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信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信區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構成南北高、中部低的馬鞍狀地形,屬亞熱帶濕潤氣候;轄3個街道、11個鎮、10個鄉,總面積2240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廣信區常住人口為748265人。

方言屬吳語系,劇種廣信腔。民俗有龍舟橋燈、串堂、高蹺、廟會等。特產茶油、茶葉、筍乾、早梨、楊梅、白酒等。2018年,退出貧困縣,入選2018全國"幸福百縣榜"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19年,廣信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8.89億元。[1]

基本信息

春秋戰國(前494-前222),縣地原屬越;吳滅越,屬吳;越滅吳,復屬越,楚滅越,屬楚。

秦嬴政二十四年(前223),秦滅楚,縣地屬秦。二十五年,秦置會稽郡,縣地屬之。二十六年,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縣地屬九江郡余汗縣。

西漢高祖四年(前203),改九江郡為淮南國,割九江郡南境置廬陵、豫章二郡,余汗縣屬豫章郡,縣地隸之。

東漢建安年間,魏、蜀、吳三國分立,縣地屬吳。建安初(196-204),吳析余汗縣東境置上饒縣,一說因傍上饒江(今信江)得名,一說因"山郁珍奇"得名,屬豫章郡。十年(205),析上饒縣地立建平縣。十五年,分豫章郡立鄱陽郡,領九縣,上饒縣隸之。

西晉元康元年(291),劃上饒、建平入葛陽縣,屬鄱陽郡。

南朝宋年間(420-479),析葛陽縣復置上饒縣,屬鄱陽郡。

隋開皇九年(589)鄱陽郡改稱饒州,縣地再次併入葛陽。十二年,葛陽移治弋江之北,改名弋陽縣。大業初,廢饒州復鄱陽郡,縣地隨弋陽隸鄱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廢鄱陽郡,復饒州,析弋陽東境復置上饒縣。七年,併入弋陽。乾元元年(758),析饒州,置信州。析弋陽復置上饒縣,為州治。

宋開寶八年(975),縣屬江南路信州。天禧四年(1020),分江南路為東、西二路,縣屬江南東路信州管轄。建炎四年(1130),改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為江南路和江西路,縣隨信州隸屬江西路。紹興元年(1131)復置江南東、西二路,縣屬信州仍隸江南東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縣屬江浙行中書省信州路,為路治。

明洪武三年(1370),信州路改稱廣信府,上饒隸之,為府治。四年,廣信府因隸江浙行中書省漕運不便,改屬江西行中書省。

清初,沿用明制。康熙二十一年(1682),設分巡道,廣信府屬江西省分巡廣南九道,縣隸之。

民國元年(1912)冬,廢府制。3年,江西省劃為四道,縣隸豫章道。15年,廢道,直屬於省。21年,江西分為十三個行政區;24年為八個行政區;31年為九個行政區,上饒縣均屬第六行政區,治上饒。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縣境大片地區為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置上饒縣蘇維埃政府(1930-1934),隸屬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38年(1949年5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上饒。14日成立上饒縣人民政府,屬贛東北行政區。同日析縣治廣平鎮立上饒市。9月,贛東北行政區撤銷,屬上饒專區。1960年3月,縣撤銷建置,併入上饒市。1964年3月,恢復建置。1980年,地區改名為行政公署,屬上饒行政公署。2000年10月18日,上饒撤地建市,縣隸上饒市。

2019年7月2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發文,同意撤銷上饒縣,設立上饒市廣信區。 以原上饒縣的行政區域為廣信區的行政區域,廣信區人民政府駐旭日街道吉陽西路1號 。

2019年10月16日,上饒市廣信區授印揭牌儀式在廣信區機關大院大禮堂舉辦。[2]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立縣時幅員:東至沙溪與古太末(今玉山縣)為界;東南至永豐鎮與古建平縣(今廣豐區)接壤;南至岑陽關與福建省崇安縣相連;西南的布政、清流、崇義(今鉛山縣之蚌螺、河口、英將)及西北的安輯、葛源(今屬橫峯縣)與古葛陽毗鄰;北至靈山、華壇山與古樂安縣連接。

五代南唐開元四年(940),割清流、布政、崇義三地益鉛山。北宋熙寧七年(1074),析永豐鎮置永豐縣。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劃乾元、永樂2鄉益鉛山縣。明洪武二年(1369),劃回乾元、永樂2鄉。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割安輯鄉十五、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四、二十七都及石橋鄉三十一都置興安(今橫峰)縣。

1936年,橫峯縣十五都劃回廣信區管轄。1939年年割五區港邊鄉益橫豐縣。1942年將紙坊鄉宋村、通都鋪列入橫峯縣文成鄉。1月11日,將新裴鄉石溪街等7個自然村劃入鉛山縣石溪鄉。

1949年5月14日,析縣治廣平鎮置上饒市。1964年月,割沽塘、車頭、周田、塔水等村益上饒市。1993年,靈溪、朝陽、秦峰、沙溪"三鄉一鎮"劃入上饒市(今信州區)。1998年8月5日,撤銷上饒地區五府山綜合墾殖場,組建五府山鎮和高洲鄉,並劃歸上饒縣管轄。至此,縣境總面積與1993年前的2490平方公里相比,減少250平方公里。

2006年1月20日,撤銷旭日鎮,設立旭日街道辦事處和羅橋街道辦事處;撤銷大地鄉,成建制劃歸董團鄉管轄;撤銷黃市鄉,成建制劃歸田墩鎮管轄。[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廣信區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信江上游靈山地區。地處贛、浙、閩、皖要衝,史稱"八省通玉衢"、"豫章第一門戶"。東鄰上饒市信州區、玉山縣、廣豐區,南連福建省浦城縣、武夷山市,西接鉛山縣、橫峯縣,北界德興市。北緯27°58′~28°50′、東經117°41′~118°14′。

地形地貌

廣信區境中山、低山、丘陵與河谷平原從南北兩端向中部呈階梯狀遞降,大致平行於信江對稱分布,明顯構成南北高、中部低的馬鞍狀地形。

中山分布在區境南部和北部,包括五府山、靈山、華壇山等,占全區土地總面積36.2%, 海拔1000~1800米,南部最高點五府崗海拔1891.4米。北部最高點靈山天梯峰海拔1496米。靈山山峰切割強烈,瀑布較多。

低山主要分布在上瀘、四十八、鄭坊一帶,占全區總面積13.1%,海拔500~1000米。地形兼有中山與丘陵的特徵,地表溶溝、溶槽、石芽多見,有地下溶孔、溶洞和地下河。

