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張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常熟市張橋鎮隸屬江蘇省常熟市,位於常熟市西南郊,地處沿江經濟發展帶,南部、西部、西北部分別與無錫市錫山區鵝湖鎮、厚橋街道、羊尖鎮接壤,東部、東南部和常熟市楊園鎮接壤,北隔南湖盪與練塘鎮相望,其西部直接與無錫錫東新城接壤,距京滬高鐵無錫東站僅15分鐘車程。境內有錫太公路、錫太高速。全鎮總面積61.76平方千米,截至2014年轄15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38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6167人。[1]
中文名:張橋鎮
外文名:Zhang Qiao
別 名:張橋街道、嘉菱、張家橋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江蘇省常熟市
面 積:61.77 km²
下轄地區:3個居委會、1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張橋街道東新路2號
電話區號:0512
郵政區碼:215552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56167人(2014年)
著名景點:寺庵文化遺產
機 場:蘇南碩放國際機場
火車站:京滬高鐵無錫東站、常熟站(在建)、常熟西站(規劃中)
車牌代碼:蘇E
方 言:吳語蘇滬嘉小片
特 產:走油肉、麥餅、肉釀麵筋
軌道交通:無錫市域s3號線、蘇州市域s5號線
舊 稱:舊稱尤巷(明初張家崛起,聚族居此,在村旁建張家橋,鎮以橋名)
建置沿革
據1982年4月在廟橋村仁厚墩出土的一批距今4500年前的玉、石器證明,在原始社會晚期,此地屬一支強大的良渚文化時期部族集居地。
商末,張橋為周太王子泰伯、仲雍所建立的「勾吳」古國北境,後為西周吳王周章領地。西漢至三國間,分屬虞鄉及南沙鄉,其後屬吳郡海虞縣。
至隋初,海虞等6縣併入常熟縣,張橋地隨屬之。常熟市(縣)內的詳細區域劃分,始見於唐。《吳地記》後集載常熟縣十二都:「積善、開元、太平、感化、南沙、崇孝、瑞委、歸政、雙鳳、思政、郭行、昇平」。其中歸政都轄區就在今張橋鎮的平墅、旺倪橋、張家橋、衛浜一帶。
五代時,張橋之地分屬平原鄉及歸政鄉所轄。宋元《琴川志》載:「常熟縣鄉都共分九鄉五十都,感化鄉(管都七)、崇化鄉(管都三)、南沙鄉(管都六)、瑞委鄉(管都六)、開元鄉(管都四)、思政鄉(管都五)、雙鳳鄉(管都十二)、積善鄉(管都二)、歸政鄉(管都五)。」其中歸政鄉在縣西南,管5個都。第四十八都,管2個裡:義遜、懷仁;13個鄉村:陳埭、朱巷、錢舍、顧涇、吳塔、里程、蔣店、陶舍、蔡姑、獲村、平墅。第四十九都,管3個裡:義遜、三遜、誠信;10個鄉村:前周、李祁、鶴窠、東祁、惠舍、鳥咀、西蔡姑、宛山、西顧莊。第五十都,管4個裡:承節、誠信、義遜、三遜。8個鄉村:東舍、馬瀆、惠市、錢塘、蒲波、西舍、楊尖市南、瞿里村。
清《常昭合志》卷八《都圖志》敘日:「常熟舊統九鄉分轄五十都四百八十三圖,此益自宋端平正經界以來整齊嚴肅之規也。明弘治間設太倉割東南六都屬之其間,都改為區,或分或並,歸志未詳,不能悉其緣起矣。」歸政鄉在縣西南管都五(言《志》雲,四十六都,今分七十六區,領圖八,七十七區,領圖五。四十七都,今分七十八區,領圖五,七十九區,領圖五。四十八都今分八十區,領圖五,八十一區,領圖五。四十九都,今分八十二區,領圖六,八十三區,領圖未詳,五十都今並四區皆屬常熟)。「清朝雍正四年析置二縣後,常熟分為八場,昭文分為四場」,「今常熟縣分為八場,其南四場管都四。」
