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莊姓,中國姓氏之一,發源於河南商丘,西周時期宋國君主宋戴公為莊姓的姓氏始祖。
莊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23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15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二百零五萬九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3%左右。
得姓始祖
宋戴公(?-公元前766年),子姓,名撝,字武莊。宋哀公之子,周朝宋國第十一任國君,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在位,在位期間跨西周、東周兩個時期。 西周宋哀公元年(公元前800年),宋哀公去世,宋戴公繼任國君之位。宋戴公在位期間,由正考父輔佐,愛民如子,深受萬民擁戴。宋戴公三十四年(公元前766年),宋戴公去世,舉行國葬,人們長途跋涉湧進都城,在墓邊長跪不起,周平王特賜諡號為"戴"。
在宋戴公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其諡號為姓氏者,稱戴氏;有以其名字為姓氏者,稱武莊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莊氏、武氏,世代相傳至今。 [1]
分支源流
源於子姓
出自西周時期宋國君主宋戴公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資治通鑑音注》等記載,兩周之際的春秋初期,宋國君主名叫子撝,字武莊。
子撝在位期間,由賢臣正考父輔佐。子撝愛民如子,深受萬民擁戴。
子撝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799年~前766年),是橫跨西周、東周兩個時代的少數幾個諸侯君主之一。他於周平王姬宜臼五年(公元前766年)逝世,當時宋國舉行國葬,四面八方的人都長途跋涉湧進都城,在其靈柩邊長跪不起,周平王特賜其諡號為"戴",即歷史上著名的宋戴公。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出自子姓,春秋時宋戴公,名武字莊,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王父就是祖父。宋國初任國君是微子,人稱殷微子、微子開、微子啟、他是商紂王的同父異母之兄,曾封於微,多次規勸紂王無效之後,憤然出走。後被周天子封於宋,為春秋時宋國始祖,傳到宋戴公時,名武字莊,子孫後代便以王父字"莊"為氏。追根究底,這一支莊氏也是黃帝後裔,因為微子是湯王(武湯、天正、成燙、商湯、成唐、唐大乙、高祖乙)的後代,而湯的先祖依次是帝嚳,而帝嚳的父親為蟜極,蟜極的祖父為少昊,少昊之父是玄囂,玄囂又是黃帝的長子。所以這一支莊氏仍然是光彩的黃帝子孫。這一支莊姓雖然出現的較早,但人口不多,僅活動在河南東部、南部一帶。
源於羋姓
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楚莊王之後,以諡號為氏。據《急就篇》和《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所載,楚國君王羋旅去世後,諡號為"莊",即歷史上的楚莊王。楚莊王的支庶子孫,以祖上諡號為姓,成為莊氏。莊子即其後人。
楚莊王,又稱荊莊王,姓羋名旅,春秋時楚國國君。公元前613六年至公元前591年在位。即位後,伸張王權,並採取果斷措施,平定權臣若敖氏的叛亂。又重用孫叔敖改革內政,興修水利,加強戰備。由於楚莊王知人善任,終於使楚國迅速強大。公元前606年,北伐陸渾之戎,陳兵周郊,使人問九鼎輕重。公元前597年,在邲(今河南省滎陽東北)大敗晉軍,迫使鄭、陳等國歸附,成為代晉而起的春秋五霸之一。他死後諡號"莊",帶有嚴肅、敬重之意,故史稱楚莊王。羋姓莊氏有2600年的歷史。
源於改姓
☉朱姓改莊
朱姓的人在明末清初曾改姓莊。
☉回族改姓
據文獻《中國回族大辭典》中的記載:莊氏,是回族的姓氏之一,現主要分布于海南省三亞市一帶地區。
☉蒙古族漢化改姓
蒙古族烏扎喇氏改姓。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烏扎喇氏,亦稱兀札喇氏、吳扎拉氏,族系龐大,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錫伯族、卦爾察女真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jara Hala,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布列亞河流域)、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部)、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湯原,一說在今黑龍江口俄羅斯廟街)、黑龍江沿岸等地。後多冠漢姓為吳氏、烏氏、武氏、莊氏等。該支莊氏鼻祖為薩哈爾察部的烏扎喇•莊機達,滿洲鑲黃旗人,承襲兄烏扎喇•高赫德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平叛有功,越級晉授二等男爵,累官至副都統,其後裔子孫中有以祖名字首字的諧音漢字為漢姓者,稱莊氏。