丘陵低丘主要分布在區境中部信江兩側,占全區總面積48.8%,海拔100~500米,多為丹霞地貌,有月岩、南岩、七峰岩等洞穴奇觀。

區內河谷平原呈長條狀分布於信江兩岸,寬處達4000~5000米,海拔50~70米,占全區總面積1.9%,主要由河漫灘和河流階地組成,屬侵蝕堆積地貌。區境著名山川是靈山,著名河流是信江。

氣候

廣信區1986年至2000年的氣象資料顯示年平均氣溫17.8℃,平均最高氣溫是1998年,為18.6℃;最低氣溫是1989年,為17.5℃。歷年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8.8℃;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6.2℃。

年平均降水量2066.1毫米,年最大降水量出現於1998年,為2589毫米;年最少降水量出現於1996年,為1288.6毫米。月最大降水量出現於1998年6月,為966.9毫米;月最少降水量出現於1987年12月,為0.6毫米。降水分布不均,南北山區多於中部丘陵、平原。月平均日照142.6小時,1988年月平均日照時數最長,達166.7小時;1997年月平均日照時數最短,為117.1小時。7月平均日照時數最長,為228.3小時;3月平均日照時數最短,僅80.2小時。年平均風速1.3米/秒。最大風速年度是1987年,平均風速1.9米/秒;最小風速年度是1996年、1997年和1999年,平均風速1.0米/秒。月平均風速3月、4月最大,為1.5米/秒,10月、11月、12月最小,為1.2米/秒。歷年有霜,霜期最長的是1986年冬至1987年春,有霜期達32天;霜期最短的是1990年、1991年、1993年和1994年,有霜日僅9天。年平均氣壓1001.8百帕。最高氣壓年份是1987年,為1002.4百帕;最低氣壓年份是2000年,為1000.7百帕。

水文

廣信區地處信江中上游,有信江饒北河、茗洋河、豐溪、櫧溪、馬眼河、銅山港、丁溪河、瀘溪等15條河流。總長為454.1公里,流域面積為249695平方公里。[4]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廣信區境內已發現27個礦種,100多處產地。黑色金屬礦藏有磁鐵礦、赤鐵礦、褐鐵礦、釩礦、葉臘石等。鐵礦有四十八、煌固、大地等9個礦點。釩分布在石獅、煌固、清水等地,儲量約(V205)47.3萬噸。葉臘石產於甘溪。有色金屬礦藏有金、銀、銅、鋁、鋅、鉬、鈮、鉭、鈹、鈾、等礦。銅礦礦點多,其中船坑銅礦儲量為D級金屬2萬噸。鈮鉭礦產地靈山,較大礦點有南山、蘇橋前汪等。金有茶亭、金鐘山2個礦點。銀伴生於其它礦床。鈹有東山塢、黃泥山等礦點。鉬產地金竹桃,鈾產於稠川。

非金屬礦藏,磷礦岩產地八都、清水、象山。石灰石分布廣、產地多,其中石獅礦體儲量為17877萬噸,屬大型碳岩礦床。船坑、八都、清水產硫。靈山產水晶石和重晶石。南部鄉鎮多瓷土(石),其中高洲瓷石礦產量上乘,儲量47.7萬噸。鋁有四十八、花廳等礦點。鄭坊、桐西產毒砂。靈山花崗岩蘊藏豐富,屬一級優質材。華壇山產大理石。信江沿岸產紅石。

固體可燃礦藏有煙煤、無煙煤、石煤3種。煙煤有黃市、尊橋、楓嶺頭等產地。其中呂江煤礦儲量3485900噸,龍井灣煤礦發熱量8110卡/克。無煙媒分布在南部鄉鎮,儲量豐富,發熱量高。石煤產於八都、清水、鄭坊等地,地質總儲量C+D共6987萬噸,有釩、銀等金屬伴生。

水資源

廣信區境內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702.5毫米。地形地貌有利雨水匯集,地表水資源豐富。境內南北多山,河道天然落差大,水力資源蘊藏豐富,可開發的水能蘊藏量11.6萬千瓦。境內地下水多年平均總儲量為4億多立方米。主要賦存於第四層鬆散堆積層孔隙及碳酸岩溶洞中。信江支流兩側,鬆散岩類隙水呈帶狀分布,水量豐富,地下水主要為降水及地表水通過上復的亞砂土直接滲入補給,也受基岩裂縫補給,水質良好。浙贛鐵路兩側,碎屑岩類孔隙裂隙水賦存於紅色砂岩、砂礫孔隙裂隙中,靠降水補給,以泉水的形式排泄,為重碳酸鈣水。分布在羅橋、上瀘、四十八等地下、中、上統碳酸岩類裂隙溶洞水,受岩溶發育程度控制。水質良好,為重碳酸鈣水。西北兩側基炭山區的基炭裂隙水,靠降水和地表水補給,在地形坡度影響下向低處運動,在沙谷中以泉水形式泄出,構成山間水系的源頭,或潛流入江河之中。水位和水量季節變化明顯。[5]

生物資源

植物

樹種:廣信區地表有280萬畝杉、松、竹等林木,且有紅豆杉、銀杏、水杉等珍稀名貴樹種分布。森林覆蓋率達68%,是江西省油茶、茶葉的重點產區,活立竹達1600萬株,是全國的"毛竹之鄉"。

中草藥:1983年11月至1985年10月,政府組織人員,對全區中草藥資源進行普查:有上了藥典的中藥材221種,常用中草藥材105種,道地中藥材17種,大宗中藥材24種。江西省普查的180種中藥材,區境內有100種。

其他:天然牧草100餘種,分禾本科、豆科、菊科3大科。冬茅,山區、丘陵地區均有,是造紙的重要原料,龍鬚草長在高山石壁,常有山民割取,賣給沿海漁民養殖海帶。可作生豬青飼料的草類有近百種。水生植物有水浮蓮、水葫蘆、水芹菜、水竹葉、水花生、紅萍、小球藻、大球藻等。

生物

鳥類:廣信區內鳥類種類較多。畫眉、黃鶯、白頭翁、杜鵑、八哥等南北山區居多,中部丘陵地區亦有,可飼養觀賞。雉雞、竹雞、斑鳩、鷦鴣各地都有,常被捕殺,數量漸少。貓頭鷹丘陵地區較多。啄木鳥都棲于山林之中。烏鴉、喜鵲50年代到處可見,現烏鴉少見,喜鵲尚多。老鷹50年代各地可見,60年代逐漸減少,今平原、丘陵地區已絕跡,南北山區偶爾可見。白鷺,50年代信江兩岸常見,今已少見。麻雀、燕各地都有。