四十七都:張橋鎮志十四圖坐落旺倪橋朱家浜,田號五,共田盪二千九百三十三畝零。十五圖坐落旺倪橋東南毛家場,田號十四,共田地盪二千一百九十八畝零。十六圖坐落旺倪橋,田號十八,共田盪二千六百五十一畝零。十七圖坐落平市,田號十一,共田盪一千六百十八畝零。
四十八都:三圖坐落木排厙;四圖坐落沈浜;五圖坐落平市東楊巷;十八圖坐落張涇。
四十九都:一圖坐落旺倪橋,田號二十六,共田地盪三千一百二十五畝零。二圖坐落南廟橋,田號二十三,共田地盪三千五十八畝零。三圖坐落旺倪橋北,田號二十六,共田地盪二千七百六十九畝零。四圖坐落圩厙,田號二十五,共田地盪三千六百八十三畝零。五圖坐落衛家浜,田號十八,共田地二千二百六十九畝零。六圖坐落衛家浜,田號二十一,共田盪二千四百九十畝零。七圖坐落宛山,田號三十二,共田二千八百七畝零。八圖坐落洞涇橋,田號三十,共田地盪二千八百八十二畝零。九圖坐落張家橋,田號十三,共田一千七百二十四畝零。十圖坐落宛山馬瀆。十一圖坐落許巷。十二圖坐落羊尖。
據《常熟市志》載,辛亥革命後,常熟縣與昭文縣合併為常熟縣,民國元年(1912年)常熟縣劃為35個市、鄉,其中歸感鄉轄冶塘、楊尖(現為羊尖)、翁家莊、張家橋、衛家塘、蔣巷,歸政鄉轄平墅、旺倪橋、楊樹園、洞港涇。
民國18年(1929年)8月根據國民政府頒布的縣組織法,縣以下實行區鄉制,以區轄鄉,全縣劃分為15個區,35個市、鄉,各鄉設鄉董1人,並用都圖制劃分區域,每圖設保正1人協助鄉董處理民間事務,經漕1人負責徵收田賦。其中苑華區(七區)等級丙,轄歸感鄉、練羅鄉。元和區(十四區)等級丙,轄歸政鄉,東城鄉、辛安鄉。
民國23年(1934年)4月,全縣15個區改劃為8個區,下轄260個鄉,其中第三區練塘區轄練塘鎮、莫城鎮、辛安鎮、翁莊鎮、仁塘鄉、衛浜鄉、宛山鄉、圩厙鄉、平市鄉、鴛鴦鄉、歐陽鄉、羊尖鄉、張橋鄉等42個鎮鄉。其中張橋鄉鄉長為蔣德壽,衛浜鄉鄉長為衛友生。
民國26年(1937年)到民國34年(1945年)的抗日戰爭時期,常熟淪陷達8年之久。民國26年(1937年)7月7日,發生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8月13日淞滬戰事爆發,不久常熟淪陷,日偽利用民國23年(1934年)舊制。
民國27年(1938年)7月,偽政權參照民國18年(1929年)劃分的區鄉,將全縣劃分為15個區及35個市鄉,次年3月,偽江蘇省維新政府廢除區制改由縣直轄鄉制,偽常熟縣知事公署在全縣撤區後將35個市、鄉並為31鄉,歸感鄉、歸政鄉的區劃按民國初期不變。
民國29年(1940年)7月,汪偽政府成立後,恢復區制,常熟偽政權將31個鄉改稱為31個區,鄉名改作區名,區以下設鄉鎮,並在鄉鎮編組保甲。是年8月,中國共產黨在蘇(州)常(熟)太(倉)和澄(江陰)、錫(無錫)、虞(常熟)地區建立了敵後抗日游擊根據地民主政權,並將張橋楊園等地建置劃歸無錫縣抗日民主政權,下設區、鄉。翌年7月,日偽大舉「清鄉」抗日民主政權遭到破壞後,仍復歸常熟縣管轄。至9月,偽政權再次改劃為區鄉,全縣劃為10個區,張橋鄉、衛浜鄉屬第八區所轄,偽區公所在練塘鎮。此一區劃維持到偽政權瓦解。
民國34年(1945年)8月抗戰勝利,日偽政權崩潰,11月縣政府撤銷偽置的區劃,恢復抗戰前8個區的建置。次年5月,對區以下的鄉鎮進行擴並,劃為82個鄉、鎮,並重編保甲。華西鄉、鶴頂鄉、張橋鄉、歐陽鄉合併為張橋鄉,鄉長方君浩。圩厙鄉、宛山鄉、衛浜鄉合併為衛浜鄉,鄉長衛雲龍。平墅鄉、道南鄉、竟南鄉、煥南鄉合併為平南鄉,鄉長葉水心。上述張橋鄉、衛浜鄉、平南鄉屬練塘區所轄。