☉蒙古族阿魯特氏改姓。阿魯特氏世居於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rute Hala。明、清朝時期即冠漢姓為金氏、莊氏等。該支莊氏鼻祖為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的妃子莊和皇貴妃,她是大學士阿魯特•賽尚阿之女,也是後來清孝哲毅皇后的姑母。到了清光緒年間,莊妃晉封為皇貴妃,直到清宣統年間逝世,賜諡號為"莊和皇貴妃",其後有族人在民國初年以先祖母諡號為漢姓者,稱莊氏。
☉滿族改姓:
屬於滿族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烏雅氏,亦稱吳雅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烏延部,在金國時期稱女真兀顏部,以部為氏,滿語為Uya Hala,漢義"豬",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烏喇(今吉林永吉)、德爾吉穆湖(今黑龍江虎林東北部)、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訥(今吉林松源)、長白山區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是滿族、錫伯族眾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姓多為吳氏、烏氏、穆氏、包氏、鮑氏、黃氏、邵氏、朱氏、牛氏、莊氏等。該支莊氏鼻祖為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皇帝)的妃子,筆帖式烏雅•靈壽之女,初入宮為常在,累進至琳貴妃,所生之子即著名的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貝勒愛新覺羅•奕詥、貝勒愛新覺羅•奕譓。到了清咸豐年間,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咸豐皇帝)尊其為皇考琳貴太妃,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皇帝)尊其為皇祖琳皇貴太妃,在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逝世後,賜諡號為"莊順皇貴妃",其後有族人以先祖母諡號為漢姓者,稱莊氏。莊順皇貴妃的族人享恩三世,在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一朝(光緒年間)封三代,皆一品大員。
⑵.滿族他塔喇氏,亦稱他塔拉氏,滿語為Tatara Hala,漢義"眾多",世居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安褚拉庫(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扎克丹(今遼寧撫順)、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部)、馬察(今吉林渾江西南部)、占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以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東希占河畔希禪屯)、烏蘇(今吉林伊通)、伊蘭木(今蘭州皋蘭)、海州(今遼寧海城)、十方寺(今瀋陽市西北石佛寺)、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長白山區等地,所冠漢姓為唐氏、譚氏、舒氏、勞氏、莊氏等。該支莊氏鼻祖為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咸豐皇帝)的妃子莊靜皇貴妃,主事他塔喇•慶海之女,清咸豐元年以秀女入宮,初為貴人,累進至麗妃。到了清同治年間,清穆宗尊封其為皇考麗皇貴太妃,逝世後賜諡號為"莊靜皇貴妃",其後有族人以先祖母諡號為漢姓者,稱莊氏。
☉莊姓的一部分人在東漢時為了避諱漢明帝劉莊的名字,而改姓嚴,如莊光(字子陵)改稱嚴光。
☉章姓改莊: 寧波鎮海莊氏的遠祖為章及(據現保存在上海圖書館的《蛟西莊氏宗譜》記載),他在唐末擔任康州刺史。