獸類:廣信區境內有走獸20餘種。

兩棲類:境內蛙類動物主要有青蛙、金錢蛙、黑斑蛙(田雞)、虎紋蛙(水雞)、棘胸蛙(石雞)、蟾蜍(癩哈蟆)、青皮蛙等。

蛇蟲:蛇類有腹蛇、五步蛇、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青竹蛇、烏梢蛇、雞公蛇、水蛇等;爬行類有蜥蜴、蜈蚣、壁虎;昆蟲類有蝴蝶、蟬、螞蟻、蜻蜓、蜘蛛、草鞋蟲、千腳蟲、天牛、鐵甲子、金龜子、蚯蚓、地鱉蟲、蝸牛、蜜蜂等。[6]

人口民族

人口總數

清康熙《廣信府志》載: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有19667戶,128860人;嘉靖元年(1522)有12245戶,79882人。清順治六年(1649),全縣人口為30957人,男21053人,女9904人。康熙十二年(1673),男24558人,女11959人,共36517人。十三年,耿精忠率部反清,廣信府副將柯升響應,十四年,清軍征討耿精忠部,殺戮縣人26006人,其中男17435人,女8571人,加上大量人口外逃,僅存10701人。此後,社會穩定,人口逐漸增加,據清同治《上饒縣誌》載:康熙五十二年(1713)人口30922人,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67年中人口增加到181629人。嘉慶三年(1798),有56698戶,187712人。道光三年(1823),有56961戶,198278人。同治五年(1866),有74079戶,364308人。

《江西年鑑》載:民國5年(1916),有72634戶、370875人,17年,戶數降到71212戶、人口降到340290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國民黨當局對境內蘇區實行圍剿,被殺害的革命烈士就有3957人。民國22年,人口降到290783人。24年,人口有所回升,有65666戶、339870人。據《前線日報》載:民國33年,有321798人。34年有71000戶,316000人。36年,政府第四科統計,有69091戶,322128人。

1953年7月1日零時,第一次人口普查,有84442戶,326695人。1964年7月1日零時,第二次人口普查,有91580戶,426763人。1982年7月1日零時,第三次人口普查,有127713戶,671971人。2010年11月1日零時,廣信區常住人口總數為700267人。共有家庭戶169513戶,家庭戶人口為679571人。根據2014年人口抽樣調查數據,戶籍人口82775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7347人。 2017年,自然增長率為7.72‰,上升0.32個千分點,出生人口10040人,比上年多2895人。2017年末戶籍人口848144人,比上年增加6226人,2017年末常住人口721808人。

性別比例

廣信區人口歷來男性多於女性。清順治六年(1649),男21053人,女9904人,以女性為100對男性的比例(下同),性比例為212.57。康熙十二年(1673),男性24558人,女性11959人,性比例為205.35。民國5年(1916),男性223033人,女性147842人,性比例為150.85。民國36年(1947),男性177986人,女性144142人,性比例為123.47人。

新中國成立後,女性人口不斷增大,性比例逐漸趨於平衡。1949年,男性人口167102人,女性人口140822人,性比例為118.67。1953年,男性人口174848人,女性人口151847人,性比例為115.15。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男性226519人,女性200244人,性比例為113.12。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男性351087人,女性320884人,性比例為109.41。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男性為360520人,女性為339747人,性別比為106.11。

年齡構成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廣信區人口0-14歲的有182581人,占總人口42.78%;15-64歲的有227032人,占總人口53.20%;65-89歲的有17109人,占總人口4%;90歲以上的有13人;年齡不詳的有28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0-14歲人口275647人,占總人口41.02%;15-64歲的有365993人,占人口的54.47%;65-89歲的有30257人,占總人口4.5%;90歲以上的有74人。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0-14歲人口為178314人,占總人口的25.46%;15-64歲的人口為474219人,占總人口的67.72%;65歲及以上人口為47734人,占總人口的6.82%。

教育程度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廣信區小學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27438人,占總人口29.86%。其中大學510人;高中3094人;初中11358人;小學112476人。12及12周歲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占總人口38.50%。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有小學文化程度254987人,占總人口37.95%,有初中文化程度63482人,占總人口9.45%,有高中文化程度23017人,占總人口3.43%,有大學文化程度810人,占總人口0.121%,小學以上各種文化程度共有342296人,占總人口50.94%,占6歲以上人口59.88%。12及12周歲以上的文盲、半文盲人口178362人,占總人口26.54%,比1964年占總人口38.5%下降了11.96%。

2010年,廣信區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受教育程度的23308人;具有高中(含中專)受教育程度的53809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222995人;具有小學受教育程度的293933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30931人,文盲率為4.42%。

城鄉分布

廣信區人口主要分布在信江兩岸和各個沖積平原上,以農業人口居多。

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1950年91%,1958年94%,1965年88%,1978年95.65%,1986年94.94%。

2010年,居住在城鎮的人口259018人,占總人口的36.9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441249人,占總人口63.01%。

民族構成

廣信區居民以漢族為主。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有10個民族,漢族426687人,占總人口99.98%;少數民族76人,其中,回族25人,滿族23人,畲族2人,侗族3人,壯族15人,苗族1人,瑤族4人,傣族1人,土家族2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縣有11個民族,漢族人口671874人,占總人口99.98%,比1964年增加了245284人,增長57.49%。少數民族人口97人,比1964年增加了21人,其中回族36人,壯族26人,苗族14人,滿族9人,土家族4人,彝族3人,黎族2人,蒙古族、藏族、侗族各1人。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廣信區漢族人口為697515人,占總人口的99.6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752人,占總人口的0.39%。其中畲族人口2277人,占總人口的0.33% 。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廣信區常住人口為748265人。[7]

經濟

綜述

秦漢時期,信江流域和其它河谷地區,就有農業和簡單的制陶業。唐代開始植茶、制茶。宋代農業生產的種稻、種茶、種麻,工業生產的制陶、冶煉、紡織逐步發展。明代,商業逐漸發展,廣信區城成為贛東、閩北的重要貨物集散地之一,通過舟楫,運進布匹、藥材、南北貨,輸出茶葉、夏布、土紙、木材等土特產品。沙溪形成集市,毗鄰地區三縣農民商賈趕集逾千。上瀘鄉土紙業尤為興盛,收購區南和閩北山區的原料加工成土紙,遠銷印度。清代,茶葉、土紙發展成為大宗出口商品,有專門商號經營,僅土紙一宗年產值便達白銀11萬兩。