民國37年(1948年)5月,常熟縣由82個鄉鎮再次縮並為57個鄉鎮,並均為縣轄。衛浜鄉、張橋鄉合併為嘉菱鄉,鄉公所設在衛家塘,上半年鄉長許明,下半年鄉長朱景良。平南鄉、新南鄉合併為歸政鄉,鄉公所設在楊樹園,鄉長鄒子健。
民國38年(1949年)2月全縣改劃為6個區,分轄原57個鄉鎮,嘉菱鄉、歸政鄉同屬練塘區所轄。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全縣設7個常熟縣轄區和5個常熟市轄鄉鎮。嘉菱鄉、歸政鄉屬練塘區所轄,下設保甲。
1950年2月常熟縣調整區、鄉的設置,全縣設14個區,轄218個鄉,市區劃分城區及壇南等4個鎮,並逐步廢除保甲,建立行政組。嘉菱鄉、衛浜鄉、宛山鄉、圩厙鄉、平墅鄉均屬練塘區,倪橋鄉屬昆承區。張橋境內共58個行政村。1954年10月練塘區的宛山鄉、圩厙鄉劃歸無錫縣。
1956年常熟縣、市的行政區劃又作了較大的更動和調整,全縣劃8個區,並實行小鄉並為中鄉,平墅鄉與昆承區的倪橋鄉合併為倪橋鄉,嘉菱鄉與羊尖鄉、衛浜鄉合併為嘉菱鄉。嘉菱鄉、倪橋鄉同屬練塘區所轄。鄉以下設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7年9月,全縣實行撤區並鄉,劃為44個大鄉及1個縣屬鎮。嘉菱鄉與倪橋鄉及翁莊鄉的鳳橋部分合併為張橋鄉,鄉政府設在張家橋。至年末建有17個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
1958年10月,以鄉建社,成立張橋人民公社。原屬張橋鄉的鳳橋、羊尖等地劃歸無錫縣的羊尖鄉。張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經濟歸公社一級核算,下設11個生產大隊和1個漁業大隊。隨後又劃成5個生產營。
1959年1月劃並為7個大隊,至4月又重新劃分為12個大隊。
1961年11月又將12個大隊劃分為18個大隊,即1大隊劃分為南莊、周橋大隊,3大隊劃分為東古、平墅大隊,4大隊劃分為中安、東村大隊,6大隊劃分為廟橋、張橋大隊,8大隊劃分為嘉菱、鞋橋大隊,9大隊劃分為洞涇、歐陽大隊,加上原有的界涇、西旺、南湖、謝家塘、石橋、衛浜、漁業等7個大隊,全公社共有19個大隊。下半年又將2大隊劃分為界涇、倪橋大隊,全公社共有20個大隊,轄221個生產隊。
1968年4月,「文化大革命」期間,張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稱張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下設的20個大隊也相應更名為革命委員會。
1981年10月,撤銷張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復稱張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大隊革命委員會復稱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同時對較大規模的生產隊作了調整,到1983年末全公社共有285個生產隊。
1983年3月起,全縣實行公社改鄉,政社分設,復稱張橋鄉人民政府。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成立村民委員會,並建立村經濟合作社。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是年7月,為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建立張橋公社經濟聯合委員會。
