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汝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汝鄉1951年為聯合彝族鄉,1957年更名為聯合自治鄉,1961年建大橋彝族公社,1981年改名巴汝公社,1984年置巴汝鄉。位於市境西部,距涼山州西昌市區53公里。面積78平方公里,人口0.3萬。西(昌)大(橋)公路過境。轄河邊、大橋、中火、迦烏倆谷5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玉米、蕎麥、馬鈴薯,特產核桃、花椒、松脂等。畜牧業以豬、牛、馬、羊為主。境內水利、森林資源豐富,梯形水電站已初具規模,森林覆蓋面積27.1平方公里。[1]

基本情況

巴汝鄉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的一個偏僻的少數民族鄉,地處氂牛山

西麓,距城區53公里,轄區內居住着彝、漢、藏三種民族。

全鄉幅員面積達78平方公里,轄5個行政村,25個村民小組,人口3579人。境內有初中1所,小學7所及醫院、法庭、派出所、森林經營所等機關單位。[2]

經濟狀況

由於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巴汝鄉是一個純農業的鄉,無任何企業。農業主產水稻、玉米、蕎麥、馬鈴薯,特產核桃、花椒、松脂等。畜牧業以豬、牛、馬、羊為主。境內水利、森林資源豐富,梯形水電站已初具規模,森林覆蓋面積27.1平方公里。

2002年該鄉糧食總產362萬斤,人平糧食1110斤。生豬出欄4052頭,存欄3919頭;羊出欄4670頭,存欄14086頭;牛出欄764頭,存欄1889頭;雞出欄10253隻,存欄47098頭,出欄創產值251萬元(90價),2002年全鄉農業總產值423萬元(90價),經濟總收入達582萬元(現價),人平純收入1503元。[3]

民風習俗

巴汝鄉是我國彝族最大的聚居區。每年的農曆6月24日,涼山彝族同胞要穿上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舉辦聲勢浩大的選美活動和服飾、賽馬、摔交、射箭的比賽,並在夜晚點燃火把在曠野中遊行,紀念他們心中的英雄。火把節是彝族人民特有的傳統佳節,自漢唐起,已沿襲一千多年。火把節一般於每年農曆二十四日舉行,歷時三天。有關火把節起源的記載和傳說有數十種,內容豐富,優美動人。其中較為普遍的幾種說法是: 1、相傳天上的恩梯古茲(彝族神話中的天神)派嘍囉到凡間危害眾生和莊稼,人們在支格阿魯(彝族神話中的英雄)率領下毫不畏懼,在農曆6月24日這天用火把焚燒了害蟲,戰勝了天神,於是彝族人民把這天定為火把節,代代相傳。

書倫撰修《西昌縣誌》載:……唐開元間,有鄧耿詔者,六詔之一也。南詔欲並五詔,因星回節召五詔令飲於松明樓。鄧耿妻慈善,懼難止夫勿行,不聽,乃以鐵釧約夫,背而別。比至南詔,火其樓,諸詔尋夫骸不可識,獨慈善以釧故將其骸以歸。南詔異其惠,以幣聘之,善以夫未葬為辭,既葬乃於櫻城自守。南詔以兵圍之,三月食盡,善盛服端坐餓以死,南詔尋悔,旌其城曰德源。今滇俗6月24日,比戶所松焉。燎長丈余,入夜爭先燃之,用以照田祈年,以炬之明暗卜之豐歉。戚友會聚,剁牲飲酒,夷漢同之……。正如《西昌縣誌.文藝志》(建昌竹枝詞)所載:赴宴先知去不回,柴樓煙冷尚余哀,而今火樹沿成俗,忍使冰心化作灰;慧心早卜去難回,贈到金杯隱自哀。千古人猶照亮節,吞來六詔已成灰。

森林保護

針對今年森林火險等級高,森林防火形勢嚴峻的情況,西昌市巴汝工委、巴汝森林經營所近日再次對片區森林防火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完善行政領導責任制,強化火源管理,加強防火工作,清除火災隱患;加大護林防火宣傳力度,力求做到家喻戶曉;實行森林防火責任制局與所、所與鄉、鄉與村、村與組、組與村民逐層簽定責任書,將轄區進行包干到片,落實到山頭、地塊、人頭人。

抓好了撲火準備工作,制定和完善了補救火災預案。組建了專業打火隊和遠征打火隊,保持高度戒備,加強訓練,一旦發生火情能快速出動,力爭"打早、打小、打了",做到防患於未然。

參考文獻