民國時期,經濟有新的發展。民國19年(1930)開辦的坑口煤礦採用立井機械採煤。27年,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遷駐上饒,東南沿海淪陷地區部分工商界人士流亡上饒,辦廠經商。24年,浙贛鐵路全線通車,上玉、上廣、上橫等公路相繼建成,並有電話、電報等通訊設備,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出現了機械紡織、機械採煤、火力發電、機械製造等工業,商業也趨繁榮。但由於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的束縛,國民政府集中財力物力打內戰,重稅苛捐,橫徵暴斂,抓兵搶糧,兵匪為患,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上饒解放前,冷水鋪、坑口等煤礦停辦,縣城的工廠倒閉,農村的手工業者歇業,商業蕭條;比較發達的農業,生產連年下降,糧食不能自給。"半年糠菜半年糧",鼠疫、霍亂連年流行,"走徽州"、"走淳安"、"走福建"外出謀生的人各地都有。

解放初期,廣信區開展減租、減息、剿匪、反霸鬥爭,積極籌糧籌草,支援解放軍南下西進作戰。1952年,完成了土地改革,糧食生產連年豐收。1956年,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8至1959年,組織人民興修水利,先後建成了茗洋、上潭、馬眼等一大批中、小型水庫,改善了灌溉條件。同時,積極發展地方工業,開辦了一批廠礦,逐步增加了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但在"大躍進"中提出脫離實際的"高指標",出現了"瞎指揮",強迫命令和無償平調生產隊的勞動力、物資等"左"的錯誤,影響了工農業生產的發展。

1960年後,上饒縣、市合併,集中力量發展市區工業,原縣轄農村地區,工業毫無進展。1964年,市、縣分開建置,原上饒縣的水動力機械廠等一些工業企業劃歸市管,工業必須重新起步。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運動,生產力受到嚴重破壞,經濟建設十年停滯不前,經濟發展緩慢,被列為全國100個貧困縣之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工農業總產值平均年遞增7.72%。

1950年,工農業總產值僅2851.25萬元,1986年達到19606.2萬元,增長6.87倍。財政收入1952年226.8萬元,1986年達到1182.2萬元,增長5.21倍。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950年510.66萬元,1986年上升到10198萬元,增長23倍。1952年財政收入226.8萬元,1978年644.2萬元,平均每年遞增7.08%。1979年以後,年均遞增10.44%。1986年達1182.2萬元,為1952年的8.46倍。

"十五"期間,廣信區GDP增長126%,年均增長14.8%;財政總收入增長158.7%,年均增長20.9%;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62%,年均增長53.1%;共引進縣外資金76.66億元,引進項目945個;工業增加值增長202.3%,年均增長23.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70%,年均增長43.75%;初步形成有色金屬、機械製造、服裝鞋業、新型能源(新型材料)四大工業支柱產業。

2018年,廣信區全年生產總值(GDP)237億元,人均生產總值32797元,按2018年1:6.61741的平均匯率計算為4956美元,逼近5000美元。截至7月29日,貧困人口由2014年的25013戶96257人下降至3579戶7855人,91個貧困村已退出90個。 同年,退出國家級貧困縣。

2019年,廣信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8.89億元。

第一產業

廣信區曾是典型的農業縣,農業總產值曾長期在工農業總產值中占據主導地位。1950年占83.37%,1986年占67%。解放前,受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縛,水利設施差,農業技術落後,廣種薄收,產量不高,糧食不能自給。

解放以後,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全區人民進行土地改革,組織農業生產合作社,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及興修水利、改良土壤、推廣良種、防治病蟲害、改革耕作制度,使農業生產出現了1950至1953、1955至1957、1979至1986年的三個大發展時期。尤其是1984年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年,糧食總產達4.74億斤,改變了歷史上缺糧面貌。1978年以後,農業生產由單一的以糧為綱向多種經營、商品經濟轉化。1986年,糧食總產3.8億斤,棉花2472擔,麻4575擔,油料136927擔,茶葉14118擔,水果8774擔,生豬上調31903頭,淡水魚39967擔。

2018年,第一產業增加值19億元,僅占GDP總量的8.1%。廣信區糧食種植面積31094公頃。其中,穀物種植面積27851公頃,油料種植面積4090公頃,蔬菜種植面積8101公頃,糖料種植面積195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160775噸,肉類總產量10136噸 。

第二產業

廣信區境內明、清時期較為發達的民間手工業和民國時期發展起來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在日軍侵擾上饒和解放前夕的社會動盪中摧毀殆盡。

解放後,廣信區工業在僅存幾家手工業作坊的基礎上起步,至1986年形成了以建材、煤炭、電力、造紙、化工為主,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1952年工業產值474.05萬元,僅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6.63%。1986年,工業產值達到6489.20萬元,相當於1952年的13.69倍,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3%。有32家國營工業企業,固定資產達7萬元,有6化家鄉辦工業企業,固定資產達918萬元。有彩色電視機、稀土、水泥等20個主要工業產品,其中,草編工藝產品獲1983年國家外貿部榮譽證書,無線沿條皮鞋列為1985年度江西省優秀新產品,電視機外殼、時裝、皂素、夏布、白酒、水泥添加劑等,暢銷全國各地,有的打入國際市場。

2018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24億元。27個行業大類中,15個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實現增長,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製造業和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等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快速。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的企業36家,超十億元的企業6家 。

第三產業

民國初,私營商業有綢緞、棉布、夏布、紙張、文具、五金、顏料、煙酒、屠宰、旅社、理髮、漂染、糧油、建築材料等行業。1925年,上饒火車站建成後,滬、杭商人來饒經商的日漸增多。1928年,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由安徽屯溪遷駐上饒,沿海淪陷區商界人士紛至沓來,廣平鎮成為江南較大的商品集散地。1931年6月,日本軍入侵上饒,糧食、南貨、百貨、藥材等商店被搶劫一空,縣城市場蕭條。抗日戰爭勝利後,私營商業恢復較快。37年後,貨幣貶值,物價暴漲,加上苛捐雜稅,導致大批商戶收支倒掛,關門停業,或被大商戶兼併。

解放初期,商業以私營為主。1954年,縣委和縣人民委員會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市場管理和改造私營商業》的指示,實行"統籌兼顧,全面安排,積極改造"的方針,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成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領導小組,全面開展對私改造工作。年底,23個行業、878戶私商,分別組成公私合營商店71家,全面完成了對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8年起,私營商業戶加入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中,公私合營商店的私方人員被揪斗,牌照被砸爛,連走村竄戶、方便群眾的小商小販也銷聲匿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個體商業戶逐年增加 。