1989年9月,平墅村與東古村合併為東平村,界涇村與倪橋村合併為涇橋村。
1990年2月,張橋鄉設立人大主席團。
1990年4月,南莊村與周橋村合併為南新橋村。
1991年4月,建立張橋鄉農工商總公司。
1992年12月,撤鄉建鎮,成立張橋鎮人民政府。
1999年8月,東村村與西旺村合併為東旺村,廟橋村與張家橋村合併為張家橋村,嘉菱村與鞋橋村合併為菱橋村,洞涇村與歐陽村合併為歐涇村。
2000年末,全鎮境內的行政村為:南新橋村、涇橋村、東平村、中安村、東旺村、張家橋村、南湖村、菱橋村、歐涇村、謝家塘村、石橋村、衛浜村、漁業村13個村和1個市鎮居民委員會。
建置沿革
據1982年4月在廟橋村仁厚墩出土的一批距今4500年前的玉、石器證明,在原始社會晚期,此地屬一支強大的良渚文化時期部族集居地。
商末,張橋為周太王子泰伯、仲雍所建立的「勾吳」古國北境,後為西周吳王周章領地。西漢至三國間,分屬虞鄉及南沙鄉,其後屬吳郡海虞縣。
至隋初,海虞等6縣併入常熟縣,張橋地隨屬之。常熟市(縣)內的詳細區域劃分,始見於唐。《吳地記》後集載常熟縣十二都:「積善、開元、太平、感化、南沙、崇孝、瑞委、歸政、雙鳳、思政、郭行、昇平」。其中歸政都轄區就在今張橋鎮的平墅、旺倪橋、張家橋、衛浜一帶。
五代時,張橋之地分屬平原鄉及歸政鄉所轄。宋元《琴川志》載:「常熟縣鄉都共分九鄉五十都,感化鄉(管都七)、崇化鄉(管都三)、南沙鄉(管都六)、瑞委鄉(管都六)、開元鄉(管都四)、思政鄉(管都五)、雙鳳鄉(管都十二)、積善鄉(管都二)、歸政鄉(管都五)。」其中歸政鄉在縣西南,管5個都。第四十八都,管2個裡:義遜、懷仁;13個鄉村:陳埭、朱巷、錢舍、顧涇、吳塔、里程、蔣店、陶舍、蔡姑、獲村、平墅。第四十九都,管3個裡:義遜、三遜、誠信;10個鄉村:前周、李祁、鶴窠、東祁、惠舍、鳥咀、西蔡姑、宛山、西顧莊。第五十都,管4個裡:承節、誠信、義遜、三遜。8個鄉村:東舍、馬瀆、惠市、錢塘、蒲波、西舍、楊尖市南、瞿里村。
清《常昭合志》卷八《都圖志》敘日:「常熟舊統九鄉分轄五十都四百八十三圖,此益自宋端平正經界以來整齊嚴肅之規也。明弘治間設太倉割東南六都屬之其間,都改為區,或分或並,歸志未詳,不能悉其緣起矣。」歸政鄉在縣西南管都五(言《志》雲,四十六都,今分七十六區,領圖八,七十七區,領圖五。四十七都,今分七十八區,領圖五,七十九區,領圖五。四十八都今分八十區,領圖五,八十一區,領圖五。四十九都,今分八十二區,領圖六,八十三區,領圖未詳,五十都今並四區皆屬常熟)。「清朝雍正四年析置二縣後,常熟分為八場,昭文分為四場」,「今常熟縣分為八場,其南四場管都四。」
四十七都:張橋鎮志十四圖坐落旺倪橋朱家浜,田號五,共田盪二千九百三十三畝零。十五圖坐落旺倪橋東南毛家場,田號十四,共田地盪二千一百九十八畝零。十六圖坐落旺倪橋,田號十八,共田盪二千六百五十一畝零。十七圖坐落平市,田號十一,共田盪一千六百十八畝零。
四十八都:三圖坐落木排厙;四圖坐落沈浜;五圖坐落平市東楊巷;十八圖坐落張涇。
四十九都:一圖坐落旺倪橋,田號二十六,共田地盪三千一百二十五畝零。二圖坐落南廟橋,田號二十三,共田地盪三千五十八畝零。三圖坐落旺倪橋北,田號二十六,共田地盪二千七百六十九畝零。四圖坐落圩厙,田號二十五,共田地盪三千六百八十三畝零。五圖坐落衛家浜,田號十八,共田地二千二百六十九畝零。六圖坐落衛家浜,田號二十一,共田盪二千四百九十畝零。七圖坐落宛山,田號三十二,共田二千八百七畝零。八圖坐落洞涇橋,田號三十,共田地盪二千八百八十二畝零。九圖坐落張家橋,田號十三,共田一千七百二十四畝零。十圖坐落宛山馬瀆。十一圖坐落許巷。十二圖坐落羊尖。
