引之別;按照所引文字與原文有無差異來說,有直引與意引之分;憑依所引出處或主旨正確與否立論,有確引與訛引之異。

明引

例子(1):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暗引

例子(2):

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千萬不要氣餒。

例子(3):

薄粥稀稀碗底沉,鼻風吹動浪千層,有時一粒浮湯麵,野渡無人舟自橫。(沈石田《薄粥詩》)

(「野渡無人舟自橫」引自韋應物《滁州西澗》)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