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億元,進出口總額17億元。保險業保費收入16329.49萬元。2018年,廣信區30家規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23802.7萬元,同比增長39.55%,總量在全市排位第三,增長在全市排位第一;實現營業利潤3647.4萬元,同比下降63.88%;平均用工人數2128人,比2017年增加了102人,同比增長5.03%。規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成本171246.5萬,同比增長18.78%;實現應交增值稅3342.3,同比下降32.62%;實現稅金及附加1798.3萬元,同比增長3.97%;全年三項費用(銷售、管理、財務)合計247652萬元,同比增長66.23%。截至2018年底,廣信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310.61億元,比年初增加7.87億元,比年初增長2.6%,環比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住戶存款187.07億元,比年初增加16.34億元,比年初增長9.6%,環比加快1.4個百分點。金融機構各項貸款295.56億元,比年初淨增61.65億元,增長26.36%,環比加快1.4個百分點。住戶貸款125.55億元,比年初增長39.9%,環比加快1.7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170億元,比年初淨增25.85億元,增長17.9%,環比上升1.2個百分點;其中消費貸款85.21億元,占住戶貸款的67.87%,比年初淨增27.99億元,占住戶貸款增量35.83億元的78.12%,增長48.94%,高出貸款增速22.58個百分點;經營貸款40.03億元,比年初淨增7.83億元,增長24.08%。[8]

交通運輸

2017年,廣信區完成公路客運量586萬人,增長15.35%,公路貨運量4266萬噸,增長2.10%;公路客運周轉量23696萬人公里,增長13.6%,貨物運輸周轉量5522222萬噸公里,增長19.13%。境內公路有滬瑞線、滬昆高速穿過,鐵路有滬昆鐵路穿過,上饒三清山機場位於境內。

歷史文化

文化活動

業餘演出

清末和民國期間,有"太子班"和"串堂班"在農村里演出。人民政府成立後,各地以太子班、串堂班為基礎,組織農村業餘劇團,在本地巡迴演出。縣文化局、館配備專職文藝幹部,對業餘劇團進行輔導,多次組織業餘劇團會演、調演和觀摩演出。"文革"期間,舉行過2次民兵文藝會演和5次農村業餘劇團會演。1976年,文化館在全縣業餘劇團挑選演員,組成上饒縣代表隊,參加全省業餘創作調演。

1977年舉辦紀念《兩個五十周年》文藝會演;1981年以後,每年都舉行一次農村業餘劇團文藝調演,推出了《秤砣經理》等反映改革、開放的好劇目;1985年,除了活躍在各地的鄉辦業餘劇團外,出現了個體戶劇團,停歇多年的串堂班也開始恢復;大地鄉農民吳登海劇團演出的小贛劇《借妻》,上了江西電視台的電視屏幕;清水鄉業餘劇團,不僅利用農閒時在農村演出,還跨省到崇安等地演出;1986年底,有串堂班210個,文化館組織了一次串堂班會演,整理了《十番》傻鼓音樂予以保存。

專業演出

民國期間,廣信區擁有10餘個贛劇專業班社,長期在贛東、閩北、浙西廣大農村演出。縣城則經常接待外地專業劇團作商業性演出。抗日戰爭期間,縣城的演劇活動極為活躍。民國31年(1942)2月25日起,在饒的各演出團體,舉行了一周的戲劇公演。《前線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稱:"這次聯合春季大公演,為國家總動員宣傳周戲劇日,在我國東南可以說是盛況空前"。

1945年6月20日,東南戲劇工作者在上饒中心小學堂成立"東南戲劇協會",選舉鄧文儀等20名戲劇工作者為理事,並聯合公演了許多國內著名劇目。解放戰爭期間,贛劇各班社遭到摧殘,只留下2個班社在偏遠山區演出,縣城和郊區只有外地京劇團、越劇團演出。上饒解放以後,析廣平鎮設上饒市,至1980年新縣城建成前,這30年間上饒縣(今廣信區)長期沒有縣城、也無劇院,無法接待外地劇團演出,縣贛劇團和外來劇團只能在農村巡迴演出。

歌詠

明清期間,農民唱《長工歌》、《躲債歌》、《打長年》、《唆歌》和《上饒山歌》,婦女唱《十想郎》、《孟姜女》、《搖籃曲》,兒童唱《月光光》。

民國初期,城鎮和學校中流行《蘇武牧羊》、《滿江紅》、《桃李迎春》等歌曲。民國19年以後,《革命歌》、《紅軍歌》、《打旁羅》、《打上饒》、《紅軍打到上瀘畈》等十幾首革命歌謠,縣蘇維埃政府管轄區內老少會唱,國民政府統治區也廣泛流傳。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無錫等地流亡團體,江西青年服務團,抗戰宣傳二隊、五隊、七隊,民眾教育館及各機關學校派出人員,在城鄉教唱《義勇軍進行曲》、《大刀進行曲》、《大路歌》、《賣報歌》、《熱血歌》等抗戰歌曲。

解放以後,各區、鄉政府和縣文化館,組織歌詠教唱隊,教唱《東方紅》、《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挖窮根》、《土改好》、《志願軍戰歌》、《團結就是力量》、《全世界人民團結緊》、《咱們工人有力量》、《歌唱祖國》等歌曲。1958年以後,《社會主義好》、《社員都是向陽花》、《戴花要戴大紅花》、《李雙雙小唱》等歌曲,城鄉老少都唱。"文革"期間,只准唱"語錄歌"和"樣板戲"選段。1977年以後,《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我的中國心》、《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風采》等許多歌曲,在青年中廣泛流行。

展覽

抗日戰爭期間,著名畫家張樂平、徐甫堡等人士,在縣城舉辦"抗日戰爭漫畫展覽"。民國33年(1944)4月8日,中韓文化協會東南分會籌備處舉辦"盟國新聞照片擴大展覽",分12組展出珍貴照片600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先後舉辦過20次展覽會。

燈彩

自唐以來,廣信區燈彩歷有"街市張燈、喧闐達曙"盛況,龍燈、橋燈、高蹺燈、馬燈、船燈、蚌殼燈、蝦子燈、花鼓燈、蓮燈、鯉魚燈、稻草燈,燈種繁多,各有特色。龍燈流傳最廣,大部分村莊都有。一姓村莊的龍燈,稱為子孫燈。雜姓村莊的龍燈,則稱太平燈。大地鄉侖圩村黃鶴樓弄何家的龍燈,有500餘年的歷史。何家燈能玩龍放花、龍相配、龍打滾、龍搭架、龍產子、龍盤柱、龍脫殼、龍排字等40餘個花樣。