據《常熟市志》載,辛亥革命後,常熟縣與昭文縣合併為常熟縣,民國元年(1912年)常熟縣劃為35個市、鄉,其中歸感鄉轄冶塘、楊尖(現為羊尖)、翁家莊、張家橋、衛家塘、蔣巷,歸政鄉轄平墅、旺倪橋、楊樹園、洞港涇。
民國18年(1929年)8月根據國民政府頒布的縣組織法,縣以下實行區鄉制,以區轄鄉,全縣劃分為15個區,35個市、鄉,各鄉設鄉董1人,並用都圖制劃分區域,每圖設保正1人協助鄉董處理民間事務,經漕1人負責徵收田賦。其中苑華區(七區)等級丙,轄歸感鄉、練羅鄉。元和區(十四區)等級丙,轄歸政鄉,東城鄉、辛安鄉。
民國23年(1934年)4月,全縣15個區改劃為8個區,下轄260個鄉,其中第三區練塘區轄練塘鎮、莫城鎮、辛安鎮、翁莊鎮、仁塘鄉、衛浜鄉、宛山鄉、圩厙鄉、平市鄉、鴛鴦鄉、歐陽鄉、羊尖鄉、張橋鄉等42個鎮鄉。其中張橋鄉鄉長為蔣德壽,衛浜鄉鄉長為衛友生。
民國26年(1937年)到民國34年(1945年)的抗日戰爭時期,常熟淪陷達8年之久。民國26年(1937年)7月7日,發生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8月13日淞滬戰事爆發,不久常熟淪陷,日偽利用民國23年(1934年)舊制。
民國27年(1938年)7月,偽政權參照民國18年(1929年)劃分的區鄉,將全縣劃分為15個區及35個市鄉,次年3月,偽江蘇省維新政府廢除區制改由縣直轄鄉制,偽常熟縣知事公署在全縣撤區後將35個市、鄉並為31鄉,歸感鄉、歸政鄉的區劃按民國初期不變。
民國29年(1940年)7月,汪偽政府成立後,恢復區制,常熟偽政權將31個鄉改稱為31個區,鄉名改作區名,區以下設鄉鎮,並在鄉鎮編組保甲。是年8月,中國共產黨在蘇(州)常(熟)太(倉)和澄(江陰)、錫(無錫)、虞(常熟)地區建立了敵後抗日游擊根據地民主政權,並將張橋楊園等地建置劃歸無錫縣抗日民主政權,下設區、鄉。翌年7月,日偽大舉「清鄉」抗日民主政權遭到破壞後,仍復歸常熟縣管轄。至9月,偽政權再次改劃為區鄉,全縣劃為10個區,張橋鄉、衛浜鄉屬第八區所轄,偽區公所在練塘鎮。此一區劃維持到偽政權瓦解。
民國34年(1945年)8月抗戰勝利,日偽政權崩潰,11月縣政府撤銷偽置的區劃,恢復抗戰前8個區的建置。次年5月,對區以下的鄉鎮進行擴並,劃為82個鄉、鎮,並重編保甲。華西鄉、鶴頂鄉、張橋鄉、歐陽鄉合併為張橋鄉,鄉長方君浩。圩厙鄉、宛山鄉、衛浜鄉合併為衛浜鄉,鄉長衛雲龍。平墅鄉、道南鄉、竟南鄉、煥南鄉合併為平南鄉,鄉長葉水心。上述張橋鄉、衛浜鄉、平南鄉屬練塘區所轄。
民國37年(1948年)5月,常熟縣由82個鄉鎮再次縮並為57個鄉鎮,並均為縣轄。衛浜鄉、張橋鄉合併為嘉菱鄉,鄉公所設在衛家塘,上半年鄉長許明,下半年鄉長朱景良。平南鄉、新南鄉合併為歸政鄉,鄉公所設在楊樹園,鄉長鄒子健。
民國38年(1949年)2月全縣改劃為6個區,分轄原57個鄉鎮,嘉菱鄉、歸政鄉同屬練塘區所轄。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全縣設7個常熟縣轄區和5個常熟市轄鄉鎮。嘉菱鄉、歸政鄉屬練塘區所轄,下設保甲。
1950年2月常熟縣調整區、鄉的設置,全縣設14個區,轄218個鄉,市區劃分城區及壇南等4個鎮,並逐步廢除保甲,建立行政組。嘉菱鄉、衛浜鄉、宛山鄉、圩厙鄉、平墅鄉均屬練塘區,倪橋鄉屬昆承區。張橋境內共58個行政村。1954年10月練塘區的宛山鄉、圩厙鄉劃歸無錫縣。
