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賬款周轉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比https://p4.itc.cn/images01/20220608/fecf8ee325e04dc4b9b2eaedaab97d20.jpeg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們國家優秀文明歷史的象徵,一直沿用至今,一個簡單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國人們的聰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成就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輝煌。
名詞解釋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應收賬款轉化為現金的平均次數,是營業收入與應收賬款的比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有應收賬款周轉次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和應收賬款與收入比三種表示形式。
應收賬款周轉率的計算公式
應收賬款周轉率的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應收賬款周轉次數=營業收入÷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5÷(營業收入÷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與收入比=應收賬款÷營業收入
應收賬款周轉率的分析
應收賬款周轉次數,表明1年中應收賬款周轉的次數,或者說每1元應收賬款投資支持的營業收入。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也稱為應收賬款收現期,表明從銷售開始到收回現金所需要的平均天數。應收賬款與收入比,則表明每1元營業收入所需要的應收賬款投資。
在計算和使用應收賬款周轉率時應注意的問題
(1)營業收入的賒銷比例問題。從理論上講,應收賬款是賒銷引起的,其對應的是營業收入中的賒銷部分,而非全部。因此,計算時應使用賒銷額而非營業收入。但是,外部分析人員無法在財務報表內取得公司的賒銷數據,只好直接使用營業收入作為替代進行計算。實際上相當於假設現銷是收現時間等於0的應收賬款。只要現銷與賒銷的比例保持穩定,不妨礙與上期數據的可比性,只是一貫高估了周轉次數。但問題是與其他公司比較時,如不了解可比公司的賒銷比例,將無從判斷應收賬款周轉率是否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2)應收賬款年末餘額的可靠性問題。應收賬款是特定時點的存量,容易受李節性偶然性和人為因素影響。在用應收賬款周轉率進行業績評價時,可以使用年初和年末的平均數,或者使用多個時點的平均數,以減少這些因素的影響。
(3)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問題。財務報表上列示的應收賬款是已經計提壞賬準備後的淨額,而營業收入並未相應減少。其結果是,計提的壞賬準備越多,計算的應收賬款周轉次數越多、天數越少。這種周轉次數增加、天數減少不是業績改善的結果,反而說明應收賬款管理欠佳。如果壞賬準備的金額較大,就應進行調整,或者使用未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進行計算。報表附註中披露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信息,可作為調整的依據。
(4)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是否越少越好。應收賬款是賒銷引起的,如果賒銷有可能比現銷更有利,周轉天數就不是越少越好。此外,收現時間的長短與公司的信用政策有關。例如,甲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是18天,信用期是20天;乙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是15天,信用期是10天。前者的收款業績優於後者,儘管其周轉天數較多。改變信用政策,通常會引起公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的變化。信用政策的評價涉及多種因素,不能僅僅考慮周轉天數的縮短。
(5)應收賬款分析應與賒銷分析、現金分析相聯繫。應收賬款的起點是賒銷,終點是現金。正常情況是賒銷增加引起應收賬款增加,現金存量和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也會隨之增加。如果公司應收賬款日益增加,而現金日益減少,則可能是賒銷產生了比較嚴重的問題。例如,大為放寬信用政策,甚至隨意發貨,未能收回現金。
總之,應當深入應收賬款內部進行分析,並且要注意應收賬款與其他指標的聯繫,才能正確使用應收賬款周轉率,用於有關評價。
參考文獻
- ↑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搜狐,2017-03-27
- ↑ 中國漢字文化,道出人生哲理,搜狐,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