橋燈在石人、鄭坊、花廳、尊橋等地盛行。高蹺燈只有集鎮和大的村莊才有。船燈、蚌殼燈,少數地方愛玩。蝦子燈、花鼓燈、蓮花燈、鯉魚燈,一般是各家自己製作自己玩,尤其是青年婦女和老人,提着花燈看花燈。不管元宵花燈如何興盛,孩子們則有自己的情趣和寄託,他們用稻草紮成稻草燈,點上蠟燭,唱着燈歌,挨家挨戶去玩。

"文化大革命"期間,燈彩被封禁。1980年以後,農村恢復燈彩活動。1984年,文化館組織燈彩比賽,嗣後每年正月,大放花燈,各呈異彩。北鄉各地的橋燈,都要去石人殿"團燈",常常有數十班橋燈相會,燈山燈海,極為壯觀。福建前線電台曾向台灣同胞報導過石人燈會的盛況。1986年3月,省文化廳民舞錄像隊,為大地鄉何家龍燈錄像,作為重要民舞資料保存。

故事會

廣信區農村,農民曆來愛聽故事、愛講故事。故事主要選自《楊家將》、《包公案》、《三國演義》、《封神榜》、《西遊記》、《水滸傳》、《說唐》等話本,也有區內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奇聞軼事。1950年,文化館成立以後,重視故事會這一群眾文化活動,組織人員收集民間傳說,創作現代題材的故事百餘篇,其中有7篇在省、地組織的故事會上參講,《靈山傳說》、《掛榜岩》等4篇故事收入《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江西分卷》。[9]

文學藝術

文學

唐王貞白《靈溪集》、宋韓虎《洞泉日記》、徐元傑《梅野集》、陳文蔚《克齋文集》、婁性《明政要》等縣人著作,均收入《四庫全書》。明余桂萼有校正《重刻元本題評音釋西廂記》、鄭以偉著有《靈山藏》等書傳世。朱熹、辛棄疾、夏言等歷代名家客居上饒時,留下大量吟詠上饒風光的詩文。抗日戰爭期間,著名文藝理論家馮雪峰在"上饒集中營"的囚室里創作的《靈山歌》、著名愛國將領葉挺在區內李村鐵窗里寫的《囚歌》。上饒師範學校、上饒中學許多青年學生在《前線日報》、《民鋒日報》和區內出版的《東線文藝》等報刊上發表過不少文藝作品。

新中國成立後,文藝創作逐漸繁榮,文學、戲劇、音樂、美術、攝影、雕刻、剪紙,各有一支隊伍。全區有文藝創作骨幹159人。1974年,文化館編印了紀念建國15周年短篇小說集。1979年,文化館創辦文藝小報《靈峰》,出版21期,最大發行量3000餘份。林予的《雁飛塞北》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優秀長篇小說之一。胡潤芝的國畫《田園風味》參加西德中國畫展,書法《草玉唐詩》參加中日牡丹櫻花筆答書法聯展,篆刻《江山多嬌》等20方在日本展覽。胡志穎的10方篆刻獲中國篆刻雙項獎,《櫻花紅日上》等篆刻參加中日牡丹櫻花書法聯展。其他楊學貴、郭佐民、沈良意、紀輝劍、王國強、楊軍、佘劍波等均獲得過省級以上文學獎項。

木偶

懸絲木偶,俗稱傀儡戲,董團、大地、清水、沙溪等地盛行。木偶班行頭簡單,演職人員8至10人即可,用布一圍,即可演出。唱腔以信河派亂彈調為主,也有高腔。劇目有《郭子儀上壽》、《薛剛反唐》、《西遊記》、《白蛇傳》、《奶娘戲》、《目蓮戲》等。

文物古蹟

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在鐵山、望仙、茗洋、清水、應家、鄭坊、茶亭、煌固等地發現古文化遺址十餘處,包括鐵山胡家撟遺址、望仙橋頭遺址、茗洋廟背山遺址、鄭坊遺址等。

廣信區歷為州、府首邑,縣城歷為州、府治所在。城內外古建築櫛比鱗次,縣城唐乾元初始建,宋以後歷代州、縣官重修的府治公署、縣治公署、上諭亭、承恩閣、學政試院等建築,今廢。城鄉有廣信府儒學院、文昌閣、縣儒學院、奎星閣、尊經閣、信江書院、靈山書院、帶湖書院、疊山書院、碧溪書院等教育設施29處,尚存信江書院(信州區轄)和鐵山鄉碧溪書院部分建築。有寺廟50餘座,今尚存石人殿、東嶽廟,余皆湮沒。有周瑜、陸游、辛棄疾、徐元傑等名人故居,惟徐元傑故居遺址尚存。

據清同治十一年《上饒縣誌》載,廣信區有鍾靈橋、三港橋、靈溪橋、通濟橋、羅橋等宋、元、明、清建築的古橋83座;有城南渡、白鶴渡、龍潭渡、黃石渡、沙溪渡等古渡32處。清末、民國期間,戰亂頻起,地主官吏和豪紳乘機鯨吞橋、渡田產,致使渡口無船,隔河千里;古橋年久失修,或毀於兵亂,或圮於洪水,十存一二。明清期間,縣內有奎文塔、黃岩寺塔、文峰塔等5座古塔;上饒亭、蒼莨亭,靈山亭、狀元亭等72個古亭。奎文塔歸信州區轄,古亭已廢十之八九。

其他還有安坑戲曲石刻《浣紗記》、紙坊花大門石刻、南岩題刻、西岩題刻、朱子祠碑刻、楊氏墓志銘石刻等石刻題刻;老鴉尖戰場遺址、紅軍放哨亭、上饒集中營七峰岩高幹禁閉室、上饒集中營李村葉挺囚室等革命紀念地;明大學士夏言墓、馬鞍山西周墓等墓葬;石器、陶器、銅器、古籍書畫、革命文物各數十件;瓷器兩百餘件。

方言

廣信區方言,主要為吳語方言,屬於吳語上麗片。在一些地方還有一些方言島使用閩南語、贛語、客家話等方言。[10]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廣信區的文化教育淵遠流長。唐代,"茶聖"陸羽(733-804)曾客居城北茶山寺,植茶、制茶,開上饒茶葉文化之源。乾寧二年(895),王貞白首中進士,開崇尚教育之風。宋代,朱熹在南岩開館講學,培養了徐元傑、陳文蔚等一批著名文化人士。淳熙九年(1182),縣人在府城北創辦帶湖書院;同一時期,縣衙創辦了儒學,大興講