章及生了三個兒子,小兒子章修在唐末擔任福州軍事判官。
章修的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章仔鈞,他在唐末五代十國時的閩國官至太傅,被封為高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西北面行營招討制置史。賜竭忠立志功臣、封金紫光祿大夫、武寧郡開國伯。宋慶曆初被追封琅琊王,諡忠憲。他的夫人練氏被封為渤海郡君。
章仔鈞有十五個兒子,章仁坦、章仁昉、章仁燧、章仁嵩、章仁徹、章仁郁、章仁政、章仁愈、章仁鑒、章仁肈、章仁皦、章仁耀、章仁佑、章仁遜、章仁輔。 章仁嵩擔任朝散大夫、檢校尚書、駕部郎中,宋朝贈授為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燕國公,他生了三個兒子,章文竦、章文通、章士廉。
章士廉以大理寺評事身份擔任汀州寧化縣縣令,宋朝贈授他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密國公。章士廉生有四個兒子,章世康、章世贏、章世渙、章世渥。 章世康在宋贈殿中丞,生有三個兒子,長子章得一、次子章得賢、三子章得仁。
章得一在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陳堯咨榜進士及第,仕宋太常博士、著作佐郎,出宰乾化令,景德中調餘杭令,大中祥符間知江西南安軍,贈刑部尚書(浙江通志列名宦有傳)。他生有二個兒子,章柬之、章隱之。
章隱之,字仲華,他在宋朝時被授封為尚書虞部員外郎,北宋皇佑四年自原籍福建浦城來到鎮海(宋稱定海)擔任縣令。因他為官廉正,當地人受到他的恩德,為他立祠祭奠他。章隱之有六個兒子,章兌、章震、章履、章需、章觀、章豫。他留下次子章震在甬看守家族的香火。
章震生有二個兒子,長子章載、次子章戩,章戩很早就過世了。
章載,字任夫,他生了一個兒子章允執、字孟固(行細五)。章允執後來娶鎮海畈底唐唐氏,聚家遷居至鎮海清泉,章允執(細五公)就是鎮海莊姓的始遷祖。 自章允執(細五公)起,鎮海莊氏家族歷祖則為細五公→萬十三公→新七公→得五公→貴仁公。
貴仁公生五子,長子仲英公(西宅祖)、次子仲芳公(東宅祖)、三子仲華公(滃州祖)、四子仲芝公(出繼陳姓)、五子仲成公(後宅祖)。
南宋時,鎮海章姓人口已有800餘人,形成了一個集市,以章姓人口居多,故名章市。
在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為避朱元璋之諱,改章姓為莊姓,章市也隨之改為莊市。
鎮海莊氏有分支散布在慈谿、舟山等地。明末莊士英進士後授官漢州知州,後辭官在福州、泉州一帶經商,經營絲綢、茶葉、陶器、瓷器等行業,開創了"寧波幫"。
☉錢姓改莊:
上海川沙莊氏始祖曰錢鶴皋,本吳越錢氏。與弟錢鶴軒並仕於元,分南北二支。南錢後為莊氏。按宗譜元至正間,豪傑蜂起,錢鶴皋倡義以保松郡,被圍力屈,乃退隱鳳凰山,旋遭仇家之害,一門殲焉。錢鶴皋第三子錢流,匿於匠氏莊某家,倖免。因蒙其姓。僑居川城之西里,為莊氏第一世祖。莊流字天遠。子莊玉字廷璞。生六子,曰莊龍,曰莊鳳,曰莊鵬,為東分支。曰莊鰲,曰莊鯤,曰莊鯨,為西分支。今長人鄉五圖為大莊家宅,子姓繁衍。其遷居本城一支,曰莊行忠,號素庭,藍翎布政司理問銜。曰莊行儉,號松樓,庠生,州同銜。莊行忠子莊周道,號砥廉,庠生,著有梯雲軒吟草,見光緒志藝文類,胡適之父胡傳曾師從莊砥廉門下。莊周道子二,長莊爾梅,號問羹,庠生。莊爾梅子莊以蒞(1878-1934),字允升,庠生,江蘇省會議員。皆莊天遠嫡裔也。
郡望
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於原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今浙江省紹興市。
東海郡:亦稱郯郡、海州。
堂號
天水堂:以望立堂。
會稽堂:以望立堂。
東海堂:以望立堂。
南華堂:戰國莊周,著《南華經》。與老子同為道家之祖,世稱"老莊"。
武強堂:漢朝莊不識(《漢書》作莊不職,茲從《史記》),封武強侯。
錦繡堂: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莊森隨王審知入閩,擇居永春桃源里蓬萊山。第九世莊夏,居官有德政,南宋寧宗皇帝賜其建第於泉州府城,將其故鄉鬼笑山御筆賜名為"錦繡山"。這是莊氏堂號"錦繡"的由來。
著經堂:源於戰國思想家莊周事典。莊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名周。做過蒙地方的漆園吏。隱於曹州之南華山,從事講學、著述。楚威王聞其名,用厚幣相聘為相,他表示寧為"孤豚",不作"犧牛",願逍遙物外。為文汪洋恣肆,著書十萬餘言,號《莊子》。漢志列於道家,與老子並稱為道家之祖,唐天寶初,詔號為《南華真經》。奉莊周為遠祖的莊姓族裔因以"著經"為堂號。也有的叫南華堂。 [2]
參考來源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