1956年常熟縣、市的行政區劃又作了較大的更動和調整,全縣劃8個區,並實行小鄉並為中鄉,平墅鄉與昆承區的倪橋鄉合併為倪橋鄉,嘉菱鄉與羊尖鄉、衛浜鄉合併為嘉菱鄉。嘉菱鄉、倪橋鄉同屬練塘區所轄。鄉以下設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7年9月,全縣實行撤區並鄉,劃為44個大鄉及1個縣屬鎮。嘉菱鄉與倪橋鄉及翁莊鄉的鳳橋部分合併為張橋鄉,鄉政府設在張家橋。至年末建有17個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
1958年10月,以鄉建社,成立張橋人民公社。原屬張橋鄉的鳳橋、羊尖等地劃歸無錫縣的羊尖鄉。張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經濟歸公社一級核算,下設11個生產大隊和1個漁業大隊。隨後又劃成5個生產營。
1959年1月劃並為7個大隊,至4月又重新劃分為12個大隊。
1961年11月又將12個大隊劃分為18個大隊,即1大隊劃分為南莊、周橋大隊,3大隊劃分為東古、平墅大隊,4大隊劃分為中安、東村大隊,6大隊劃分為廟橋、張橋大隊,8大隊劃分為嘉菱、鞋橋大隊,9大隊劃分為洞涇、歐陽大隊,加上原有的界涇、西旺、南湖、謝家塘、石橋、衛浜、漁業等7個大隊,全公社共有19個大隊。下半年又將2大隊劃分為界涇、倪橋大隊,全公社共有20個大隊,轄221個生產隊。
1968年4月,「文化大革命」期間,張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稱張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下設的20個大隊也相應更名為革命委員會。
1981年10月,撤銷張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復稱張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大隊革命委員會復稱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同時對較大規模的生產隊作了調整,到1983年末全公社共有285個生產隊。
1983年3月起,全縣實行公社改鄉,政社分設,復稱張橋鄉人民政府。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成立村民委員會,並建立村經濟合作社。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是年7月,為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建立張橋公社經濟聯合委員會。
1989年9月,平墅村與東古村合併為東平村,界涇村與倪橋村合併為涇橋村。
1990年2月,張橋鄉設立人大主席團。
1990年4月,南莊村與周橋村合併為南新橋村。
1991年4月,建立張橋鄉農工商總公司。
1992年12月,撤鄉建鎮,成立張橋鎮人民政府。
1999年8月,東村村與西旺村合併為東旺村,廟橋村與張家橋村合併為張家橋村,嘉菱村與鞋橋村合併為菱橋村,洞涇村與歐陽村合併為歐涇村。
2000年末,全鎮境內的行政村為:南新橋村、涇橋村、東平村、中安村、東旺村、張家橋村、南湖村、菱橋村、歐涇村、謝家塘村、石橋村、衛浜村、漁業村13個村和1個市鎮居民委員會。
視頻
最愛家鄉味 江蘇常熟:古里鎮民間蒸糕 來自傳統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