學之風。至清末,先後創辦過縣學、儒學各1所,帶湖、道一、疊山、白石、聞講、忠禮、桂山、雙桂、靈山、信江等書院及御書院10餘所。

自宋至清,上饒有進士158名。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創辦廣信中學堂,讀書求學者逐漸增加。民國24年,全縣小學生人數達11707名,初中畢業生691人,高中畢業生457人,高等院校畢業生34人。清末和民國期間,有郭同、林一民、楊維義、李涵三、王紹庚、汪長祿等人出國留學;國內大學畢業成為專家教授的有陳約翰、方銘竹、鄭長聚、佘思明等人。

1986年,有幼兒園72所,小學782所,初中26所,完全中學10所,農業中學4所,小學教師進修學校1所,工農業餘初等學校183所,開辦了函授大學和電視大學教學班。已普及了初等教育。2014年,有中等職業教育4所,在校生1695人;普通中學45所,在校生44850人;小學337所,在校生71966人,幼兒園270所,在校學生26086人。2018年,有中等職業教育6所,在校生7945人;普通中學46所,在校生52841人;小學212所,在校生69467人,幼兒園377所,在校學生28070人 。截至2017年底,廣信區中等職業教育7所,在校生6629人;普通中學49所,在校生50268人;小學211所,在校生71168人,幼兒園352所,在校學生13324人。2018年,廣信區在園幼兒28070人,其中女童14965人,占53.31%;普通中小學殘疾兒童在校學生754人,其中女生306人,占40.58%;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和小學六年鞏固率均為100%、,小學輟學率為0。初中學生毛入學率為100%,初中三年鞏固率99.89%,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9.83%;高中學生毛入學率90.8%;成人識字率(15歲以上)達99.94%。

文化事業

1986年,廣信區有縣級科研機構2個,各種科學技術協會10個。科技人員1307人,其中獲初級以上職稱的206人。有8項科研成果,其中"白眉"茶的製作獲農牧漁業部"金牛獎"。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廣播站、電視差轉台、電影院、贛劇團等文化部門設備齊全。各鄉、鎮普遍有文化站、文化中心、電影隊、業餘劇團。2018年,全區擁有圖書發行網點1個,發行人員45人,銷售圖書891萬冊,有線電視覆蓋率達97%,覆蓋人口達75萬人。

文化館

民國21年(1932),設通俗講演所,除組織時事、科學等通俗講演外,還負責群眾文化活動的宣傳和組織工作。29年3月,籌建上饒民眾教育館,在中山公園建有館房1幢,民眾體育場1個,當年開展活動。上饒民眾教育館延辦至38年5月,由上饒市文化館接管。1950年,縣文化館在沙溪鎮成立。1960年,市、縣文化館合併,群眾文化工作以城市為主。1964年,市、縣文化館分開後,縣文化館在政府大樓辦公,沒有活動場所,文化幹部經常被抽去搞中心工作。1968年8月併入毛澤東思想宣傳站。1974年,復稱文化館。1979年,在上瀘、清水恢復了2個文化站。1982年在旭日路建成建築面積為1350平方米的三層樓房一幢,始有開展展覽、演唱、遊藝、圖書閱覽等群眾文化活動的場所。

圖書館

民國21年,上饒民眾教育館內設圖書館1所。圖書館有大量藏書,供縣城讀者借閱。1950年,縣文化館在沙溪設圖書室,購買圖書,開展借閱業務。1960年,市、縣文化館合併,為搶救民間藏書,文化館組織人員,在全縣各地收購了大量的古版書籍,縣、市分設後未撥回,今仍留在上饒市圖書館內。1979年,縣圖書館成立,開始購買圖書和開展圖書借閱業務。

博物館

1950年後,由文化館指定1名人員負責管理文物。1984年11月,成立縣博物館,文博幹部3名,專門從事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1986年底,上報並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6處。

書店

清光緒年間,舉人楊蔭華在《江西官報》刊登啟事,集資籌辦書局,隨後有數十人響應,"股出百金",於縣城門外紫竹林開辦石印書局1所,將"人人能購之價,人人必讀之書",印刷應市。民國28年7月30日,"上饒時代書局"在中山街開張,經營中、小學教科書和文教用具。33年,先後開辦了"協豐文"、"文光"兩家書店和"文化服務社"。嗣後,又開辦了"靈溪"、"匯文"、"大達"和"益和"等家私人書店。

解放以後,各家私營書店分別組成"人民有限公司"、"利民有限公司"和"民鋒公司",為上饒地區新華書店代銷各類圖書。1969年3月4日,縣新華書店在沙溪鎮成立,工作人員2名,店面35平方米。限於庫房和店面太小,以發行銷售中、小學課本,《毛澤東選集》和一些政治讀物為主。少量文學、藝術、歷史和自然科學書籍,靠分散在農村各地的代銷店出售。1985年4月,國家投資在旭日鎮建造的營業大樓落成以後。

贛劇團

1951年1月,人民政府委託沙溪區政府,協助"和合舞台"和"新興舞台"兩個班社,串聯分散在各地的藝人100餘人,組成上饒縣私營贛劇團。劇團按藝術水平高低打分分紅。因行頭破爛欠缺,人員過多,難以維持。1953年,沙溪區政府幫助劇團進行整頓,人員減少到70餘人,並貸款500元,更新了少量服裝道具,招收了年輕學員,排練了武打戲,演出深受歡迎。

1956年,劇團改為地方國營。1962年,劇團培養和送省贛劇團進修的學員人長藝成,又進行了燈光布景的改革,提高了演出水平。同年,劇團赴福建省的浦城、建甌、南平、崇安等地巡迴演出半年之久,除正常開支外,純收入達4萬餘元,用來添置服裝、道具和建設沙溪贛劇院。1963年,劇團對傳統戲進行改革。"文化大革命"期間,傳統節目被禁,價值10餘萬元的服裝、道具付之一炬,劇團被撤銷,除4人留守外,其他演職員全部下放農村勞動。1969年,為了跳"忠"字舞,唱"忠"字歌,招收了30名學員,成立文藝宣傳隊。"文化大革命"後期,在縣毛澤東思想宣傳站主持工作的焦克明等人,為振興贛劇,在湖村創辦文藝學習班。湖村文藝學習班學員畢業後,全部被遣回農村,以致縣內贛劇後繼乏人。1978年,按照劇種性質定名上饒縣贛劇團,並恢復贛劇傳統戲演出。

醫療衛生

1986年,廣信區有醫療衛生機構54個,鄉村醫療網點594個,廠、礦、學校醫務室19個,共有醫務人員1952人,病床672張。人民醫院科室齊全,設備完善,能做脾腎靜脈吻合、肝部分切除、輸卵管複合等難度大的手術。歷史上遺留的血吸蟲病、地甲病已基本控制。

