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常州詞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常州詞派是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隨着社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清代中期以後影響最大的詞學流派,以常州文人張惠言(1761-1802)為首。張惠言編輯《詞選》,認為詞繼承了《詩經》的風雅比興傳統,強調詞「深美閎約」、「意內言外」等審美特徵,推尊詞體,大大提升了詞的文學地位。其後,周濟(1781—1839)繼承發揚了張惠言的詞論,編輯《宋四家詞選》等,提出「夫詞,非寄託不入,專寄託不出」、「渾化」等理論。譚獻(1832—1901)、陳廷焯(1853—1892)、況周頤(1859—1926)算是常州詞派的第三代,其代表作品《復堂詞話》《白雨齋詞話》《蕙風詞話》等,進一步豐富了品詞、作詞的方法。常州詞派的最大貢獻是在理論上闡發了詞所具有的載道、言志之價值,使其成為與經典詩文並列的文體。

引例1

詞之為技小矣。然考之於昔,南北分宗,征之於今,江浙別派, 是亦有故焉。吾郡自皋文、子居兩先生開闢榛莽,以《國風》《離騷》之恉(zhǐ)趣,鑄溫、韋、周、辛之面目,一時作者競出,晉卿集其成。 (周濟《存審軒詞·自序》) 詞作為一種技藝,不算重要。然而考察詞史,有以北宋詞為宗的,有以南宋詞為宗的,用今日情形驗證,常州(江蘇)、浙江發展出兩大流派,也是有歷史原因的。自從同鄉人張惠言、惲敬兩位先生開闢詞學新路以來,用《詩經•國風》《離騷》的意旨趣味,重現溫庭筠、韋莊、周邦彥、辛棄疾等人的藝術風貌,一時之間詞人競相出現,其中董士錫集合了各家優點。)

引例2

金針度,《詞辨》止庵精。截斷眾流窮正變,一燈樂苑此長明,推演四家評。 (朱祖謀《望江南》) (教給別人方法,周濟的《詞辨》很精當。把眾多雜亂的觀點一併截斷,窮究詞體的正源和變化,猶如一盞明燈永久照亮了詞苑,這應該歸功於周濟《宋四家詞選》的詞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