2018年,全區共有各類衛生醫療機構41個(不包括個體機構),其中醫院4個,鄉鎮衛生院27個,婦幼保健院1個,專科疾病防治院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醫療衛生部門共有病床2299張,衛生技術人員1950人 。

社會保障

廣信區職工人均年工資1951年121.25元,1978年496.20元,1986年1023.97元,為1951年的8.15倍。1978年農民人均年收入142元,1986年為298元,鄉鎮企業較發達的四十八、田墩、朝陽等鄉,農民收入略高於其它地區。茗洋、楓嶺頭、高南峰等7個特困鄉,農民年人均收入不到120元。2011年,廣信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80元,比2010年增加320元。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404元,高於江西省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人均住戶存款26962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8元,高於江西省、上饒市平均水1.1、0.7個百分點。從業人員27916人,從業人員工資平均工資(含勞務派遣)64569元 。

2011年,居民生活用電1.7億千瓦時,比2010年增長21.4%;完成112個整村推進扶貧項目,搬遷移民扶貧人口1372人,發放城鄉困難居民低保資金4829.3萬元,解決飲水困難人口5.1萬人;征繳各類保障資金18238萬元,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6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萬人,城鎮新增就業人數9927人;住房保障工作紮實推進,98戶中低收入家庭住進了經濟適用房,全年發放租賃補貼14萬元,惠及住房困難家庭116多戶;通訊網絡設施建設有序推進,全縣移動電話用戶達到28萬人,網絡寬帶用戶達到1.3萬戶;大力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有線電視網絡行政村覆蓋率達到97%。[11]

旅遊

景區景點

廣信區境內有七峰岩、石人殿、楓澤湖、月岩洞、南岩等自然景觀和名勝古蹟。境北靈山,72峰,峰峰皆秀,唐宋時期被列為道教第三十三福地。境南五府山,可一覽浙江的衢州府,江西的饒州府、廣信府,福建的建陽府、南平府,五府山由此而得名。九十分鐘車程內有國家級旅遊勝地三清山、龍虎山、武夷山、龜峰等景區。 信江江左有震驚中外的上饒集中營遺址等,江右有旭日廣場、贛東北樂園、四星級京都國際酒店等。

地方特產

名優特產

據《廣信府志》物產篇和《上饒縣誌》記載,廣信區有上饒早梨、上饒烏豬、小個子白耳雞、白番鴨、橋下麻鴨、柘村畈荸薺、上饒青絲豆、上饒金豆、前程生薑、花廳煙葉、仙台大白茶、石人大蒜、上饒白眉茶等13個具有廣信區地方特色和人文歷史的名優特色農產品,截止到2012年,廣信區已有4個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除此之外還有上饒夏布、沙溪苧麻、土紙、上饒白眉、一級茉莉花茶、全糧液、葡萄糖酸-s-內脂、NF高山效減水劑、上饒草編、鐵山、摺扇、 G-A糖用活性炭、皂素、精製茶油、稀土、花崗石板材、大理石等名優特產。

紅葉系列食品

"紅葉系列產品"是上饒特產,採用贛東北民間古老配方和工藝,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精製而成,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風味,不加防腐劑,品質純正,口味獨特,是休閒旅遊饋贈佳品,多次榮獲江西省"優秀產品"稱號。

上饒早梨

很早以前,上饒人就把梨當作吉利的象徵(梨與利諧音),故家家種梨(利),人人得梨(利)。因此廣信區素有喜愛種梨的傳統習俗。特別是田墩、黃市、花廳等所產的梨比其他鄉鎮更勝。他們所種的梨不僅比一般梨成熟早,而且還具有表皮細薄、肉質脆嫩、核少汁多、味道香甜等特點,曾被列為"貢品"。如今上饒早梨種植已有很大發展,2010年年產量達36萬多斤,然而卻供不應求。

據《信州府志》記載花廳生產的上饒早梨早在清朝就以地方特產而上貢皇宮,栽培歷史已有四百餘年。1959年廬山會議上為列用果品,受到中央領導的好評。1999年在"昆明世博會"上展出,被組委會授予"長期展出"優質農產品稱號,2001年在全國早熟梨評比中被評為"優質早熟梨稱號,2002年在江西省早熟梨評比中獲"銅獲"。

早點

燙米粉、豬肝粉、排骨粉、羊肉粉、肥腸粉:上饒人早餐的主食,用上饒特有的粗濕米粉,經水撈後依不同口味,加入不同佐料燙、煮、炒而成。

糯米子糕:用豆沙、芝麻、白糖等入餡做成的各式精緻小點心。

清明果:有甜、鹹兩種。用清明時節的清明草和適量糯米、大米加工成皮子,包入芝麻、桂花糖餡,壓成圓模則為甜清明果;包入豆腐乾、醃菜、豆芽餡等,做成餃子形的為咸清明果。特點:碧綠可愛,美味可口。

其他還有油條包麻糍果、肉燒餅、蕎麥夾子、羊角糖、飯麩果等。

上饒美食

有三絲魚卷、斬蝦丸、清炒龍鳳、清蒸荷包紅鯉魚、鱅魚頭燒豆腐、清蒸甲魚、咖哩豬排、雞絲鍋巴、雪中得寶、弋陽國道魚以及廣豐醬香鵝、波陽黎蒿炒臘肉、波陽全魚宴等。

油茶

廣信區油茶麵積3萬畝以上的鄉鎮有10個,油茶林面積83.36萬畝,位居上饒市第一,年加工精製油1000噸,毛茶油2000噸,產值1.8億元,2001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油茶之鄉"稱號。[12]

著名人物

廣信區古代有高士胡昭,宋有狀元徐元傑,明有大學士鄭以偉、吏部左侍郎楊時喬、理學家婁諒,現代有著名昆蟲學家楊惟義。歷代名流李德勝、韓元吉、辛棄疾、朱熹、陸羽、夏言都曾客(隱)居廣信區。出現了方志敏、葉挺等革命先烈。王文京、童小燕等一大批上饒籍的公司總裁等。

榮譽記錄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美食百佳縣市。 同年3月12日,被江西省消防安全委員會評為"2019年度消防工作先進區"。 同年6月,被評為2019年度全省工業高質量發展一類先進縣(市、區)。 同年8月,被評為江西省雙擁模範區。

2020年12月2日,江西省雙擁模範城(縣)命名表彰大會表彰為"江西省雙擁模範區"。

2021年7月15日,入選水利部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